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课】——内向的孩子在想什么?

成长佳习性研究院/【习性与学习力】国家级课题组·高级研究员 周若曦

如果问你,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内向的孩子,还是外向的孩子?

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外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成长课】——内向的孩子在想什么?

因为外向通常与活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这些美好的词语联系到一起。内向通常与孤僻、讷言、不善交际、闷、被动等消极的词语相联系,是否内向的孩子就等于消极呢?

其实不是,内向的孩子也同样地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只是他们的感受性比较高。

感受性在心理学上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例如:皮肤感受到压力的能力;耳朵听到声音的能力;鼻子闻到气味的能力。

虽然每一个人,无论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感觉器官对外界是外部世界都有感受性。

但是面对相同的环境刺激,内向者和外向者感受到刺激的强度、大小却有所不同。

这就取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所具备的感觉阈限差异。

【心理成长课】——内向的孩子在想什么?

例如,同样在一个社交场合,内向者感受性强,会感觉到压力,外界的微弱的环境压力就会让他们感觉到紧张和不自在,而外向者的感受性弱,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刺激他们大脑中负责多巴胺分泌的脑区,让外向者感觉到快乐和兴奋。

正因为内向的孩子感受性比较高,所以当他们与外界打交道的时候,他们心里面可能有很多话外音。

比起出门去参加聚会,他们更喜欢呆在家里,来到了社交场合,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愿意开口多说话;在说话之前他们会沉默再三,想很久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许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想法很多。

他们会想:

【心理成长课】——内向的孩子在想什么?

所以,他们会斟酌再三给人的印象是他很深沉;当他们说完一句话后,他发现他觉得自己这样说好像不对,他会想很久,对自己多有责备,会想要是我那样说就好了,所以这时候他们又会表现出很纠结。

因此,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木讷,而是有丰富的内心活动。

他们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因此才会反复的去琢磨一句话说得对不对、说得好不好?

内向者绝不是笨蛋,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向日葵的作者梵高,《欢乐颂》的作曲家贝多芬,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他们都是内向者,但他们一样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内向者同样拥有自己的优势,如果说外向者希望能体验外部刺激越多越好,内向者更为专一,更愿意只专注体验于一种外部刺激,更愿意静静呆着思考;内向者也有自己的友谊,外向者喜欢朋友遍天下,内向者更喜欢深入地与别人交流。

内向和外向本质上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如果您的孩子正好是内向的,要积极关注孩子的优势品质喔,鼓励孩子想说就说,对自己宽容一些;给孩子恢复精力的独处空间。

【心理成长课】——内向的孩子在想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梵高   贝多芬   阈限   爱因斯坦   感觉器官   孩子   习性   社交   消极   词语   外界   压力   能力   心理   喜欢   感受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