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治疗自闭症儿子看西医的误区


从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治疗自闭症儿子看西医的误区

这两天看了一篇介绍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尤欣大夫帮助自闭症儿子康复过程的文章,觉得这代表了当代西医治疗“治不好”的疾病的思路和效果。有必要做一些探讨,避免众多类似孩子的家庭重复错误。先说点题外话。协和医院很牛,因为它背靠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它最牛的科室之一是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基本上也属于“治不好”,大概需要终生服用激素的缓解难受。我和它有点渊源是我根据激素平衡理论用非药物的方法治好了一个产后风和一个膝盖风湿疼痛的女士。虽然疾患名称不同,但是自闭症和风湿在本质上都可以追溯到大脑健康。


从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治疗自闭症儿子看西医的误区

首先和尤欣大夫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是自闭症并非是遗传疾病,主要是后天影响。因为尤欣大夫的儿子童童在一岁的时候能走路,能听懂大人的话,会叫保姆“阿姨”。之后孩子为什么会“自闭”则没有报道。家人带着童童在国内诊断,到美国由国际知名专家诊断后被贴上了自闭症标签。实际上孩子大脑发育为什么会从正常到异常,他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他的饮食结构如何是孩子从正常到自闭的关键!但是自闭症专家不仅不会了解,而且还用食品不耐受方式让孩子少吃牛奶、鸡蛋,让孩子大脑更缺营养。童童就是典型的受害者。

食品不耐受在美国非常流行,为什么不耐受则不知道,西医归结于遗传宿命,不可改变。中医有脾胃不和、积食等解释,意味着可以改变。但是中西医都没有注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果孩子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比如咬手、啃指甲,消化系统往往消化不了很多动物蛋白质和脂肪(原因很简单,成年人也类似,就是焦虑会让大脑消耗大量营养,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因为缺乏足够的营养而减弱功能)。


从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治疗自闭症儿子看西医的误区

恰恰尤欣大夫是风湿免疫专家,她发现“自闭症患儿大都在婴幼儿期就出现了免疫力低下的表现——比如易感染,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低于正常范围”。应该说用血常规检查红白血球、血红蛋白的指标会更容易发现孩子营养不良。尤欣大夫比较相信美国的食品不耐受的说法,不让孩子吃鸡蛋和牛奶,给孩子静脉注射昂贵,但是国家严格限制使用的丙种球蛋白(因为很多要进口),给孩子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经过3个多月的试验,结果发现童童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对大人的要求开始有所反应,不再像以前一样感觉是在对牛弹琴。半年之后,童童有了简单需求性的主动语言。”

应该说尤欣大夫的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注射的球蛋白首先是供应给了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其次才是用于制造免疫系统的白细胞。如果把猪肉牛肉煮熟后用家用食品加工机打成肉泥(而不是买现成肉馅),不仅增加动物蛋白质摄入,而且还给大脑提供动物脂肪,也会逐渐增加孩子大脑和其它器官的功能,更好地实现新陈代谢。随着各种器官功能的恢复,鸡蛋牛奶也可以从小量开始增加,毕竟大脑需要蛋黄中的胆固醇和卵磷酸酯(通过肝脏分解后再合成)。顺便解释一下肠道菌群的问题。菌群是用来分解食物的。长期摄入相对固定的食物会让肠道培养出特有的菌群。长期吃肉和吃素会在肠道中产生不同的菌群。换句话说,菌群是吃出来的,不能依靠服用甚至肠道注射维持某种菌群。


从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治疗自闭症儿子看西医的误区

之前文章说过,“很多婴幼儿是运动神经系统发育晚”、“孩子出于缓解恐惧、焦虑的原因重复做某个行为”。还有两个行为需要家长注意,一个是孩子总是兴奋闹,一个是兴奋不睡觉。前者的原因之一是家长害怕孩子到外面乱跑乱闹出事,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要知道家里养狗还需要出去溜呢,何况人。不仅是婴幼儿,很多被贴上精神病标签的青少年不是摔东西就是要往外跑。后者不睡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营养不够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兴奋!中医讲“饱思睡饥失眠”。洲际飞行时虽然旅客并不觉得饿,飞机仍然供应几次餐饮,目的之一就是让乘客安静昏睡。所以无论是婴幼儿还是成年人不睡觉,都需要加餐,以动物蛋白质和脂肪为主,每隔2小时吃一次。中医治疗失眠的朱雀汤就是有2个蛋黄和阿胶。但是之前欧美制造胆固醇恐惧,害的社会不敢吃蛋黄。现在欧美已经给胆固醇平反。

世界卫生组织只说治疗疾病需要“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并没有强调饮食和家庭的重要性。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强调药食同源。很多西医的不治之症,比如新冠病毒、精神病、风湿,等都可以根据传统中医的理念结合当代神经科学、营养学治疗,而非仅仅是用化学药物维持。

尤欣大夫的免疫缺陷导致幼儿患自闭症的思路是比较窄的。这西医的误区,所以孩子恢复的效果并不理想。父母应该从爱加营养的思路养育孩子,以孩子的发育节奏为主,既不要揠苗助长,也不要爱答不理,更不能让家庭充满冷酷、紧张、焦虑的气氛。无论孩子出生是什么状态,或者现在是什么状态,都需要依照爱加营养的模式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心身健康。


幼儿运动差、话语迟的主要原因是运动神经系统发育晚,不是自闭症

孩子不和家长对视,不是自闭症、抑郁症,更不是精神分裂症

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为什么很多高知会养出从自闭症到抑郁症和精分的孩子

不要把孩子大脑独特的发育过程误诊成自闭症,更不要用ABA误治

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老人带孩子的风险是伤害孩子的大脑:从倔强到精神病

父母是怎样让孩子患上抑郁症和其它大脑异常症状的

如果孩子出现疑似抑郁症状,家长务必要带孩子做血液生化检查

重度抑郁症康复需要经历8个过程,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症状

青少年精神病彻底康复的5个必需步骤

自闭症不仅仅是遗传病,或与免疫、肠道菌群相关——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尤欣为您解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自闭症   西医   协和医院   肠道   主任医师   蛋黄   婴幼儿   精神病   大夫   焦虑   风湿   免疫   误区   症状   大脑   中医   儿子   营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