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经济补偿金的几种情形及计算方式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或因用人单位出现违法等行为造成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单位应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劳动者可以申请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时;

2、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向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其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合同无效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现实生活或工作中单位经常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不予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造成劳动合同不能继续。

3、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后,仍不能继续胜任的;劳动合同订立时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时,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上述情况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书面形式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合同。如甲单位为开展某技术项目,招聘大量技术工程师,后该项目因某原因取消,则甲单位可与这些技术工程师进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

6、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7、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综上,当出现两大类情形时单位应给予经济补偿,一是企业出现违法行为(如拖欠工资、不缴纳报销)或因自己经营不善(如破产、关闭、停止营业等);一是企业要解除劳动合同,且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特别注意的,如果不因上述原因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不能得到经济补偿(如张三在甲单位工作,后乙单位可以向张三提供更好的劳动报酬,则张三向甲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再如张三被追究刑事责任,则甲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补偿金可以帮助劳动者度过难关,给他们时间进行缓冲以找到新工作。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向劳工证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

如果劳动真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工资的三倍的,按照月工资三倍工资标准支付,最长不超过12年。

该处的工资是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劳动者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粗略来看,其实判断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能否取得,就看“谁的过错,谁先提出”。如果劳动者无过错、无过失,且单位先提出解除合同,则一般劳动真均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补偿金   情形   乘人之危   社会保险   劳动合同   劳动者   月工资   劳动报酬   工资   工程师   单位   方式   法律   经济   工作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