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期各阶段补碘的知识

阅读提示:准妈妈严重缺碘,宝宝智商会下降20分。中国人的平均智商是105分,下降20分是什么概念,准妈妈自己脑补吧。


经常有人说食盐加碘了,孕妇也不需要额外补碘了。经常有准妈妈说,医生没让我补碘。我说医生没有这个义务让你补碘,补碘也不产检的强制内容。


孕育期各阶段补碘的知识


1、备孕妇女补碘


我们提倡备孕时开始补碘,主要是因为要让甲状腺具有足够的碘储备,怀孕后才能适应甲状腺激素生产量迅速增加的需要。。但是,经常有人备孕一年以上并没有怀孕,这时就显得碘补多了。因此,对于备孕时没有补碘者,请在怀孕后马上开始补碘。备孕半年以上还没有怀孕者,可以暂停补碘。

①所有备孕女性都应该具有补碘意识;

②备孕时开始补碘,持续到将来断奶;

③桥本甲减、甲状腺抗体阳性者,孕前可以不补碘,怀孕后马上开始补碘;

④凡是供应碘盐的地区就是缺碘地区,除非尿碘结果大于150mIU/L,否则,一律要补碘;

⑤不供应碘盐的地区就是高碘地区,除非尿碘结果小于150mIU/L,原则上不补碘;

⑥无论是补碘还是限碘的备孕妇女,除非医生需要进行甲状腺吸碘率测定、甲亢治疗期尤其是131碘治疗前后,其他时间不需要刻意限制碘盐、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即使尿碘结果达到了150mIU/L,也不需要限制。

孕育期各阶段补碘的知识


2、孕妇和哺乳妇女补碘


孕妇是最容易缺碘的人群,发达国家的孕妇也存在缺碘现象。我们国家实行全民食盐加碘计划后,有人认为孕妇也不需要补碘了。其实,那只是在个别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孕妇碘营养充足,甚至有个别碘过量者。但没有个体化结果,现在仍有许多孕妇处于缺碘状态。乳汁中碘浓度应维持在100~200微克/L,才能保证婴幼儿对碘的需求量。

①孕前没有补碘者,怀孕后立即开始补碘,也可以参考尿碘结果补碘。 但是,不要以为尿碘结果正常,就不需要补碘。因为,尿碘结果不能反映长期的碘营养水平。它只代表检测前一天的碘营养状态。

②无论孕前及怀孕后是否存在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即使是妊娠甲亢;也无论其生活在缺碘还是高碘地区,都要保证尿碘结果大于300mIU/L。

③尿碘结果大于500mIU/L,也不需要刻意限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④少数重度低T4血症的孕妇需要增加补碘量,每天为250~300微克,才能有效纠正FT4和T4水平降低;

⑤纯母乳喂养时,乳汁碘含量要达到100~200微克/L。纯母乳喂养时,乳汁几乎是婴儿唯一的碘来源。乳母补碘要持续到断奶;

⑥婴儿血清FT4水平低于参考值,或者T4水平小于130nmol/L时,可能会影响宝宝智商,这往往是母亲没有补碘或者补碘量不足造成的。最好马上补碘或者增加补碘量;

⑦人工或者混合喂养时,奶粉中的碘含量一定要达标,某些进口奶粉的碘含量同样不达标。后面会详细介绍奶粉碘含量标准。

尿碘测定结果本身不稳定,它是只能反映检测前一天的碘营养状态,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所以,在没有条件进行尿碘测定时,按缺碘对待,需要补碘。因为,对于孕妇和哺乳妇女而言,出现缺碘的机率远远大于碘过量的机率。而且,缺碘对宝宝的危害远远大于碘过量。

孕育期各阶段补碘的知识


3、目前孕妇及哺乳碘营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人群碘营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将是现在和今后防治碘缺乏的重点对象。尽管全民食盐加碘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充足的碘供应,但农村的孕产妇仍处于缺碘的危险状态,她们需要额外的碘补充。阎玉芹在2002年发现,大多数省市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尿碘中位数(MUI)未超过250微克/L;其中有两个省市的孕妇和三个省市的哺乳妇女的MUI<150微克/L,主要发生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四川、大连,这提示对孕妇的碘营养关注不够。于均等在2009年对中国部分沿海地区碘营养调查分析显示,沿海大部分地区孕妇MUI在150~249微克/L之间,但上海市和浙江省城市及福建农村孕妇MUI<150微克/L,这提示这些地区可能存在孕妇碘营养不足。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欧洲大部分的妊娠期妇女都存在碘营养不足。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中海岸地区,孕妇MUI为85微克/L,其中<50微克/L的占16.6%。在美国2005~2008年进行的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显示,35.3%的孕妇MUI<100微克/L。

总之,我国地域广大,碘分布差异很大,碘营养状况极不均衡。尤其是孕妇和哺乳妇女,一直是碘缺乏与碘过量现象并存。目前,我国对孕妇碘营养的监测还没纳入常规项目,但上述结果提示孕妇的碘营养问题应该受到高度关注。现在我国对孕妇碘营养的研究大多是群体性研究,针对个体孕妇的研究罕见,今后需要进一步对孕妇个体碘营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展开研究。


孕育期各阶段补碘的知识


4、碘缺乏与新生儿先天性甲减(CH)


妊娠在多方面影响胎儿甲状腺的功能。母体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在妊娠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胎儿自身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发育和胎盘对碘、T4和某些药物的运送、代谢这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共同的胎儿甲状腺功能调节模式。胎儿自身的甲状腺发育始于孕6周,12周胎儿甲状腺开始摄碘合成T4,但至孕18~20周才开始发挥作用。新的研究发现甲状腺发育不良或完全碘有机化障碍的新生儿(自身不能合成T4)脐带血T4值为母体正常循环值的30%,除母体的TSH和T4外,抗甲状腺药物、某些自身抗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碘均可通过胎盘。孕早期母亲提供给胎儿的碘对其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所以较理想的治疗是给母体在孕前或孕早期开始补碘。

成人甲状腺内碘的含量较稳定,大约为10~20mg。新生儿则相反,甲状腺内碘含量极低,在碘富足情况下最多只有300微克,在严重碘缺乏地区可仅为25微克。如布鲁塞尔新生儿甲状腺内碘含量为50~100微克,每日需要50微克碘,这意味着新生儿甲状腺每日将全部储存的碘都用来生成甲状腺激素。因此,胎儿、新生儿甲状腺对母体碘含量极其敏感,新生儿高TSH血症就是胎儿期甲状腺受到过度刺激的证据。


孕育期各阶段补碘的知识


母亲碘缺乏是新生儿暂时性甲减的原因之一。新生儿TSH是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最灵敏和可靠的指标,而新生儿出生时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与其母亲妊娠过程中的碘营养状况有直接关系。观察结果显示,尿碘低下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干血片中的TSH≥5mIU/L者占14.2%;TSH≥10mIU/L者占4.8%,明显高于尿碘正常组。表明检测妊娠中、晚期孕妇的尿碘水平可评估其胎儿的碘营养状况。武汉地区新生儿CH的发病率仍高于我国报道的八城市五年发病率,大部分是由于孕妇缺碘引起的。

土耳其的布尔萨市为中度缺碘地区,这个地区先天性甲减的发病率为l/2736~l/3386。研究结果显示,11 770名新生儿的平均TSH浓度为7.58mlU/L(范围:6.7~230.2mIU/L),14名婴儿被诊断为甲减。包括暂时性病例在内,甲减的发病率为1/840。在这14名婴儿中,有9名在6个月至3年时终止了治疗。排除了暂时性病例后,永久性甲减发病率为1/2354。可见,碘缺乏地区的CH发病率明显高于预期值,大多数患者为暂时性甲减。

暂时性甲减的诊断只能回顾性地得到证实。暂时性和永久性病例之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著差异。令人惊讶的是,研究发现确证的TSH水平与初始的TSH水平相比较,暂时性的组较高,而永久性的组较低,说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不能预测患儿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CH。暂时性和永久性甲减都会导致智力发育延迟,必须尽快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碘盐   微克   甲亢   暂时性   甲状腺   母体   永久性   新生儿   胎儿   激素   孕妇   含量   营养   阶段   水平   地区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