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动仲裁中常见的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及赔偿的问题

劳动仲裁中应该来说工伤赔偿问题是最复杂、涉及金额比较大、双方存在争议比较多的领域,下面就工伤有关规定及常见的问题进行浅析:

1、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事务所等组织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需缴纳。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

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其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旧伤复发的。

从上面可以看到法律规定了很多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但是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比如张三在中午下班后到企业食堂吃饭,结果不小心摔倒,造成骨折是否应认定为工伤,对此即便是有关的省高院还存在不小的分歧。还比如张三家和孩子的学校在其单位的同一方向,张三每天上班之前都需要先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到单位,那么在送孩子的途中出的非张三责任的交通事故是否能够认定为工伤。等等案例,可以看出工伤认定一直是单位和个人争议的焦点,是劳动法中诉讼的重点之一。

对下列情形的,不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用人单位应在发生或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工会组织等可在施工发生之日或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一年内提请。双方对此有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进行举证。

当确定为工伤后,应及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该鉴定分为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期间需要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停工留薪期为12个月,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12个月。生活不能自理的,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注:停工留薪期间职工工资待遇及护理费由单位承担;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需要生活护理费的,由工伤基金支付。

对工伤致残鉴定为一至四级,保留劳动关系,工伤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对工伤致残鉴定为五、六级的,工伤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保留劳本劳动关系,不能安排工作的,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五级的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的为本人工资的60%(且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伤残职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公致残鉴定为7至10级的,工伤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职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从工伤基金中支付: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的费用

5)生活不能自理,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7)终止和解除合同时,应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8)因公死亡的,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的抚恤金、和补助金;

9)劳动能力鉴定费

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

1)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2)五、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3)终止和解除合同时,应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时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缴纳保险,那么出现工伤时,应由国家承担的部分由你单位承担。很多劳动争议的案件都是因此产生。

由于篇幅有限,向确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工伤基金应承担的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因较为繁多未能一一列出。

从上面可以看到缴纳社会保险是单位应尽的责任,否则一旦出现相关问题,用人单位将承担更为严重的后果。但同时可以看到有些劳动者不明所以然,像什么精神损失、康复费、美容费等等,均不在依法补偿范围之内。


浅析劳动仲裁中常见的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及赔偿的问题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工伤   鉴定   补助金   雇工   伤残   职业病   津贴   工伤保险   情形   职工   常见   发生   单位   基金   医疗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