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喂养对小宝宝有什么影响?该如何避免


有些妈妈总担心宝宝母乳或奶粉没喝饱,怕饿坏了宝宝,存在过度喂养现象。对宝宝进行过度喂养,可不是什么好事。


那什么是过度喂养,对宝宝有什么影响,妈妈要如何避免呢?今天就简单跟大家讲解一下。


过度喂养对小宝宝有什么影响?该如何避免

01过度喂养是指什么



过度喂养是指[i]摄入或补充的营养物质超过人体所需的营养支持。


对宝宝来说,就是喂养的食物营养成分,超过了其自身需要量,多出的部分营养,可能会引起宝宝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02过度喂养有哪些表现



1、宝宝刚刚出生,由于妈妈母乳分泌量很少,家长怕饿到小宝宝,过早用奶粉替代母乳喂养。


2、有些妈妈,只要宝宝一哭,就觉得是饿了,赶紧给宝宝喂母乳。


3、每次喂母乳的时间过长。有些妈妈喂母乳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甚至让宝宝含着奶头睡觉,造成两次母乳喂养的间隔时间很短。


4、宝宝明明只能喝60ml奶粉量,家长总要每次都冲泡8、90ml,并坚持喂宝宝喝完,就希望宝宝能多喝点,快快长大


过度喂养对小宝宝有什么影响?该如何避免

03过度喂养会怎样



1、新生儿过早添加奶粉喂养,会让宝宝的饥饿中枢过早运作,新妈妈的母乳量完全跟不上宝宝的需求,极易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2、比较频繁的吐奶、溢奶现象。宝宝的胃在婴儿期非常小,过度喂养超出了胃的承受范围,就会引起吐奶、溢奶。如果偶尔出现还不要紧,要是频繁的出现,就提示已经喂养过度了。


3、胃肠胀气、大便异常。由于宝宝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不了超出的营养物质,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一系列症状,诸如肚子胀气、腹泻、便秘、大便颜色异常等等。


4、导致肥胖。过多的营养物质,超过了宝宝的日常代谢和生长必须,部分会在体内储存下来,日积月累,体重增加变得明显,最终导致肥胖的发生。


过度喂养对小宝宝有什么影响?该如何避免

04如何避免



1、新生儿应坚持母乳喂养,不要着急添加奶粉,多让新生儿吸吮妈妈的乳头,可以刺激母乳的分泌。


宝宝刚刚出生的几天里,饥饿感是不明显的,妈妈的乳汁虽然少,但基本可以消除这种轻微的饥饿感。大概三天左右,妈妈的乳汁分泌会明显增多,接近500ml,完全够宝宝喝了。


2、妈妈应弄清楚宝宝哭吵的原因,不能贪图省事,一哭就喂母乳或奶粉。诸如尿片湿了不舒服、穿得太多热了、肚子不舒服、生病等原因都会导致宝宝哭吵,妈妈应先仔细检查一遍。


这样的喂养,虽然有时可以抚平宝宝的情绪,但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时甚至耽误了宝宝的一些病情。


3、每次喂母乳、奶粉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尽量不要超过20分钟,更不要含着妈妈的乳头睡觉。


4、坚持按需喂养的原则,不要强迫喂养。宝宝吃饱了,就会停止吸吮动作,并转移注意力到其它地方,这个时候就提示已经饱了,妈妈可以立即停止喂养。


过度喂养对小宝宝有什么影响?该如何避免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什么是过度喂养,它对宝宝的健康有哪些影响,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一定要避免过度喂养。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的育儿知识。





[i] 引用《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饥饿感   乳汁   母乳   乳头   小宝宝   新生儿   奶粉   大便   肥胖   症状   频繁   肚子   异常   妈妈   宝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