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焦虑,会演变成孩子的灾难

一方面很想让孩子有美好的童年,遵照个人兴趣学习,另一方面又迫于现实,千方百计地确保他们在这条“独木桥”上,始终不被淘汰。

当我们把上大学看做是走“独木桥”,就有了思维僵化、大脑缺乏“弹性”的嫌疑。

事实上,我们真的很多时候,都陷入到这种缺乏“弹性”的状态,人生怎么可能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曾经自认为是个开明又民主的家长,拥护“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从来不认为那些陪孩子做作业的鸡飞狗跳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3年级以后,现实就开始给我“颜色”看了。

疫情后网络作业应时而生,各种打卡软件QQ、钉钉、小程序、各类APP,打卡又分每日打卡和周末打卡。我发现儿子能弄清楚自己都留了哪些作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首先要求他有收集信息的能力,把来自各个学科的作业信息汇总在一起,再使用不同的工具完成作业。

白天上班,只有下班后才过问一下作业,感觉还不错。结果没几天老师陆续找上门来,终于不得不加入了陪做作业的队伍。

你的焦虑,会演变成孩子的灾难

有陪着做作业经验的就会知道,一会提醒坐直,一会去看看字写得怎么样,走神了去拉回来,让孩子时刻处于被管控的状态。

既然有了付出,难免不盯着成绩,如果成绩不理想,就会焦虑。焦虑了还会保持耐心吗?

幸好有心理学撑着,知道为人父母该为孩子提供“支持”而不是“控制”。标准是既不要专制,也不是完全的纵容,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自驱型成长》这本书说:

首先,要清楚孩子过的是他的人生,他要为他的选择负责。告诉他有这么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他有他决策的权利,不要夸大,讲清楚就行了。

其次,父母不是教练,最重要的责任是给孩子爱。如果孩子在父母这得到了足够多的爱,哪怕他遇到了一个非常专制的教练,他也能够去应付。而如果父母也专制,这个孩子得不到爱就麻烦了。

最后,学会让孩子做主。

在你让孩子做主的时候,要学会讲三句话:

在养育孩子方面,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关键是要有耐心,不要急。

教育的反思

前些天,马云的一句话刷屏了。因为教育的焦虑是国民级的。

他说: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把所有孩子都教成一样的,是“用爬树来考核一只老虎的能力”。

问题是,当只有“爬树”作为指标被考核时,你还会体谅自己养的“老虎”的爬树能力吗?

反思我对自己孩子的态度,不得不承认,当老师因为孩子的作业质量或者成绩来找我沟通时,我主要的感觉是没面子。

在父母心中,孩子的这些事让我们有失颜面。我们都努力成为模范父母,在一切和学校有关的地方都保持良好的形象,这种态度,更甚于对孩子的关切。

结果就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幸福和快乐。

想一想,对孩子发火,是真的因为当下孩子犯的错,还是早有的不满?

很多标准化考试的佼佼者,在社会上并没有成为佼佼者。原因是在社会上成为佼佼者,靠的是合作,在考试当中成为佼佼者,靠的是不合作。

你的焦虑,会演变成孩子的灾难

最好是你考得好,别人考得糟糕更好,所以这是一个矛盾。

而且,有些孩子上了大学,甚至大学毕业后,生活一下子没了目标。没有人再给他们定目标了,自己又不知道想要什么,你一定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这样。

所以,降低对于成绩的要求,也别老盯着做家庭作业,你也不需要为此变得太过的焦虑。

社会变化很大,不是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满足一个固定的社会模型就会成功那么简单。让孩子健康、阳光、爱学习、有内驱力,才是教育的本质。

痛心的青少年自杀

经常看到有孩子自杀的新闻。更有调查说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过这个想法,只是没有实施,或者没有成功而已。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杀更多的是来自于慢性压力,而不是激情。

哪些属于慢性压力呢?

父母的唠叨,挖苦讽刺,有的家庭三句话离不开学习,用成绩来评价孩子,看孩子心情好点就谈怎么提高成绩;夸大上大学的重要性,认为不上大学就是失败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事,否则就是……

对孩子的不断否定,孩子觉得没有自主的体验,感觉在家没什么用,到学校也没什么用

所以,不要把大人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你成功或者不成功,都和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也不是你的延续,只是借由你的身体出生而已。

谈孩子,最后都会谈到学习,成年人谈自己,最终都会谈到挣钱。

人是复杂的,几乎每种心理活动都会影响人的行为。

大多数的生意,都是通过满足人的欲望或利用人的恐惧而存在的,比如:美味的、美丽的、享受的、平静的、轻松的、成功感的,这些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动机”所驱使的。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成功,避免失败?

因为人有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的影响

许多研究都认为,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

换句话说,成就动机高的孩子成绩可能比较好,名次也较高;在事业上,成就动机高的员工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在职业选择中,成就动机低的人,表现比较佛系,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赋予开创性的工作,并敢于在工作中做出决策。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成就动机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以奖励,将有利于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

你的焦虑,会演变成孩子的灾难

如果孩子被迫进行活动,行为的结果也得不到奖赏,就不可能发展高度的成就动机。虽然他们也会参与活动,但不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这就是现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所在,孩子的很多行为由好奇、有兴趣,被家长持续的刺激,变成了被迫的。

孩子要想放弃一项学习,就用你“不能坚持”来贴标签。明明他的兴趣是由你扼杀的好吗!

这么固执的强调坚持获得成功,根源是我们企图通过不懈的努力,打败未来的不确定性,拥有一个有安全感的、确定的未来。

事实可能让你失望,确定的未来才是可怕的。

拥抱不确定性,重视品德

没有房子时,我们想买房子,觉得房子就是安全感。

有了房子后,又想换大房子,换了房子没几年,孩子逐渐离开家了,过大的空间让人倍感孤单。于是,我们又怀念那个虽然小的、但热闹的家。

这是我进入9月份以来的感受,我没料到孩子初中就会住校,比预想中早了三年,忽然有种空巢的感觉。

有人说,做一个聪明人,就是要学会保持不确定性。生活有了不确定性,才有了生机。所以,成年人也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活在当下。

在我们上千年的历史中,成为“圣人”是无数的读书人的理想,他们坚守着诚信、谦虚、忠诚、勇气、耐心、勤勉、朴素等品德。

现在“个人的成功”被放在过高的位置,近几十年来大量成功学的著作,谈的都是树立社会形象的技巧和成功的捷径。

如果,我们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不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们身上,我们就更能够平心静气地欣赏孩子的优点。

你的焦虑,会演变成孩子的灾难

总结

不要紧盯着成绩,给孩子更多的爱,你是父母,不是教练。

品德才是一个人连接他人的基石,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以生命力。良好而稳固的人际关系,让人更多的感受到幸福感。

一个人缺乏基本的品德,和同事、朋友、配偶以及子女的关系早晚会出现问题。归根到底,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

告诉孩子学习是我们的一个权利,学习是给我们带来乐趣的东西。去践行它,千万不要把学习演变成一场蔓延十数年的灾难。

当你整天盯着这个孩子说:你的成绩,你的排名,你的入学,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是把孩子引导到一个自私的方向,就是他只会盯着这一点点事。

但如果你能让孩子看到整个世界,看到为这个世界所做的各种各样的贡献,有那么多不同的职业,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大。同样我们也不会那么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焦虑   孩子   都会   会演   作业   不确定性   佼佼者   品德   动机   灾难   成就   父母   房子   成绩   能力   感觉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