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用工荒出现,自动无人化会代替人工吗?还有人口红利吗?

制造业用工荒出现,还有人口红利吗?如果没有人口红利,智能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制造是否会全面代替人工呢?

听说华为虽然营收第一,但利润比阿里、腾讯差远了。你只能说,腾讯,阿里这种经营模式,在“创造利润“上更强,但能说就是腾讯和阿里真的“强”吗?

腾讯的发展依托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阿里的崛起依靠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他们本质上是平台经济,是渠道服务商。美团外卖,滴滴打车其商业模式也是阿里的翻版。本质上是“信息渠道”垄断行业。通过对商业信息的垄断和控制,达到利润最大化。这种模式最早的应用领域,就是金融行业。

所谓的“轻资产”公司,就是将整个产业链条通过人为的“分工”分解成数个环节,然后资本占有利润最高,风险最小的一块,然后把利润低,风险高的环节,转嫁出去,只拿好处不承担责任。

滴滴打车和车主,美团外卖和骑手的模式,苹果公司和富士康,中国和美国,整个美国主导的“所谓”全球化,本质不过如此。

我国的制造业确实比较庞大,但是大而不强是事实。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有的企业从事制造业一年的利润比不上深圳南山一套120平米的房子,让人不得不感叹,制造业真难做,竞争之激烈,利润之微薄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制造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才使得从事制造业的工人的工资普遍不高,进而导致制造业招工难的现象出现。

另外,制造业需要一定的工业技术作为支撑,而工业的技术分为三大块:

一是材料,这是科学家的事,别人做不来。

二是设计,这是工程师的事,别人做不好。

三是工艺,这个是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技工三者合一才能搞定。但是这也仅仅是一般的情况,有些特殊情况三者一起也搞不定,那就只能是高级技工自己上了,比如高级汽车高级手表科学家工程师啥都明白就是做不到,就得靠高级技工。

现在一些大型央企比较重视技工,而民营普遍来说不需要技工。为什么呢?

因为大型央企做得很多都是世界级的尖端科技,追求的不是大规模的产量而是极高的质量,比如歼20,我们不可能像下饺子一样的大批量生产歼20,因为批量越大,容差也就越大,产品质量最多只能做到一般般,否则就不符合经济实惠的经营原则。比如我们生产袜子可以一年十亿双,但是高级跑车就做不到一年十亿辆,别说十亿,超过一千都非常困难,因为要求太高了。

所以说,民企不重视技工,恰恰说明我们的民企大部分还处于低端大批量生产的这个阶段,还没有涉足高端制造这个领域。这在汽车制造这些高端制造领域就吃了大亏,同样的东西做出来就不如人家,什么道理?有人想过吗?

根源还是制造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工业待遇低,没有地位,人才流失严重导致的。

作为曾经的老钳工,现在手痒了就自己做做家具,用老婆的话说:“比卖的还好呢。”但我是再也不会去干钳工的老本行了,为什么?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太低!

比如干过钳工的人都知道,天天拿个锉刀锉五角星,锉平面,拿直角尺量直角,后来没干了,低端制造的工人社会地位太低了,脏累工资低,工作时间长,说的计件,计件高点的都被老资格工人垄断了,国企大部分是这样,合资的不计件但每天有责任制任务,完不成下不了班,每季度调整任务就是加工作量,每天晚上7,8点下不了班是常有的事。

那么,为什么制造业的待遇普遍偏低呢?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给金融房地产的钱太多了,给机械电子的钱太少了,支持少,工人更拿不到应有的待遇,想马儿跑,还不给吃草。国企中层收入待遇还是蛮好的,主要工人待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也有人认为从事制造业的工人普遍低技术和低素质,还想要高待遇,想得美。其实,何为“低技术和低素质”,这也只不过是从资本家的对劳动力的剥削强度上看。人被资本定义为劳动力,在由别人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多少,被资本定义也“高技术和高素质”。富士康流水线上的“低技术”员工和IT大厂里“高素质“的码农,在面对资本家的地位上,没有本质区别。而且,资本家创造的所谓 “就业”,也只不过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当“高素质或低素质”员工,不能在带来最大化的资本增值时,资本家并不介意裁员或用机器人代替人。有意思的是,AI和自动化的发展,正在无限接近创造出 资本家心里理想状态下的“AI智能化机器员工”,这是绝对的“高技术高素质”。

再说目前低端制造业都在向无人化自动化发展,有些人至今还不愿相信无人化自动化生产的未来,目前人类实现的加工精度最高的操作都是由自动化设备完成的,都是微米、纳米级别的精度,请问老师傅手艺再高精度能达到多少?之所以目前自动化设备还没有淘汰掉老师傅,是因为现在老师傅还干得动,老板还请得起,能够省钱解决问题就行。可如果等到老师傅都干不动的那天,难道人类就会技术退化吗?一看你就不是工人这行的,不明白现在最高精度的东西大半是靠老师傅的手,而稍微次一等才是机器发挥的舞台。不过低端民用的未来就是机器的天下了。

虽然制造业未来可能就是机器人的天下,但是为什么本来应该是数控机床做的事要靠手工来做?“因为人力便宜啊!”

拿很多人来说吧,他们几乎都是学机械的,学费是五千四,还有几百块的技能培训费,课本费上千,宿舍费一千二,保险也要几百块,这些都是按年算的。一年下来,不算生活费付给学校的都有一万左右。还有每个月的生活费,不同地区物价不同,但是每个月起码得有一千二,一线城市的物价更高。不同专业需要的钱是不一样的,有些专业一年要两三万也是很正常的。那么,文中的工匠,一个月需要还上海七十平房子的房贷,还有夫妻二人日常开销,加上女儿的开销,还有妻子不久前还生了一场病。工匠的一个月工资能有多少?换句话说,一个月还剩多少。

只是“AI智能化机器员工”的普及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现阶段,人工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何况,有些制造业的技术,只需要师傅与徒弟传承的,再智能的机器人也代替不了。

我在工厂车间办公室呆过,经常进出车间。车间待遇很差,一、公司连劳动合同都不跟工人签,我厂的合同全是造假的,我签了一个车间的;二、没有社保;三、每天上班12小时,白天黑夜倒班;四、几乎无假,一周干七天,国家法定节假日严重缩水,国家放7天公司放三天,国家放三天,公司放一天;五、工伤的话,如断指,负责接上手指,多发一个月工资无赔偿辞退。如尘肺病,公司不承认,自己回家等死,无赔。等等这种恶劣的条件,也是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的原因之一。他们宁愿送外卖,送快递,超市收银员,也不愿意到制造业的工厂去上班。

说实话,我正在遭遇中年危机期,所以准备学门手艺傍身,但是除了学徒期和学徒完了一定时间内,都不准备进厂当长期工。只准备干日结工,工资多少自己定,上不上班自己定。比进厂当正式工舒服多了。

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年轻人都不进工厂打工了,因为他们不想像父辈一样为了吃口饭,没日没夜地一天12,13个小时的工作,白天黑夜傻傻分不清,父辈的苦苦常常刻印在年轻人的脑中,年轻人被吓怕了,同时也引发年轻人深刻的反思,为什么父辈这么勤奋,这么艰苦,依然不富有,生活永远只是够糊口,为什么要这样妥协苟且偷生?再也不想过父辈那样的苦苦的生活。这是很多年轻人的心里想法,因此,用工荒在一定程度仍然一直存在下去。

既然走了市场经济的路子,总要尊重市场规律吧,如果某个行业的待遇都低,那就说明它本来就缺乏市场竞争力,除非它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否则有什么加大投资强行拔高其待遇的理由?如果你真是千里马,怀才不遇怪世上没有伯乐,也许你是对的,但如果身边和你一样的人很多,那就得怀疑到底是谁的问题了。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口红利还会长期存在,因为年纪大一点的普通工人别无选择;但是用工荒也会一直存在,因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观念正在改变,选择也会更加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制造业   老师傅   腾讯   钳工   阿里   资本家   父辈   红利   低端   车间   待遇   工人   人口   利润   年轻人   资本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