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教育娃,爷爷这样做,被赞是隔辈亲的明智做法

导语: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去照顾孩子,会求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帮助照看孩子,年长的长辈和孙辈间的隔辈亲也会给家庭育儿带来影响,父母也会产生矛盾。

妈妈在教育娃,爷爷这样做,被赞是隔辈亲的明智做法

妈妈正在教育孩子,坐在一旁的爷爷虽然很心疼,但是保持一声不吭,也没出手干预。这段视频被网友纷纷点赞,称赞爷爷宠爱但不宠溺,并说这才是隔辈亲的正确教育方式。其中一个网友更是拿他们家做比较,网友说她家姑妈如果看到孙子挨揍,就去拖走孙子,而且比孙子哭的还凶。我们问她的时候,姑妈说她怕孙子长大了埋怨她不拖走自己,真是愚昧的爱。

在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下,无辜的孩子都是全盘接收大人们的指教。大人做的对与错孩子无法分辨,只能大人怎么教,孩子怎么做。如果出现问题,大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除了对孩子一顿指责,严重影响亲子关系,还会迁怒于孩子的看护者: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很多年轻人自己不带孩子,对老人带孩子又挑三拣四。绿说:“我婆婆是个做事认真,心细的人,唯一不好的就是做起事来顽固,尤其在带孩子上,我儿子没满周岁的时候,早上我要给孩子泡奶粉吃,结果婆婆拦着说空腹不能吃奶粉。非要在我看不到的时候给儿子吃包子、红薯后,才给泡奶吃。”

菁妈说:“你婆做的对,空腹喝奶对人肠胃不好,严重影响胃功能,我自己亲身体验过,空腹喝牛奶胃疼,不空腹喝就一切正常。”

妈妈在教育娃,爷爷这样做,被赞是隔辈亲的明智做法

这就是隔辈亲的一个典型事例,有人称之为蒸馒头定律:第一次做父母和第一次蒸馒头一样,酸碱平衡不好掌握。但爷爷奶奶带过孩子,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过失。所以带孙子比孩子父母教育的好,懂得扬长避短。父母碍于抚养知识的限制,做出错误判断,对老人不理解,还抱怨。

隔代教育的利弊。

利:老人的经验有时候真的很管用,尤其在孩子父母手忙脚乱的时候,老辈人的一席话能让事情变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向好的转变。

还有一利,为孩子父母节省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生存压力增大,父母需要共同赚钱才能维持生计,如果老辈人帮助照顾孩子,会让孩子父母省出很多时间,时间就是金钱,这个人尽皆知。

弊:主要是老辈人容易和孩子父母在养育方式上产生分歧,还有老辈人的生活习惯和家庭内其他成员不同,由此产生矛盾。

妈妈在教育娃,爷爷这样做,被赞是隔辈亲的明智做法

隔代教育的最好方法:

1、父母主管,老人帮衬:

父母不能完全让老人带小孩,老人只能是帮衬,毕竟父母对小孩的教育不能缺失。相关专家也认为:隔代寄养有一定优越性,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年轻父母们应“寄养”有度,尽可能多地承担教养重任,不要做甩手掌柜,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才能尽可能多的促进孩子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

当然,每个家庭教育环境不同,有些家庭的老辈人过于强势,这时候孩子父母就要以退为进,尽量不和老辈人产生正面冲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每个明智的老辈人都会明白晚辈的良苦用心,从而适时放手。

妈妈在教育娃,爷爷这样做,被赞是隔辈亲的明智做法

2、老人不能越位。

老人对孙辈有爱,但不能溺爱,过于仰仗自己的育儿经验,殊不知,再好的经验也有过时的可能,经验也是需要随时发展变化,需要不断补充修正的。爱要有度,太满则溢。

妈妈在教育娃,爷爷这样做,被赞是隔辈亲的明智做法

3、孩子父母找准位置:

不能否认,育儿经验多少因人而异。有的年轻人的父母真的是不会带孩子,教育孩子;也有相当多的老人非常会带孩子,能够教育引导好孩子。作为孩子父母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观察评定老人带孩子的经验,这个从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观察出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样的老辈人带,养育和教育都将会非常出色,年轻的父母带也会增长很多育儿经验!

结语:老人带孩子没有什么对错之分,父母一旦选择让老辈人参与育儿,就要接受老辈人的不完美。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到家庭育儿事务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孙辈   老辈   孙子   姑妈   外公   家庭教育   明智   爷爷   做法   老人   不好   父母   妈妈   经验   方式   孩子   家庭   时间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