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得了“帕金森病”

等于患上不治之症吗?


NO~


帕金森病

是可以治疗的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4月11日,即将迎来第25个“世界帕金森日”。本周,王国福医学小课堂将推出“不帕,有我在”系列科普,带你们一起认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什么是帕金森病呢?(戳→→→→手抖、行动笨拙!帕金森病,你知道多少?)


帕金森病

究竟如何治疗呢?

听小编慢慢解释

↓↓↓↓↓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早期的首选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是由于多巴胺分泌缺乏导致的症状,所以,临床治疗原则为,以增加多巴胺分泌为主的药物为主。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主要包括几类,多巴胺类药物直接增加体内的多巴胺;多巴胺的受体激动剂;抑制多巴胺降解的药物,就是抗胆碱的胆碱类药物等等。


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或者是使多巴胺的损耗减少,从而达到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随着药物蜜月期的结束

患者进入治疗的第二阶段

经过评估可以通过脑起搏器(DBS)手术

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

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一定要弄清楚影响DBS手术疗效的几个因素,从而避免这些因素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DBS手术



脑起搏器疗法(DBS)对帕金森病有效,对不典型的帕金森症无效。


不典型帕金森症包括多种类型,如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等。如果诊断不准确效果肯定不理想。还有一些患者存在帕金森病病变,但由于合并了脑血管病、脑萎缩、脑积水等其他疾病,并非单纯的帕金森病,这些患者植入脑起搏器后,往往疗效也不理想。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植入脑起搏器有时间限制,即存在治疗的“时间窗”。


如果植入DBS的时机过晚,患者已经出现频繁跌倒、痴呆等表现,植入DBS将不能改善上述症状。即使有部分疗效,由于病情过重,受益的时间也较短。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手术还是吃药呢?


一般建议在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DBS植入时间窗的起点)后,在出现严重智能减退、痴呆、频繁幻觉、经常跌倒(DBS植入时间窗的终点)之前,考虑植入脑起搏器。在整个合理的时间窗期间内,为了获得良好疗效,延长获益期,应适当考虑早做手术。


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对于患者属于微创,手术损伤小,但手术的难度却不低,需要高精尖的定位设备和术者娴熟的手术技巧。



DBS产生疗效需要通过植入电极释放电脉冲,调控神经核团。对这些电脉冲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范围等因素需要精准地调节。即使找到了理想的参数,随着疾病的进展和外部环境中电磁因素的干扰等,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程控的参数组合也是多种多样。对于步态障碍的患者,还需要创新性的变频技术。调控这些参数需要医生对病情和DBS的机制有深入的理解。



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不宜过度依赖于脑起搏器,忽视药物的作用。植入脑起搏器并不是为了替代药物,而是与抗帕金森病药物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不要过度恐惧药物,将药物减得过快、过低,将DBS参数调整得过高,这样会产生刺激相关的不良反应。在术后药物过于单一,也可能影响疗效。DBS术后的帕金森病患者不要仅保留左旋多巴类药物,而停掉了其他有助于稳定药物浓度、稳定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而是在脑起搏器植入术后,要通过联合用药实现“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的治疗原则,充分发挥脑起搏器和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协同效应,实现长期稳定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电脉冲   帕金森   手术   多巴胺   起搏器   胆碱   术后   疗效   类药物   症状   药物   患者   因素   参数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