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争议太大,改成“工龄退休”才算合理?网友表示支持

延迟退休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毕竟退休关乎每个人的利益,所以对于延迟退休网上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支持延迟退休,认为延迟退休能够促进国家健康发展,也有人对于延迟退休表示反对,想要早点过上退休的生活。

“延迟退休”争议太大,改成“工龄退休”才算合理?网友表示支持

但无论反对与否,延迟退休在今年已经正式定调。按理说,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是中国近几年做出的重要决策,对于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退休年龄上,相对欧洲一些老龄化国家,中国制定的年龄门槛相对比较低,男性60岁即可退休,女工人、女干部的退休年龄则在50岁和55岁。中国退休年龄之所以这么低,是因为建国初期人均寿命只有40多岁,并结合了生活水平、用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的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争议太大,改成“工龄退休”才算合理?网友表示支持

但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均寿命延长了几十年,导致退休年龄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情况,主要表现出的问题有这四方面。

其一,中国人均寿命跟预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建国初,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但随着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3岁,和建国初相比整整翻了近一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寿命已经高达80岁。

其二,不符合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占比较重。人口结构关乎到社会秩序和国家的发展,社会和国家都需要新生力量推动进步。

“延迟退休”争议太大,改成“工龄退休”才算合理?网友表示支持

据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年满60岁以上的老龄群体,在中国人口中占比高达18.1%,相关专家预测,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将突破3亿大关,中国也将面临日本一样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其三,青壮年减少,劳动力供求发生大变化。青壮年是社会建设劳动主力军,老龄化现象加剧的同时,青壮年劳动力还在不断减少。

据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中国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逐年下降,每年平均减少超300万人,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飙升,预计到了“十四五期间”,总计减少数量将超过3500万人。

“延迟退休”争议太大,改成“工龄退休”才算合理?网友表示支持

其四,老龄群体过早退休,人力资源浪费严重。随着近十年来,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加深,在新增的劳动力群体中,已有超50%的群体,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这意味着这部分人,都是具备知识素养的人才。

除此以外,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也延长了不少,目前平均教育年限已经高达13.7年,因此这部分群体,工作年龄也再往后面推后。如果退休年龄,一直保持不变,那么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工作年限会缩短至少两到三年,这自然会导致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出现严重浪费,利用率下降的也非常明显。

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和知识含量门槛较高的行业,例如医院、科研机构等,等人才进入工作后,能够工作的时间并不多。

“延迟退休”争议太大,改成“工龄退休”才算合理?网友表示支持

事实上,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国际上工人的解决方案就是延迟退休,包括世界主要经济体,在退休年龄设定上都已经超过65岁,因此,中国采取延迟退休措施,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是很有意见。比如有些工作对体力要求很高,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力不从心,工作压力增大工作的危险性也增大,反而不利于健康,因此有专家提议将延迟退休改为工龄退休。

“延迟退休”争议太大,改成“工龄退休”才算合理?网友表示支持

不过这也引发了新的争议,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是硕士甚至博士毕业才开始踏入工作,如果按照工龄退休计算,可能要工作到60多岁,甚至到70岁,这也就让工龄退休也充满了争议。

不过,大家也不用因为延迟退休感到不适应,因为各国实行这一方案时,都是逐年提高一到两个月,直到提高到65岁门槛才结束。所以,延迟退休方案实施起来,并不会对个人造成太大影响,毕竟这个方案实施已经是必然趋势。

除此以外,延迟退休对于个人来说也不算是个坏消息,以60岁女性退休为例,如果寿命长达80岁,在退休后的20年时间里,只能领取养老金没有其它收入,子女养老负担也比较重,并且60岁身体都还相对比较硬朗,延迟退休后养老问题既能解决,还能加大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工龄   青壮年   老龄   年限   劳动力   中国   门槛   寿命   群体   工人   平均   方案   网友   社会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