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警报已拉响,我国有一“新一线城市”出生率接近0%,催也没用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升,年轻群体各项压力剧增,中国“不婚不育”群体越来越多,这导致出生率逐渐创下新低。为了能够提高出生率,国家自开放二胎政策后,不少地区也开始推出二胎奖励机制,更有许多专家建议开放三胎、甚至全面开放生育。

人口警报已拉响,我国有一“新一线城市”出生率接近0%,催也没用

但是由于结婚率难以提高,即使开放三胎,也难以将出生率拉高。有不少年轻人在面临各项压力下,30多岁都还处于未婚状态。即使有结婚打算的青年群体,在面对高房价、高彩礼背景下,也不得不被迫“打光棍”。

当然,也有不少步入婚姻的男女,但是现在人们对于生育观念讲究“优生”,孩子出生后,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仅需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生活,还需要注重教育资源,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小夫妻,谈论到“生孩子”这个话题非常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夫妻都会选择生一胎,或者是还未有生育打算。

人口警报已拉响,我国有一“新一线城市”出生率接近0%,催也没用

大批年轻人加入“不婚不育”大军,导致我国当前正面临严峻的社会为问题——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的出现已经导致“人口红利”问题大受影响。

据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新生儿总数为1465万人,同年65周岁以上的老龄群体是新生儿10倍之多,总计达1.76亿位。新生儿屡创新低,就连教育资源也因此大受影响。1990年国内普通小学数量多达76.6万所,截止2019年国内普通小学总数只有16.01万所。

人口警报已拉响,我国有一“新一线城市”出生率接近0%,催也没用

在新生儿出生率创新低的情况下,育龄妇女人数也在不断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5~49岁的育龄妇女总数,同比2018年减少500多万位。在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的情况下,新生儿出生率必定大受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难题,国家从2016年开始,正式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甚至部分地区对于二胎家庭实行了各种奖励机制,以此鼓励育龄妇女开始生育。

该政策推出以后,仅在2016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6年后国内出生率频频下跌,尤其是在2019年国内出生率跌到谷底,只有1.048%。如此低的出生率不仅创下国内新纪录,还远低全球2.45%的水平。

人口警报已拉响,我国有一“新一线城市”出生率接近0%,催也没用

出生率下跌,势必会导致中国各方面发展大受影响。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腾飞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背后离不开中国人口优势。

出生率逐年下跌,将会导致中国人口优势减弱,与此同时老年群体的增多,养老金将会形成缺口,养老金一直维持的平衡状态,极有可能因此打破。

那么面对老龄化加剧、新生儿减少,要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人口警报已拉响,我国有一“新一线城市”出生率接近0%,催也没用

答案很简单,就是催生孩子!

绝大部分人在经历早年的计划生育后,都没有想到国家会如此鼓励生育,就以早年超生最严重的河南为例,现如今河南不仅全面开放二胎,如果离异家庭在重组后,还能生三个孩子。

其实,当前国内许多地区都已经加入“催生行列”。2019年,辽宁省沈阳的出生率跌到新低,当年出生率跌到0.04%,出生率几乎为0%,沈阳也是当时国内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地区,要知道沈阳是多次被评为“新一线的城市”。

人口警报已拉响,我国有一“新一线城市”出生率接近0%,催也没用

为了能够提高出生率,辽宁省政府推出二胎奖励机制,二胎育龄妇女不仅带薪享受60天产假,还会有各种现金奖励和补贴,最高可以享受20万的二胎奖励

在如此高的奖励机制下,依然有许多年轻夫妻不为所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沈阳这座城市,生活成本堪比一二线城市,与之不匹配的是民众收入却只能算得上三四线城市水平,这势必会导致该城市生活压力大,人口出生率自然大受影响。除此以外,沈阳多数年轻劳动力外流,老龄化现象严重,因此即使政府出台各种奖励政策,也并未取得明显效果。

在出生率屡创新低下,中国人口警报早已长鸣。在去年两会上,不乏关于人口生育政策的提案,有很大几率从今年开始,全面放开生育成为现实

但是在二胎政策下,生育率都屡创新低,全面放开生育,你认为就会加大生育率提高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出生率   生育率   育龄   城市   养老金   河南   新生儿   警报   中国   群体   妇女   人口   机制   我国   孩子   政策   地区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