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as语言的发展如何进行干预

As的语言一直是大家所头疼的,小时候语言表达不好,重复性语言,鹦鹉学舌,还有你我他不分,长到小学低年级时还是表达不好,没有逻辑性,有问无答;自言自语,自我刺激;到了青春期,胡说八道,看似说的很多,提炼一下没几句有用的;到了公共场合,人越多越说,声音高亢,让陪伴的成人无地自容;上课时嘟嘟囔囔,影响老师讲课。总之,一堆麻烦。我从我家孩子身上体会良多,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

自闭症,as语言的发展如何进行干预

先说小的时候,小时候语言发展的很晚,很多是在三岁左右还没有发展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聪明的小as,明明能认识上千个字,但是却不会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更多的时候是用行为来表达他的意见。有的小朋友可能在二岁就发展出语言,从我的角度来说,应该就是很好的程度了,虽然比之其他小朋友有差距,所以这个时候,给大家说,他的语言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语言是意识的体现,也就是思想的体现,他大脑中想到什么就会表达出来,小朋友们不会撒谎,特别是as小朋友们更不会,若是能撒谎,代表了他思维的进步,虽然家长时常教育孩子要做诚实的人,不要撒谎,但是当你发现我们的孩子会撒谎时应该是心智进步发展的一个体现,当然推崇,有时候我在想,我的孩子要像其他孩子耍个心眼,扯个小慌时,我会多麽的开心啊,说明他有心眼了。扯得远点,回到语言上来。

其实,as语言的发展也是nt小朋友语言发展的进程,一个字,两个字,不成句,成句的发展。但是他们带有他们的特色,我们需要注意他们的发展情况并合理的跟进。

自闭症,as语言的发展如何进行干预

一、他们说的我们不理解,但是代表着他们的感受。所以你在听到你的孩子在说一句话时,你听不懂,但不代表着他不去表达。举个例子,小时候,我儿子很害怕照相,三岁左右,一照相就会哭,咧着嘴,涨红着脸,所以,那个时期,他的照片很少,同时伴有“害怕不怕”四个字,我当时不知道引导,注意力放在照个相有什么好哭的,烦死了。他不会说妈妈,我害怕照相。我平常问过他,害怕吗,不怕。所以,以他的认知,他出现了害怕不怕四个字来表达他害怕照相。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是什么原因,错失了给他干预的好的机会,也许,当时干预,他会更好的发展出语言。所以当孩子出现某个特殊你不理解的字词时,要意识到,我的孩子开始想表达了,只是他不会表达,他的能力还达不到,那我要进行干预。

二、用他的语言来带他出来,学习我们的语言。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以我儿子为例,(我的经验一般是来自于我养儿子的经历,也就是以他为例子了,不是那么全面,但是代表的一种类型。)孩子在小的时候从无语到有语言,但是表达不好,有一阵子,大约在四岁的时候,只喜欢说“挪威的森林”,大约那时候我放过伍佰的挪威森林他听到过,但是我对当时的情况并不会应对,孩子做感统的老师,他从挪威的森林入手,用儿子的语言来和他交流,儿子在说挪威的森林,老师也说,那时候他非常的高兴,哈哈的笑着,这时候,老师会在他高兴地时期告诉他正确的语言,我也如法炮制。随着他活动的范围越广,认知的能力增强,语言会越来越丰富。

三、如何面对自言自语。孩子语言发展出来,但是更多的是自言自语,那个时候总是想着告诉他应该怎么说,什么是对的,一直在纠正他,对于孩子自言自语总是打断,不让他说,那时候孩子还小,也没有明显的反抗。现在反过来想一想,应该是他的语言发展到那个阶段是,他自己在找感受,自言自语,是他自我需求而产生的。当这种需求没有达到满足时,他会一再的出现,当遇到外界对他的制止时,他也会感到压抑,所以,十几年来,孩子依然自言自语的不停。而我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如今,我开始不再要求孩子要想我们一样去说话,他的所有话语我都能接受,他通过他自言自语的方式开始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特别是近期,在外出旅游同陌生人打交道上,我不再干预他,具体的情况我在《旅游带给我们孩子自们的进步》的最后一段阐述过。有的人认为孩子自言自语是自我刺激,我认为孩子通过自言自语来体会语言的对他的感受,是他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语言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意识,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

自闭症,as语言的发展如何进行干预

四、语言是意识的体现,也是思想的体现。特别是as的孩子他们不会隐藏,有什么说什么。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来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进行有的放矢的干预。到了青春期,nt的孩子关上门,根本不会和你交流,而我的孩子,虽然有各种情绪,但他在我的身边,还是那个纯纯的小男生,给我说任何话,我根据他的述说和交流,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些是对,那些是错,和他进行各种交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能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还能与他亲密无间,也是一种幸福吧。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带入,包括三观的认知等等,但不要用说教的方式,我之前吃过亏,总想一口吃个胖子,不停的叨叨,孩子很排斥,要学会以智慧的方式来表达,切记用“灌输”这个词,灌输还是没有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强要把我们的观点按在他们身上。就是一种交流,一种看法,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五、如何从无序语言到有序语言。我所说的有序语言,指的是主动性语言,社会性语言,不同于自言自语。其实这就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当你发现孩子偶尔出现了主动性语言时,一定要给予表扬,孩子这句话非常好,表达出来什么意思,说的很清楚,妈妈很明白,很高兴你能有主动性语言。肯定他们出现了主动性,社会性语言,并配有略有夸张的开心的表情,甚至拥抱一下,孩子在说此类语言得到美好的反馈,他会记住,正向的鼓励会让他以后出来的更多。他们的心智年龄相对较小,但还是在发展的,积少成多。

六、为什么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有时说话特别多,不会考虑他人的话题和想法。我的观察,我的孩子再去一个聚会的场合,会不停地说一些他喜欢的话题。其实,很多as人都是这样,让别人无法理解,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我的理解,孩子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他们其实是很焦虑的,若是让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必须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来与环境融合,多语就是一种方式,大的as朋友已经知道社交问题,他也想展示自己,所以他要掌控话语权,说的便是他们所熟悉的领域。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充分的理解,这是一种特质。遇见这种场合,是朋友就会理解,越理解,越放松,以后孩子也愿意出来。尽量的不去打断他,让他用这种方式熟悉自己的所处的环境,随着出去的次数增多,他会慢慢缓解。

七、在家里对于我们的孩子的语言不符合要求,制止还是交流。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认知加强,语言丰富,但是口无遮拦,有些话真是无法听。我之前采取的方法是制止,不让他说,十几年也没有改善,青春期后听取心理老师建议冷处理,认为不好的话就不理他。但是我尝试后发现,效果也不好。As和nt还是有区别,特别是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即使冷处理,他也会不停地叫着我们去说,就是无法逃避这些。索性,我就跟他聊,苏格拉底只问吧,问来问去,就能让他自己的观点自相矛盾,那时候,他会说,好吧,这样也不对,竟然能让他在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这种积极交流的方式比制止还有冷处理效果还好。同时能把我的观点注入进去,现在我明显感觉到孩子语言表达的进步。

总之,语言是在不断地发展,语言的发展不是独立于孩子其他发展之外的,而是与行为,认知,思想共同进步的。语言是体现孩子思维的直接方式,家长一定利用好,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自闭症   挪威   语言   冷处理   主动性   青春期   认知   小朋友   害怕   不好   森林   老师   代表   方式   孩子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