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家长要通过行为看到孩子背后的动机

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父亲在洗车,儿子拿起小石头在车门上划了起来。父亲见此大怒, 拿起扳手就打了下去。


后来儿子被送到医院,手指骨折。儿子轻声对父亲说道:“ 爸爸,我的手指会好的,不要担心了。父亲内心无比自责,一怒之下,冲回去要把自己的汽车给砸了。


这时,他才看见儿子划的痕迹是:爸爸,我爱你!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大家肯定都很吃惊,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当我们看到一些孩子的行为时,我们不妨慢慢来,不要着急,探寻一下他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家长要通过行为看到孩子背后的动机

NLP里有一句话是:“情绪和动机没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瑞克斯也认为孩子不会去做没有目的和回报的事情,他们会用家长暂时不理解的行为来表达爱,也会用家长暂时不理解的行为来呼求爱。

他们的吵闹、对抗、叛逆看似是随机而起的,但其实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孩子很多的行为想要寻求的是价值感和归属感,可是孩子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目的。

父母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有的学生上课调皮捣蛋,背后的动机可能是想获得大家的关注;

有的孩子打架,可能他并不是要伤害谁,而是想夺得尊严,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有的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但背后的动机却可能是在寻求独立,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

家长要先接纳孩子的正面动机,再来调整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家长要通过行为看到孩子背后的动机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想像着孩子脖子上挂着一个写满以下文字的求助牌。

“爸爸妈妈,我很需要归属感和成就感,但我不知道怎样获取它们。我现在只能尝试这些不当的行为来引起你的关注,并向你宣战,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其它途径。”

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正面动机,再分辨出孩子是呼求爱还是表达爱,给与正确的回应。

我们可以问:“你这么做希望得到什么好处?”或者问:“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帮助孩子选择有效果的行为来满足这个正面动机。

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家长要通过行为看到孩子背后的动机

中国古老的智慧也早就有论述,与人交往要“听其言,观其行,解其意。”所谓“解其意”,说的正是要用我们的智慧解读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动机   观其行   听其言   家长   父母   孩子   目的   其意   归属感   手指   情绪   父亲   儿子   爸爸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