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四物汤”与建国方略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的美食之乡,他爱吃懂吃,创过一道菜——“四物汤”。这“四物汤”不是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古方,而是木耳、黄花菜、豆腐和豆芽。

这四种素菜至为家常,简单营养,关键是它们尤为搭配。搭配就是味道互相碰撞,撞出美味来。煮这道菜有个讲究,不是一次全部倾入,而是先后有序:镬红爆香姜丝蒜丝,先放木耳,后下黄花菜,再放切成块状的豆腐,最后是豆芽。

孙中山的“四物汤”与建国方略

木耳补气补血,润燥利肠,含蛋白质、甘露聚糖和多种氨基酸,能润肺抗衰老;黄花菜富含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健胃补脾又通便;豆腐豆芽为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有“肉类之功”而无“肉类之毒”。

这四物相撞,质感不同,却相辅相成互为补足。这样的什锦素菜,斋而不寡,色彩鲜艳,拼配巧妙,食养同源——这是中国菜的伟大之处。1918年前后,欧美人还不懂这种吃法,也不知道这样能养生,他们一斋就寡,只知道蔬菜+蔬菜,结果滋味及营养都偏缺,反而伤害身体。

偏偏西方列强一直缺乏自知之明,还把中国人吃猪红视为野蛮粗鄙,以此歧视我们。医学研究证明,猪血含大量有机铁,吃它既营养又科学。还有,美国人最初也看不惯中餐馆的酱油,怀疑那褐色液体是有毒物质,为此底特律市还发出过禁令,真是贻笑大方!后来发现,酱油不但不脏不毒,而且营养接近牛肉汁,禁令遂又废除。

孙中山的“四物汤”与建国方略

中国民间以粗茶淡饭、菜蔬豆腐为主食。从科学卫生角度来说,这样的健康饮食理念,是欧美各国所“望尘不及”的。

孙中山曾患严重的消化不良。他学的是西医,按西医的方法调理:肠胃不好,就吃些容易消化又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汁、粥糜,不碰硬物。奇怪的是,这样吃法导致胃痛加剧。不得已,他去东京就医,幸遇良医高野太吉,高野先生自创一套“抵抗养生论”,类似中医养生原理, 坚信人体自有大药,要靠食物疗法唤醒它。高野教他不要吃流质,即所谓易消化之物,而改吃硬物——纤维多且粗糙的蔬菜水果及硬饭,即“筋多难化者”,加少量的鱼,如此唤醒昏睡已久的肠胃消化功能,“使自发力”。结果消化不良之顽症消失了。

平常,孙中山还酷爱喝西湖龙井和广东功夫茶,他把喝茶提到“民生”的高度,称茶为“国饮”。

孙中山的“四物汤”与建国方略

因为精通饮食之道,孙中山连强国兴邦这种宏大话题都以饮食为例,顺手拈来。上述故事出自《建国方略》第一章,这一章的标题是“以饮食为证”。1918年前后,中国唯一能排在世界首位的,在孙中山看来,是饮食之文明。

被称为“破天荒之学说,救国之良药”的《建国方略》,第一章赫然是“以饮食为证”,足见饮食对于革命、对于中国崛起之重要性。

生于美食之乡的孙中山,要用美食来拯救世界吗?

孙中山以大量事实为依据,指出近代中国事事落后,唯饮食文明“超乎各国之上”!中国发明的食物之丰富,皆为欧美文明各国闻所未闻,不用说源远流长的古代“八珍”及鱼翅燕窝,就连肉食里面六畜的脏腑,中国老百姓日常所吃的豆制品及三菇六耳,欧美人都不知其美味。中国老百姓即便身处穷乡僻壤,都知道清茶淡饭菜蔬豆腐能养生。欧美人不但不懂挖掘食材,不懂食疗养生,辨味也不精,烹饪手法单一,在饮食文明上跟中国差得远了。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食物的营养、人体的奥秘……诸多饮食的“底蕴”我们“知之不详”,但这并不妨碍中华民族有滋有味地生活了数千年!由此可见,凡事行易知难,国强在于行!

孙中山的“四物汤”与建国方略

1918年前后,很多中国知识精英于国难当头仍坐而论道,该出手时还不出手,整天纠结于“知”与“行”孰先孰后,已经到了空谈误国的地步。孙中山大声疾呼,立国的第一步是精神建设,精神建设的第一步是理清知行关系,理清知行关系的第一步是用最日常的饮食来证明“行先知后”。

饮食成为孙中山倡导“勇于行动才会成功”这个逻辑链条上的第一环。

广东自古就有一种开放的格局。受大海的熏陶,广东人有冒险的基因,认定:敢作敢为,方能抓住别人抓不住的稍纵即逝的机会。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为了谋生,广东人四方闯荡,四海安家,这使广东成为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他们信奉实干,敢为天下先,最痛恨夸夸其谈。

广东有句俗话:“一胆二力三功夫。”认为成事靠的就这三条,而且是有次序的。第一就是胆量;第二是力度;第三才是能力。

选自粒粒香《粤菜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行易知难   黄花菜   素菜   豆制品   吃法   西医   方略   木耳   豆芽   广东   中国   豆腐   食物   营养   饮食   欧美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