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曾经有记者问汪涵:“你觉得,谁才是湖南卫视的一哥?”

现场一片哗然,湖南卫视的“一哥”一直存在争议,他和何炅都是非常优秀的主持人,实力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正面回答容易得罪人,沉默又显得缩手缩脚。

思考片刻后,汪涵答道:“当然是何炅,我是他大哥(汪涵年纪比何炅稍长)。”

本是媒体的有意调侃,汪涵却不负众望,四两拨千金般地顶了回去,获得千万网友怒赞。汪涵太会说话了。

一句谦逊礼让的话,既化解了刁钻的问题,肯定了同事,又不动声色地显示出对自身地位的自信。可见,会说话,好好说话,关乎一个人的幸福,乃至你在这个社会的地位。

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我们常说“祸从口出”,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招致祸患,但有时一句话也能给人带来好运。这体现了语言的力量。曾国藩说,改变命运,从好好说话开始。那么,我们要如何“好好说话”?是否有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学会“好好说话”呢?

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著《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就是一本教人学会好好说话的书。看过《奇葩说》这一档热门网综节目的人应该对这几个名字不陌生,我也被这几位才思敏捷、能说会道的辩手给深深吸引住。这一次,马东携手奇葩天团亲授“好好说话”。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说话。《好好说话》这本书从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五个维度,讲解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的独家秘笈!在书中,总能找到一条为你所用的经验。

拆解说话中“权力的游戏”,每个说话场景对应不同的权力关系,在每一个场景下,权力的重心都不一样。比如,“沟通”对应的是“权力的流动”,再回到开篇的例子,汪涵因为掌握了一些沟通技巧,在短时间内避免了冲撞与协调转向。

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01 与伴侣沟通,多点理解

《我们仨》中,杨绛先生描述了一段她和丈夫钱钟书的对话。

杨绛在医院生产期间,钱钟书说自己在家里“干了坏事”。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钱钟书说:“墨水呀!”杨绛安抚他:“墨水也能洗。”回家后钱钟书把台灯又弄坏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他们就这样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地说,不要紧。正应了那句话:“所谓恩爱,就是好好说话。”

夫妻情侣之间本是不相连的个体。你我之间那与众不同的生命经验、禀赋习性、生活背景,将彼此造就成了一个个口径、深浅、形状都不相同的容器。此时,唯有通过沟通,我们内心的认知才能有机会摆在同一个层面。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中有句台词:恋爱时他们有说不完的话,结婚后他们有吵不完的架,不好好说话,是扼杀亲密关系的元凶。

其实 夫妻之间就应该跟杨绛和钱钟书这样,少一些互相责难,多一些理解和换位思考。

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02 与孩子沟通,多点耐心

早上碰到孩子赖床,磨磨蹭蹭不想去上学,而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还要着急去上班,请问大家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快,你快点起床,赶紧洗漱,吃完早饭,爸爸送你去上学,然后爸爸还要上班呢……”无论你怎么催促,循循善诱,孩子还是无动于衷。

有耐心的家长会继续讲道理,但是有些家长开始急躁了,警告威胁恐吓孩子,孩子逼急了也开始哇哇大哭。最后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这两天,接儿子放学回来第一件事,他马上跑到草丛里捡树叶,“Mickey(儿子小名),我们回家啦,已经很晚了”几遍催促下来,效果不理想。

我干脆蹲下来,认真看着他捡树叶。Mickey很开心地拿着树叶告诉我:这是叶脉,这是叶柄。我说,“谢谢你让我认识树叶宝宝,现在天快黑了,我们一起送树叶宝宝回家吧。”

“树叶宝宝,你们去睡觉吧,我要回家了。”说着顺手把它们重新放回草丛里,开开心心心跟我回家了。

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这是我看了《好好说话》之后,把“买时间”的策略用到亲子沟通,虽然书里讲的是一个职场的故事,但是我觉得道理是相通的。

什么叫“买时间”呢?简单地说,就是在对方不给我们足够时间说话的时候,先别忙着去埋头想自己要讲什么,而要先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

时间不多,天快黑了,孩子沉浸在树叶的世界里,显然是不会听我的,与其着急地去跟孩子说什么,不如思考一下——怎样孩子才会听我的。

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03 与长辈沟通,多点尊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这么说你都是为了让你少走点弯路”,那么,问题来了,年龄代表权威?年纪大的人说话就一定对吗?

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年纪大、地位高的人,往往比较保守,不太接受别人的观点,而他们又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面对不同意自己观点或者方案的长辈,我们要不卑不亢,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有底气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1.找到长辈能听进去的理由

不管是长辈还是领导,之所以听不进去我们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比如,对待不婚不育这个问题上,父母担心的是我们老来没人照顾和陪伴,而年轻人主张“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他们更看重人格,精神和经济独立。

能说服长辈的一个点是,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现在自己一个人过得很好,也有能力让未来的自己过得好。这是最大的底气。传统观念有“养儿防老”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养孩子是为了将来能用孩子,现在没有孩子的话,我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我可以为自己储备一笔养老金。更何况,社会在进步,以后的医疗、养老会更完善的。

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2.找到对方感同身受的痛点

前两年,弟弟辞掉刚稳定下来的工作出来创业,家里的老父亲是极力反对,他就盯着他眼皮底下那点风险,主观认为创业不靠谱,或者说他不相信弟弟能创业成功。

弟弟扛住压力,反复强调他是轻量资本创业,拿回来的货卖不出去,可以全部返回厂家,低风险,这两三年在手机行业的摸爬滚打,他也掌握了一定的市场行情,手里有人脉,有信心能做好。

弟弟不愧是一个销售高手,从规避风险和市场行情两个方面就把老父亲说得服服帖帖。现在偶尔提起,父亲也是说无论怎样,也得支持弟弟创业。

3.给对方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最近天气转凉,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如果儿子这样说,

“等会儿出门打车,我会等司机到了再下楼,不会在外面待太久。”

“我去的那个地方暖气很足、人很多,穿多了不舒服。回来时也是离地铁几步路而已,冻不着。万一要在外面走路,我就叫个专车直接门口到门口,您就放心吧。”

听到如此完整的出门方案,妈妈即使再担心,也说不出什么来。

好好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亲爱的,你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面对爱人、孩子、父母长辈,我们常常把最好的样子给了外人,却把最坏的脾气给了最亲近的人。知乎上有人评论说这是一种很聪明的任性——我们潜意识里知道对方爱自己。

亲爱的,永远不要试图伤害你亲近的人并以为这是对的。所有过度的行为都是对爱和亲密关系的一种消费。只花不存,终有一天会面临关系的破产。

记得《奇葩说》黄执中说过:“人生的困扰,说到底,十之八九,问题都出在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困扰,说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在沟通这件事情上,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并且还要练到老。”好好说话“体现了一个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友爱。亲爱的,无论何时何地,请记得好好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说话   多点   奇葩   长辈   不要紧   树叶   场景   弟弟   权力   年纪   地位   儿子   亲爱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