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回归本来的角色,家长该做些什么

导语: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身体力行和家庭生活对孩子进行教育。家庭教育回到它本来的角色,家长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这几天关于双减、校外辅导、培训的话题不断,家长都在深思未来该如何教育孩子。其实,未来孩子无论接受何种方式的教育,有一条终不会改变,那就是知识丰富、能力多样、能力强的孩子在社会竞争中具备更多优势的规律不会变。变化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常人无法抗拒。唯一能做的就是了解和熟悉这些变化,以及变化之外永恒不变的事物,然后专心的、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向自己的理想更靠近些。

家庭教育回归本来的角色,家长该做些什么

作为家长,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参与到培养和塑造孩子性格、品质的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不能再像以前,不断给孩子加码,什么都交给补习班,培训班,家长需要发现孩子真正擅长的、喜欢的事物。同时,如果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

家庭教育回归本来的角色,家长该做些什么

重点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情、兴趣以及学习内驱力

这些都是培训班给不了的!学习知识就是将系统科学的各种知识灌输给孩子,这个事情听起来很有用,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没那么容易。很多知识因为过于抽象,需要孩子凭空或者依据其他一些事物联想起来,这个过程对天性好动、爱玩,抽象思维不强的孩子来说,往往很容易失去热情,兴趣。家长需要弥补孩子这个认知短板。启发孩子对知识的热情、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李浩英老师认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首先要非常透彻的了解孩子的个性,也要了解孩子适合怎样的学习方式。李浩英老师提出,家长可以为孩子营造一种游戏化学习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学习能动性。

家庭教育回归本来的角色,家长该做些什么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游戏化学习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最自然的,最科学的教学方式。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家长平时想告诉孩子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玩给孩子看”,而不是“说给孩子听”。对于家长,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收集查阅有关绘本,资料,多学习一些游戏化学习的方式,在亲子交流中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德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对自然,对科学,对未来的好奇心。学习内驱力的培养,重在孩子能够不断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孩子取得一次让他惊喜的成绩,内驱力会增加不少。而这一定是以孩子兴趣为前提的,刷题,做套题不可能产生好奇心,成就感。

家庭教育回归本来的角色,家长该做些什么

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孩子学时学的卖力,玩时玩得痛快。

有了学习动力,要想成功,还需要好的学习方法。每一个学科,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创造,都需要知识能力非常全面。而这需要好的学习方法做背书。

一种经过实践可行的方法是,家长引导孩子将当天需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单,或者把孩子从放学回家到晚上上床睡觉这一整段时间要做的事情都罗列出来。孩子将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用清单形式记录下来,能有效预防孩子忘记重要的事情。而且在记录要做的事的时候,孩子也能够条理化整理自己的思路,有助于他把思想和精力都集中在这些要做的事情之上。此外,列事务清单让孩子能够分配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

家庭教育回归本来的角色,家长该做些什么

结语: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是无差别的流水线式人才,而是万紫千红式的多层次人才。孩子本就各有所长,家长多分出一些时间来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会让孩子的未来之路少些坎坷。

——END——

我是为娃学画,我始终坚信初生的婴儿好似一张白纸,一方未开垦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练“画功”,才能为娃画出一条人生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家庭教育   家长   培训班   学习方法   清单   事物   热情   角色   事情   兴趣   化学   未来   孩子   时间   知识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