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在奖励孩子,其实是在贿赂

人其实都是一个希望被奖励的动物,这种奖励很多时候是外部给的,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个奖励才会内驱产生的,当然,对于成年人来说,最好的奖励不外乎两个:钱和健康。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有孩子的大多经历过带孩子的喜怒哀乐的情况,甚至我们很多人带不好孩子,因为你要去面对一个未成年人,你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是没法跟小孩子沟通的,然后就是不断的撕逼行为产生。


比如,在商场,一个孩子和父母大吵大闹,撒泼打滚,父母看上去束手无措。急于摆脱这样的窘境的他们只好妥协:“如果你不再耍赖了,我就给你买那个玩具”。这是贿赂。但是,如果你在进商场之前,和孩子说:“你在购物车上面坐得好好的,不要哭闹,不要乱踢,如果你能够做到我就会给你奖励——回家的路上我们会去逛公园。”这就是奖励。


什么是贿赂?往往是被折磨得“彷佛身体被掏空”的父母许诺孩子,如果他们好好表现就答应他们的要求。“绝望”的父母用贿赂换取对孩子的掌控。这会让年幼的孩子认为,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却会得到某个奖励。


而“奖励”针对的是孩子的正面行为,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惊喜。“奖励”或者“正向强化”是教导孩子表现得体的最好策略。


所以奖励孩子的正确行为,比惩罚他们的不当行为更可取。


在很多的时候,孩子们都希望及时满足,而不是遥遥无期,你认为这个时间是一周、一个月或一年,但是孩子们总是希望“明天”,立刻就能获得这个满足感。


如果你总是说,等你这个学期成绩考的好,我就带你去哪里玩.....那么他们依然会忍不住先满足现在的快乐,把学习拖延着,因为反正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一个月,不差这么一两天。


换句话说,只有把奖励放在孩子面前,提高当前学习的诱因,孩子才会优先选择当下努力。比起这个大的期末奖励,还不如奖励孩子每天的行为,比如读完一本书,给个奖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行动是非常明确的,只要你看书,只要你做题你就能获得奖励,相反,考高分给奖励,却没有告诉孩子怎么样做的方法。


虽然孩子也充满干劲,但他不知道怎样做,无从下手。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奖励孩子学习后的结果,不如奖励他们的投入。另外,奖励的目标参考应该是越具体越好。


这里我要向所有带好小孩的大人们致敬,另外带不好小孩的也不丢脸,大人们要做好随时丢脸的心理准备,保持平稳情绪。


做到的请点个赞、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束手无措   彷佛   孩子   大吵大闹   无从下手   诱因   窘境   遥遥无期   干劲   丢脸   成年人   小孩   商场   不好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