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锻炼指南:哮喘、慢阻肺、心肺术后康复者最适合看

丹麦学者选取了5000多名中年男性进行长达46年的跟踪分析,发现中年人非适能检测结果良好,预示他未来50年内健康状况更好,寿命更长。其实心肺功能好,反映了身体各项主要机能正常,证明身体可以承受较高负荷。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而心血管疾病最终会导致心力衰竭。

越来越多的专家都建议40岁以上的中年人,要有目标性地锻炼肺功能。但是在中国,我们的民众还未意识到心肺功能对健康的重要性,每年最多只做肺部检测或者心电图,而没有为自己制定一个简单有效的心肺锻炼计划。

生命守护智能肺功能仪,连接APP一起使用同时检测三个指标:峰流速PEF、肺活量FVC、平均流速MEF,并起到同步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

心肺功能锻炼指南:哮喘、慢阻肺、心肺术后康复者最适合看

检测肺活量和PEF的时间

人的肺活量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升的,一般人在清晨时肺活量较低,下午最高。对于肺功能监测患者,昼夜要测量2次:即在每天早、晚各测定1 次,如早晚6 点或起床后与入睡前。此法对受试者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易被接受,可用于长期进行监测或病情相对稳定的受试者。

如果是想对心肺功能进行锻炼的人士,可以每天不定时进行多次测试练习,每次的练习都将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的健康数据中,并形成曲线图供患者和医生或健康管理师做判读。

心肺功能锻炼指南:哮喘、慢阻肺、心肺术后康复者最适合看

测量或测练的方法

1、检查采用站立位或坐位(推荐站立位),受试者快速深吸一口气至肺总量位,迅速将吹嘴覆盖口部,不要漏气,立即用最大力气和最快速度将肺内气体呼出。整个呼气动作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顿。颈部应保持中立位,避免因颈的前屈和后仰而使气管受压。

2、手指切记不可堵塞测压管手柄下放的小孔,否则影响设备测算。

3、每组测试3次,若3次实测值之间差异过大,应注意测试操作的方法是否正确。可重复多次测试练习,若3次测练之间差异<5%,或者3次中最佳2次的实测值差异<40L/min。

心肺功能锻炼指南:哮喘、慢阻肺、心肺术后康复者最适合看

4、肺功能仪和APP将自动取3次测练中的最大值进行记录,形成档案和曲线。

5、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导致读数异常,要重启设备重新进行测量。

6、鼓励配置个人专用的肺功能仪,便于根据病情随时监测和锻炼,避免交叉感染。最好可以绑定自己的康复医师或健康管理师,便于医生远程关注用户数据变化,提供高疗效的医疗服务。

7、给自己设立阶段性的目标,循序渐进的向自己或者医师的肺活量或者PEF值吹气练习,可以让自己的锻炼事半功倍。

怎么自我判断肺功能是否正常?

国际上认为正常预计值应当源于峰流量计,而不是从肺活量测定中得出。与肺活量不同,峰流量计的PEF 单位采用L/min 。我国不同地区学者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研究结果和预计值方程式,临床上可选取同地区同种族人群的正常预计值作为参考。若需采用统一的标准,我们建议使用钟南山等提出的成人和儿童PEF 正常预计值方程式。

成人公式为[A:年龄(岁);H:身高(cm)]:

男性: PEF ( L/min) =75.6 +20.4 ×A -0.41 ×A2+0.002 ×A3+1.19 ×H

女性:PEF(L/min) =282.0 +1.79 ×A -0.046 ×A2+0.68 ×H

儿童公式为:

男童: PEF ( L/min) =5.29 ×H -427.1

女童:PEF(L/min) =4.94 ×H -399.8

特别说明:儿童在临床随访期间或者运动后PEF 下降>15%(可能包含呼吸道感染),也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肺功能仪适用人群:慢性咳嗽、咯痰者、哮喘、慢阻肺患者、高龄患者、需行胸部或上腹部非紧急手术患者、接触粉尘、刺激气体人群、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者、4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和肥胖人群、接触污染气体或粉尘等可致职业性肺病,出现肺功能降低者。

心肺功能锻炼指南:哮喘、慢阻肺、心肺术后康复者最适合看

长期监测主要适用于预测哮喘急性发作,尤其是那些对气流受限程度感知不敏感者、既往有突发的严重发作者、难治性哮喘患者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哮喘   功能   肺活量   流速   流量计   粉尘   方程式   术后   气体   测量   患者   差异   人群   儿童   测试   指南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