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元素与甲状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怀孕前碘营养和甲功都正常的孕妇会不会患甲减呢?先天性甲减患儿的碘营养状况如何呢?产后宝妈补碘的重要性是什么? 甲状腺疾病患者到底要不要补碘?什么时候需要补碘?什么时候又需要禁碘?这些问题都是大家一直最关心的焦点。

碘元素与甲状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1、孕前碘营养和甲功都正常的孕妇会得甲减吗?

  孕前碘营养和甲功都正常的孕妇同样会发生亚临床甲减。于晓会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6.7%孕前甲功正常的孕妇在孕12周以后发生亚临床甲减,81.25%的亚临床甲减发生在妊娠前半期。全部孕妇在妊娠过程中无临床甲减发生。

  发生亚临床甲减的孕妇和甲功持续正常孕妇的孕前血清TSH值平均分别为2.92mIU/L和1.69mIU/L,即发生亚临床甲减组明显高于甲功持续正常组。从孕前血清TSH的分布来看,发生亚临床甲减的孕妇中,87.5%的孕妇孕前血清TSH高于2.5mIU/L。如果以TSH2.5mIU/L为界,孕前血清TSH>2.5mIU/L的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亚临床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血清TSH≤2.5mIU/L的孕妇的发生率(17.5%对1.3%)。同时也表明,即使孕前血清TSH≤2.5mIU/L的孕妇,仍有1.3%发生了妊娠亚临床甲减。发生亚临床甲减的孕妇孕前TPOAb的阳性率与甲功持续正常的孕妇比较无差异,孕前TPOAb阳性组孕妇发生亚临床甲减的比率与孕前TPOAb阴性组孕妇比较也无差异,说明甲状腺抗体的影响不大。

  许多研究发现孕前血清TSH>2.5mIU/L的孕妇在妊娠前半期更容易发生亚临床甲减。因此,我国《指南》也建议孕前要把TSH水平控制在0.3~2.5mIU/L再怀孕。

碘元素与甲状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2、先天性甲减患儿碘缺乏的发生率

  碘缺乏可以引起先天性甲减(CH),那么,先天性甲减患儿的碘营养状况如何呢?引起可预防的精神发育迟缓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甲减,预防先天性甲减的唯一方法是及时地检查和治疗。碘缺乏与新生儿TSH升高关系密切,新生儿TSH升高能够导致暂时性的先天性甲减,在没有可疑甲状腺功能改变时,TSH升高可作为碘缺乏的一个指标。在波兰的一项研究中,启动补碘项目之后,碘缺乏地区暂时性CH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意大利多伦多学者报道足月新生儿MUI为140微克/L。比利时最近研究结果也表明为了保证足够的碘营养,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需碘量为200微克/d。如果将这些值作为尿碘排泄量的切点值,则甲低患者和他们母亲碘缺乏的发生率甚至比目前报道的结果还要高得多。

3. 哺乳期足够的碘营养是维持婴幼儿生后脑发育的基本保证

  人类大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期是在出生后2~3年之内,但生后半年之内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尤其脑发育所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只能由婴幼儿自己的甲状腺生产,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来说,其生产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原料——碘元素只能由母乳和饮水提供。在高度重视哺乳妇女碘营养的同时,也应当高度关注非母乳喂养婴幼儿乳制品、代乳品和饮食中的碘供应。建议妈妈们也购买奶粉和代乳品时,一定要弄清碘含量是否达到标准。

  哺乳妇女碘缺乏不仅能影响母亲的甲状腺功能,进而影响乳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通过乳汁供给婴幼儿的碘元素减少,造成婴幼儿的甲状腺激素产量不足,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尤其是那些患有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的哺乳妇女,母亲肿大的甲状腺与聚碘能力较小的乳房相比对碘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使乳汁中的碘含量更加减少,对婴幼儿的甲状腺造成更大的威胁。因此,保证哺乳妇女充足的碘营养对于维持婴幼儿的正常甲状腺功能和脑发育非常重要。

碘元素与甲状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4.甲状腺疾病不能乱补碘!

  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密切,但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许多人误认为碘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良药,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甲状腺疾病就盲目补碘,殊不知碘也不是可以随意补充的。相反,通过近几年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互关系的研究,许多患者误认为甲减或甲亢孕妇不能补碘,甚至要禁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碘缺乏会造成某些甲状腺疾病。相反,如果碘摄入过量也会诱发甲状腺疾病。有些甲状腺疾病确实与碘摄入的多少有关,但是,笼统地说甲状腺疾病患者该不该补碘是不严谨的。因为有的甲状腺疾病需要大量补充碘元素,有的只需要摄入普通饮食中的碘元素就可以了,还有某些甲状腺疾病则需要严格限制碘的摄入量,才有利于疾病康复。

① 需要补碘的甲状腺疾病

  这类疾病可以统称为碘缺乏病(IDD),只有补充碘元素,才能彻底防治此类疾病。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山区是缺碘地区,因为那里远离海洋,空气和水源中碘的含量很低。在我国未实行全民食盐加碘之前,那里的居民饮食中普遍缺乏碘元素,因此常会发生一种叫“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疾病,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症状是颈部明显肿大,甲状腺功能却低下。如果妊娠期妇女患该病的话,会引起胎儿神经和身体的发育障碍,导致身体矮小,神智呆傻,俗称为“呆小病”。所有孕妇和哺乳妇女都应该补碘,否则,新生儿及母乳喂养的婴儿会因为缺碘而影响智商。


碘元素与甲状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② 不需补碘的甲状腺疾病

  这类疾病的治疗不需要补充大量碘元素,一般只需正常饮食即可,这种情况在甲状腺疾病中最多见。比如甲状腺结节、各种甲状腺炎、原发性甲减等。患病后,这些患者的甲状腺形态或功能可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相应的症状、体征。患者颈部肿大并伴有疼痛或出现肿块等,这些属于局部的表现,患者还可出现浮肿、怕冷、无力、心动过缓等全身的表现。这类疾病一般需要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补碘或禁碘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患者可以正常饮食,不必担心碘对治疗产生什么影响。

③ 需要禁碘的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种是Graves病(GD),也叫“甲状腺毒症”,是甲状腺激素产量过大造成的。因此,限制碘摄入对治疗有帮助。因摄入高碘引起的碘致甲亢(或其他碘过多病),还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一定要注意不要吃碘片或含碘丰富的食物。在这里我们一定不要把甲亢和我们通常熟知的“大脖子病”混淆,它们完全不是一种病。“甲亢”除了甲状腺肿大以外,还伴随手抖、多汗、心慌、消瘦、突眼、食欲增加和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绝大多数的甲亢是不能补碘的。此时,病人的甲状腺会过度摄入并贮存碘元素,其贮存量会超过正常成人的10倍。减少碘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甲状腺激素的过度生产,因此,需要对其禁碘,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我们这里说的禁碘主要是指不要吃含碘的药物或含碘量丰富的食物。比如胺碘酮、碘含片之类的西药,或含海藻、昆布、牡蛎之类的中药。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其次,含碘量中等的海鱼、海虾、海蟹等海生动物,也要尽量少吃。

碘元素与甲状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甲亢患者最关注的就是加碘食盐该不该食用,其实不需要有太多忌讳。因为加碘食盐中的碘很容易升华挥发,平时需要放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如果我们把它拿到阳光下晾晒一下会加快碘的挥发。此外,做菜时,如果将含碘盐提前下锅、多翻炒,也会破坏食盐中的碘。

  最后,要尽量减少医疗检查所带来的大量碘摄入。有所不知,医院给病人使用的各种造影剂如输卵管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CT检查所使用的增强扫描剂等都含有大剂量的碘。一次造影可能要摄入几十甚至几百毫克的碘元素,是正常人每天摄入量的几千倍。我们经常可以见到那些患不孕症的患者,进行输卵管造影后加重了原有的甲减病情或者诱发了甲亢或甲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甲状腺   元素   造影   甲亢   发生率   血清   食盐   先天性   婴幼儿   激素   孕妇   患者   营养   疾病   发生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