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懂这6点,您也能为孩子喜欢的人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懂这6点,您也能为孩子喜欢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中,老师总是为不知如何做,才能获得学生喜欢而苦恼;家长们也时常,为不知如何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而苦闷。而您想要的答案,尽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里。

这本书不仅是于永正老师个人教学生涯的总结,也是供青年教育工作者参考的育人秘籍,更是值得家长朋友们珍藏的育儿宝典。

如此优秀的一本书,今天由“佐佑de妈咪”带大家一起品读。

一:作者简介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懂这6点,您也能为孩子喜欢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于永正,于1941年出生于山东莱阳。196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之后便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般热爱着教育事业和他的学生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仍笔耕不辍。意在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划上圆满的句号,更希望用文字的方式,把自己宝贵的教育经验留存下来,供更多人参考和学习。

于老师,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童年被徐州市政府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1984年开始,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国家作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

并出版了《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1》《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2》《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等多部作品。

其中《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是身患白血病的于老师,在医院病房里,做化疗的间隙,坐在病床上,创作完成的。

在此期间他说过:“生命的长度我当不了家,但生命的宽度由我说了算。生命的宽度由了,也就延长了生命的长度。过好每一天,不虚度每一天,就对得起祖国的教育事业了,对得起我的学生了,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了。”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都会被于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教育的虔诚态度所感动。

二:作品亮点

于老师的经历,已经足够吸引人了。而等大家认真品读完文章后,有可能会收获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那么,本书的亮点在哪里呢?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了解:

第一,精彩金句。

1.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2.书,真是养人的。读书、看戏,真的可以“医愚”。3.我的语文作业只有写字、读课外书和写日记。另外,还有“玩儿”——玩,当然是小学生的作业。4.蹲下来看学生。5.有人数学成绩不好,没有关系;有人音乐学不好,没有关系。只要有你喜欢的学科或专长,就会成为有用的人。6.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戒骄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着“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就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弱点”,引导、鼓励他努力由“不及到及”。7.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

......

文中众多的名言金句,如果用心记录,定会成为写出良品佳作的重要素材呢。

第二,真实教学案例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懂这6点,您也能为孩子喜欢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文中提到:“好文章的确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而我却说:“好的教育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于永正老师用他几千场的学术报告和无数的教学案例,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在文中,老师采用“教学案例+实际操作+真实感悟”的方式,让大家知道,课上、课中、课下,亦或每个不经意的瞬间,一个老师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赢得孩子们的喜欢。

虽然赢得学生喜爱的方式有千万种,但其实教育是没有纯方法和技巧的。每一个方法和技巧的背后都离不开“情”字。

也就是说只要你真心爱孩子,就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替他们考虑。有了“爱”,就会既不偏袒成绩好的孩子,也会公平对待后进生。

只有对学生们公平、尊重、理解、宽容,加上足够的耐心和严格的学习态度,才会赢得孩子们的“芳心”。

第三,语言风格

于永正老师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浮于表面的奉承,却用朴实和真诚,打动着读者。

除了朴实,于老师也引用苏霍姆林斯基斯基、楚庄王、曾国藩、叶圣陶、陶行知等中外名家的名言警句,或历史典故,例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写,既增加了观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可以看出,于老师既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

试问,一个知识渊博又爱学生老师,孩子们怎能不爱他,怎能不崇拜他呢?

第四,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

整篇文章没有盛气凌人的说教,也没有颐指气使的指责,只有一个教育模范的娓娓道来。书中除了真实案例,还有大量的于老师与学生互动的照片。

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始终微笑着的老师,一个以身作则的师傅,一个视学生为孩子的长辈,一个视教育为生命的教育名家。

透过老师的音容笑貌,以及鲜活的文字、醒目的图片,我们可以清楚感受到他的教育观、语文观和学生观。

写在最后: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是有无数的平凡小事构成的。也就是这么一堆琐碎的小事,却成了于老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于老师的经历,也给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士,包括家长们提了个醒:要想孩子对你“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万般宠爱”,你得先成为孩子王,带他们一起玩,一起乐、一起探索世界,关键时刻也能做到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心甘情愿“臣服”于你,像粉丝一样围绕着你,宠着你、爱着你。

更多好书推荐,点击链接:

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66986822406504963/?app=news_article×tamp=1557675316&req_id=201905122335150101520390987056877&group_id=666698682240650496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港澳地区   老师   孩子   喜欢   徐州   学生   学术报告   作业   江苏省   文中   语文   真实   生命   方式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