酒精性肝病找上你!脱发胃垮失眠的第一批90后,肝也不太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临床肝病学的整体有显著的发展。在许多国家,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展正在降低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比例。因此,除病毒引起的肝病外,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占全球死亡人数的0.9%,占所有肝硬化死亡人数的47.9%。严重酒精性肝炎是酒精相关肝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形式,通常表现为急性肝炎样疾病、深度黄疸、潜在的肝硬化,30天死亡率在20-50%之间。皮质类固醇仍然是唯一可用的治疗方法,约60%的患者有短期反应,但与安慰剂相比没有长期生存优势。而肝移植是这些患者唯一的治疗选择。

酒精性肝病找上你!脱发胃垮失眠的第一批90后,肝也不太好

一项在英国进行的的前瞻性研究发现,234名受试者中,106名受试者饮酒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其中80人有肝硬化或进行性纤维化的证据。在这些受试者中,有57人(71%)每天饮酒,只有10名受试者(13%)每周饮酒少于4天。此项研究说明英国肝脏死亡的病人增加是每天或几乎每天大量饮酒的结果,而不是偶发性或狂欢性饮酒[1]。

酒精性肝病找上你!脱发胃垮失眠的第一批90后,肝也不太好

对于酒精使用障碍疾病(alcohol use disorder,AUD),在过去,双硫仑是唯一可用的药物。双硫仑是一种有效的酒精药物治疗方法。然而,严重的ALD患者应避免使用双硫仑,因为可能有肝毒性。最近,对AUD神经生物学的日益了解导致了有效的药物制剂的开发,可补充社会心理治疗,特别是纳曲酮,纳美芬和阿坎普酸。所有这些药物都被批准用于治疗AUD,然而,双硫仑、纳曲酮和阿卡米酸被批准用于戒酒,而纳美芬被批准用于减少酗酒。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尚未在ALD肝硬化患者中进行试验。阿片类拮抗剂纳曲酮已被广泛评价,特别是口服制剂[2]。

酒精性肝病找上你!脱发胃垮失眠的第一批90后,肝也不太好

有研究表明酒精相关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显著变化有关。通过临床前模型中使用粪便微生物群转移证实了乙醇诱导的肝脏疾病的传播性。这项技术也提高了严重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这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化与酒精性肝病有因果关系。肠道微生物影响酒精相关肝病发展的一个主要机制是通过一个渗漏的肠道屏障。这使得活菌和微生物产物转移到肝脏,在那里它们诱导和促进炎症,并促进肝细胞死亡和纤维化反应。此外,在酒精相关肝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肠道生态失调与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胆汁酸组成和循环的变化、免疫失调有关[3]。

酒精性肝病找上你!脱发胃垮失眠的第一批90后,肝也不太好

尽管目前已经对肠道微生物群落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一些了解,但对肠道微生物群落在酒精相关肝病中的功能还缺乏全面的了解。事实上,这些初步研究确定了肝病学未来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一个大领域。未来需要使用不同的临床前模型、肝病分期和更大的患者队列更好地描述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和宿主反应。这将有利于我们确定受益于针对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的患者群体。

参考文献

[1].Hatton J , Burton A , Nash H , et al. Drinking patterns, dependency and life-time drinking history in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J]. Addiction, 2010, 104(4):587-592

[2]. Ofliver E .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8, 69( 1):154-181.

[3].Sarin S K , Pande A , Schnabl B . Microbiome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9, 70(2):260-27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肝病   阿片   酒精性   宿主   群落   肝硬化   肠道   肝脏   诱导   微生物   酒精   药物   患者   疾病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