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这5处不宜过度清洁,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宝宝在婴幼儿时期还不具备自主清洁能力,这时候往往需要大人来辅助清洁。为了让宝宝能够干干净净、健健康康的,很多家长巴不得从头到底、由里到外都清洁一遍。

可是,宝宝身上的这五个部位是不能过度清洁的,否则很有可能会损害到宝宝!

一、鼻孔

宝宝的鼻腔比较短,鼻黏膜也比较柔嫩,不像成人有鼻毛保护。

鼻粘膜即是排泄腺,如果频繁给宝宝挖鼻孔、清理鼻腔,鼻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反而更容易流鼻涕和发痒,鼻屎也会更多。

此外,宝宝的鼻腔内血管丰富,过度清洁容易使鼻腔遭受损伤,导致流鼻血。还可能导致鼻腔的防卫功能失常,引起呼吸道感染,致使宝宝容易着凉感冒。

正确做法: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鼻孔不必清理。如果宝宝鼻腔中鼻屎较多导致鼻息不畅,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婴幼儿专用的吸鼻器为宝宝清理鼻腔。让宝宝仰头躺一会儿,用棉签沾生理盐水软化鼻屎后,再用棉签处理干净即可,注意千万不能用指甲抠挖。

宝宝身上这5处不宜过度清洁,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耳道

除了清洁鼻腔,很多宝妈喜欢给宝宝掏耳朵。但是这种家长们自以为的帮宝宝清洁耳朵的行为,很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耳道。

婴幼儿的耳道较成人来说,更窄更短,而且身体免疫力也更弱。家长们在掏耳朵时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很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耳膜,继而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导致听力受损。

耳道的分泌物称为耵聍,俗称耳屎,一般是不会对身体有影响的,相反它还能保护宝宝的耳朵,阻隔微生物、小虫子甚至水。但如果宝宝的耳道耵聍过多,对宝宝造成了影响,家长们也可以采取以下做法来正确处理。

正确做法:

在宝宝熟睡后,用婴儿专用的掏耳器将宝宝耳道中的异物掏出,再用婴儿棉签轻微擦拭,清理干净异物,切忌不能将掏耳器或棉签伸入到宝宝的耳道深处。若是,宝宝耳朵异物情况复杂,安全起见,建议家长带宝宝到医院对应的科室处理。

宝宝身上这5处不宜过度清洁,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头皮

新生儿宝宝头上会有一层「垢」,称为乳痂,与头皮屑很相似,有的是厚厚的、油油的、呈黄或棕色,有的是鳞片状或碎壳渣样。

乳痂一般在宝宝出生后 6—12 月时会自行消失干净,几乎不会不影响宝宝的生活,因此家长们没有太大必要帮强行给宝宝去除乳痂。否则很有可能在处理过程中,伤害到宝宝脆弱敏感的头部皮肤,导致宝宝头皮破损感染发炎。

正确做法:

如果实在需要去除宝宝的乳痂,家长可以将婴儿油涂在乳痂上,过 5—10 分钟后,再用婴儿专用的洗发露清洗干净。乳痂不建议一次性去除干净,循序渐进,乳痂自然会慢慢减少。

宝宝身上这5处不宜过度清洁,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四、肚脐

很多宝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会发现宝宝的肚脐里有脏脏黑黑的东西,于是用镊子或是指甲将其抠挖出来,这种做法也是不建议的。

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其下没有皮下脂肪,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用力抠、刮肚脐,或清洗过频繁会使病菌入侵,不仅会对腹腔内的内脏造成刺激,还容易造成宝宝消化系统不适等。

另外,有些肚脐里的污垢和皮肤粘得很紧,过于用力抠挖,很有可能会弄伤宝宝的皮肤,引发皮肤感染发炎等问题。

正确做法:

可以用婴儿棉签沾少许花生油或橄榄油,轻轻擦拭宝宝的肚脐,将久积的污垢慢慢去除即可。

宝宝身上这5处不宜过度清洁,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五、女宝的私处

家有女宝的宝爸宝妈肯定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给宝宝洗澡或洗屁屁的时候,会发现宝宝的小屁屁(阴道)有时候会发现有白色的分泌物。

这时候,家长一般会觉得这些分泌物很脏,怕不清洁干净会对宝宝不利。但其实,女宝宝外阴部的这种白色分泌物中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其中含有能杀菌、抑菌的物质,不仅无害,还能保护宝宝阴部免受细菌的侵扰。

若频繁用清洁剂或沐浴露、香皂等清洗宝宝的私处,容易破坏酸碱平衡,反而更易被细菌感染。另外,经常频繁清洗,宝宝的私处容易干燥,不利于宝宝身体健康。

正确做法:

如无特殊情况,建议清洗频率不要太高。清洗时用温水清洁即可,偶然可以用一下婴儿专用的沐浴露。

若发现宝宝的分泌物颜色发黄有血,或者外阴红肿瘙痒,就及时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才能够避开一些育儿误区。大家还知道哪些宝宝护理的小知识?欢迎文末留言分享,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可能会   耵聍   清洁   宝宝   棉签   鼻腔   分泌物   异物   肚脐   适得其反   婴儿   耳朵   干净   做法   身上   家长   正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