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众所周知,北上广深能够稳居一线城市,并不主要因为其GDP的大小,而是与其产业结构有关,北上广深的科技业和金融业尤为发达,对应的人均GDP也相对较高,当然平均工资水平也处于高位,因此吸引了国内一流学府的毕业生驻留。除此之外,这4个一线城市在教育、交通、产业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随着我国三百多座城市的不断发展,除了一线城市外,还崛起了不少新一线城市。近日,2021年全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鲜出炉,毫不意外北上广深依旧占据一线城市名单,与此同时上榜的15座新一线城市,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新一线城市仅次于一线城市,是最有潜力升级为一线城市,通俗来说,就是未来充满商业和投资潜力的地区。

在新一线城市行列中,成都凭借100城市商业魅力指数,夺下榜首位置,杭州则紧随其后,排在新一线城市第二,魅力指数达到87.24,不难看出成都和杭州之间的魅力指数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第4名,在该榜单中和新一线城市成都相比,两城之间商业魅力指数仅相差15.82。事实上,成都在该榜单中一直都备受青睐,自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列出新一线城市名单后,成都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位置已有6年之久。

不同于其他榜单更加侧重于GDP这项指标,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榜似乎并不关注这项指标,成都8年拿下新一线城市榜首位置就是典型的例子,毕竟在去年GDP百强城市榜单中,成都GDP被重庆和苏州等城市碾压,却在该榜单中位居第一,重庆、苏州等GDP强市丝毫不能撼动成都位置。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这主要是因为每份榜单的侧重点不同,城市商业魅力榜更加注重分析城市的枢纽性、生活多样性、未来发展潜力等,简单地来说,一座城市能否在该份榜单中名列前茅,主要考验这座城市综合水平。

成都连续八年称霸新一线城市榜首,究竟是凭的啥?

在GDP这项指标上,成都在新一线城市中表现一般,自2013年起,成都GDP一直不是苏州和重庆两大城市的对手,直到2019年成都凭借17012亿元GDP反超天津,在全国城市GDP榜单中排名第7。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而在去年疫情下,成都GDP也保持增长势态,实现17716亿元佳绩,虽然还是排在第7,但也有明显进步。不过,重庆和苏州这两大GDP强市,一直排在成都前面,尽管近两年成都GDP增长迅猛,但似乎很难赶超这两座城市。

毕竟重庆是直辖市,过去在工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产业链资源,重庆自然成为了重点建设城市,而苏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科技业底蕴,加上旅游业发达,这个非省会城市能够超过省内省会城市,再超过成都也就不足为奇了。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不过,南京邮电大学今年发表的论文《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比较研究——基于抢人大战背景下》,这份研究就针对国内的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进行了评估,主要关注点在教育、交通、医疗、城市绿化、产业结构、GDP、财政乃至物价水平等等,通过综合评分显示,重庆的得分为1.13分,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成都的得分是0.85分,位居第2名,天津为0.56分,位居第3名,第4名是杭州,得分0.44分。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成都在GDP方面虽然竞争力不足,但在第三产业和城市枢纽型两方面,是占据绝对优势的。第三产业是成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在过去的一年里,成都第三产业为成都贡献了65.7%的GDP,在今年上半年,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占比中更是高达67%,达到6433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已经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从成都走出了多家优秀的AI、柔性屏幕等领域企业,截至目前,成都已经吸引了超300家企业在该市落户。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锤子手机转至成都

但是成都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近年来成都的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于行政力和市场力,属于典型的“政府计划主导+市场配置引导”模式推进,因为处于西部腹地,而不是在东部沿海城市,因此远离国际市场,这也导致增长极较为弱小。

在跟重庆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因为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这种地理优势促成了重庆建立了多个战略项目,比如两江新区、于新欧高速铁路、中新战略合作示范项目、重庆自贸区等等,由此推动了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6年蝉联“新一线”榜首,GDP和人才吸引力均不如重庆,成都输在哪

重庆江北机场

但是成都因为地理位置尴尬,面积也不如重庆,目前已聚集2000多万人口,因此在人口土地和环境等方面缺失了红利,逐步表现出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影响到了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进度。

参考资料:

《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比较研究——基于抢人大战背景下》论文,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 作者:王一然 周吉秀蕾 任昕怡

《西南经济核心区中心城市城镇化结构质量比较分析——以成都、重庆为例》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作者孙平军、罗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成都   重庆   榜首   吸引力   苏州   南京   杭州   产业结构   潜力   指数   位置   魅力   产业   商业   人才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