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导之1月养育指导

1个月生长发育

睡眠:

刚出生的宝宝他会整天都在睡觉;新生儿期宝宝每天睡19-20个小时,但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也会有些差异。

生理排泄:

刚出生每天排尿6-10次,排尿次数多,但量很少;出生第2天,排除黑绿色的胎便,从第4-5天开始,胎便逐渐变成黄色;出生的第三周每天2-4次大便,也有的母乳喂养宝宝大便次数可能达到6-8次,都属正常。

体重:

出生1周时体重稍有下降;出生第二周,会出现宝宝的体重没有增加、或增加很少的情况,因为宝宝这时吃奶少,加上胎便和尿液的排出,使身体水分损失;出生的第三周,平均每天增长体重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第四周周末,宝宝比出生时重了700-1000克,身长也增加了2-3厘米。

表征:

第三周宝宝的头部绒毛脱落;黄疸也会开始自然消失。第四周宝宝的运动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宝宝满一个月时,外表饱满皮肤红润。


育儿指导之1月养育指导


1个月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

· 乙肝疫苗第一针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可预防乙型肝炎。在宝宝出生 24 小时内应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在宝宝满月和 6 个月时,再各接种一针,这样才能在体内产生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 6 个月时接种。因为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第三针不接种的话,其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不好,对乙型肝炎病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因此,切切记住在婴儿 6 个月时再接种一次乙型肝炎疫苗 。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一般很少有不良反应,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轻微发热,但均不需要处理, 24 小时内即可自行消退。

预防接种副反应:部分婴儿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出现轻度发热、烦躁或轻度腹泻(脊髓灰质炎糖丸),注射局部可有红肿、疼痛,一般自行消退,不用处理。如发热 38.5 C 以上应找儿科医生。卡介苗反应和处理接种卡介苗后 1 ~ 3 周,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硬结,直径约 1X1 厘米, 3 ~ 4 周化脓,中间形成白色小脓包,要保护好局部皮肤,防止抓破,引起继发感染。如有脓包自行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用纱布覆盖,等待破溃结痂。 1 ~ 2 个月结痂脱落,留下永久性瘢痕。

1个月潜能开发

大运动:

· 竖头 —— 妈妈在孩子哺乳后将孩子竖抱,轻拍背部让孩子打嗝的同时会引出短暂的竖颈活动,注意用手保护和稳定头部,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

· 竖抱 —— 在适当保护下将孩子竖抱,从而增加颈部活动和平衡视觉,让孩子看到更多的东西。

· 俯卧抬头 —— 在孩子两次喂奶之间,情绪愉快时,做短暂的俯卧抬头活动,每天1—2次,初期几秒钟,逐渐延长俯卧的时间,能下巴抬起片刻,头会转向一侧。

小肌肉群运动:

· 手指被掰开时会抓取东西,但是很快会掉下来。

· 双手通常称握拳状或只是稍微张开。

视觉:

· 看人脸 —— 在孩子安静觉醒时,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每日3~5次,尽量让孩子注视到成人的愉快、表情丰富的脸。这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增加视觉刺激,同时为早期人格发育奠定基础。

· 看鲜艳的玩具或红球 —— 在孩子眼前20厘米左右用颜色鲜艳的(最好是红色)玩具吸引孩子注视,并逐渐移动玩具让孩子追视。每日3~5次,每次1~2分钟。

听觉:

· 听声音 —— 在孩子耳旁10厘米左右温柔的呼唤孩子,或用能发出柔和声响的玩具引起宝宝的转头。随时与宝宝说话,播放宝宝熟悉的音乐(可选择古典钢琴曲),用语言安抚宝宝的一些需求。

语言能力:

· 现象:离开母腹的第一声啼哭,即是第一次发音,并表明发音器官已经为语音的发生做好了最基本的准备。绝大多数都是新生儿不能自己控制而发出的声音,因此,可以称为“非自控音”。

· 发音:出现的辅音有7个,元音有5个。较早出现的辅音是发音部位靠后的喉音,元音主要是不圆唇的低元音。出现双唇音和喉壁音、小舌音;发音方法有不送气塞音、鼻音、浊擦音、搭嘴音、吸气音;浊辅音多而清辅音少,元音主要是发音部位稍高的前元音。

1个月喂养指导

母乳:新生儿最早的完美食物

母乳给了婴儿生命最好的开始。它含有婴儿需要的一切营养,比例刚好合适,而且给婴儿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们防止感染的抗体,以及多种激素和其他生长因子。母乳甚至能随着天气的变化而跟着变化——天热的时候,它会变稀,以满足婴儿对水分的需要。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消毒过的、现成的,而且总是合适的温度。其中,初乳是新生儿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口食物,也是妈妈给宝宝的最好、最珍贵的礼物。产后,母亲的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乳汁。但泌乳有一个逐渐的质与量的变化,一般把生后4-5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生后6-10天的乳汁称作过渡乳,产后11天到9个月的乳汁称成熟乳。

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胎儿发育成熟,从离开母体的瞬间,新生儿就开始了要依靠自身摄取营养和能量来维持生命和保证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母乳是婴儿天然合理的食品。母乳喂养有很多优点。母乳所含的营养素最适合婴儿的需求、消化、吸收和利用。母乳中含大量的有活性免疫因子,可保护婴儿预防疾病,这是配方奶所不具备的。母乳喂养经济、方便,天然无菌,温度适宜,自然调节需要量,不会使婴儿过胖。母乳喂养增加亲子感情,还能促进母亲产后康复,减少癌症发生。要做到理想合理的母乳喂养,以下几点必需考虑的。

① 建立信心:小宝宝出生的头1-2天,妈妈还不能有充分的乳汁分泌,一定不要紧张和焦虑,因为精神因素会直接影响大脑皮层对乳汁分泌的控制,减少乳汁。应该相信,健康妈妈基本上都有用自己乳汁喂哺的能力。

② 开始哺乳的时间:宝宝越早开始吸吮妈妈的乳头,越能刺激乳汁分泌,而且还能充分摄入妈妈的初乳,得到有益抗体。正常分娩的宝宝,可以在结扎脐带后半小时内就开始吸吮妈妈的乳头。

③ 喂哺姿势:要让妈妈和宝宝都满意,喂哺姿势是很重要的,可以总结为“三贴”、“三姿”和含住乳晕。三贴是1)宝宝的嘴和下颌紧贴妈妈乳房;2)宝宝和妈妈胸贴胸;3)宝宝和妈妈肚子贴肚子。三姿是1)妈妈坐着喂;2)妈妈躺着喂(适合夜间),但妈妈不能睡着以免引起婴儿窒息;3)妈妈怀抱宝宝喂(适合剖腹产母亲)。含住乳晕是宝宝的嘴要含住妈妈的乳头和乳晕,才能最好的吸吮。

④ 母婴同室:妈妈和新生儿密切接触,既能及时发现宝宝的各种需要,又能对宝宝将来保持正常胃肠功能有益处,早期不跟妈妈接触的宝宝,成年后有更高的胃肠功能不良的发病率。

⑤ 按需喂养:宝宝生后的最初几周,还不具备形成规律的条件;要满足宝宝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加强对妈妈分泌乳汁和排乳的刺激,应该说出生的最初阶段,按需喂哺是最合理的。

⑥ 宝宝吃饱的状态:妈妈们经常苦恼,不能判断自己奶量是否充足?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1)在吸吮1~2分钟后,应该听到宝宝不断的吞咽声音;2)一次喂哺时间不需要超过20分钟,宝宝就能满足,安静入睡2~3小时;3)宝宝有充分的大便(糊便3~4次/天)和小便(十次左右/天);4)宝宝体重正常增长,第一周,每天增长>30克。孩子个性也表现在吃奶上,有的孩子吃奶快,有的慢,吃吃停停都是正常的。母乳中水分足以保证孩子的需要,不需要另外补充水分。

哺乳期的饮食4大禁忌?

产后饮食禁忌1:油炸肥腻食物。不要用油炸薯片、糖及蛋糕来代替吃饭。

产后饮食禁忌2:辛辣刺激食物。产后1个月内不宜吃生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刺激性食物。

产后饮食禁忌3:性质寒凉食。马齿苋、黄瓜、冬瓜、苦瓜、菜瓜,竹笋等,性寒凉,会引起哺乳妈妈肠胃不适或回乳。

产后饮食禁忌4:回奶作用食物。韭菜、麦芽水等食物有回奶的作用,最好不要吃。而橙子、洋葱等可能会使宝宝过敏。

如果你真的没有母乳,那么该如何喂养宝宝呢?

虽然现在都提倡母乳喂养,可是有些妈妈确真的没有母乳或者母乳很少,如果你便是其中的一员,那该怎么办呢?这时或许你可以选择人工喂养的方式替代母乳喂养。其中,配方奶是最贴近母乳的人工喂养方式,宝宝需要吃多少配方奶,取决于宝宝的年龄、体重,以及你的宝宝是完全用配方奶喂养,还是配方奶和母乳或辅食混合喂养。你知道如何配方奶喂养宝宝才是正确的吗?

吸奶器好用吗?

吸奶器好用吗?许多妈妈都在问这个问题。吸奶器产品比较丰富,有自动型和手动型:自动有豪华型、家庭型和便携式;手动有普通手动和可调节手动。

爱心提示: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母乳中脂肪、蛋白质、水和糖得比例堪称完美,能够满足宝宝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并且容易消化和吸收,所以在宝宝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不需要添加其它任何其它食物,包括饮用水。人工喂养的宝宝,则需要在两顿喂牛奶之间喂一次水。一般情况下,每次给宝宝饮水不应超过100毫升,炎热的季节或宝宝出汗较多是,可适当增加。

1个月重点关注

产后恶露不绝的预防

新妈妈在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恶露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平均约为21天,短者可为14天,长者可达6周。一般在第4周就会彻底停止排出恶露,身体也恢复正常,可以进行盆浴了。但如果恶露结束,可以不用再消毒外阴部。

以下就是预防产后恶露不绝的方法,新妈妈不妨参考一下。

① 分娩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残留者及时处理。检查胎盘胎膜将胎盘平铺,母体面向上,注意各叶能否对合,有无缺损。然后将胎膜提起,检查是否完整,同时注意有无异常血管通过胎膜,如有血管断端者,说明可能有“副胎盘”残留在宫内。如胎盘不完整或大部分胎膜残留,须在严密消毒下,徒手或用器械进入宫腔取出,以防产后出血或感染。如有小部分胎膜残留,可于产后使用宫缩剂促其自然排出。

② 坚持哺乳,有利于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

③ 分娩后每日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正常的恶露,应无臭味但带有血腥味,如果发现有臭味,则可能是子宫内有胎物残留,应立即治疗。

④ 定期测量子宫收缩度,如果发现收缩差,应该找医生开服宫缩剂。

⑤ 妇女应勤换卫生棉,保持清爽,最好暂时禁止行房,避免受感染。

爱心提示:分娩过后,妈咪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同时需要应对大量恶露,这时候不注意个人卫生很容易受到感染。而普通内裤对于身体羸弱的妈妈来说穿脱和更换卫生巾都不方便,给妈妈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产褥裤针对妈妈产后生理特征设计,是妈妈轻松度过产后期的法宝之一。


1个月爸爸学堂

按摩操,让宝宝更快乐

宝宝还不能做什么翻身、爬等动作,只会伸伸自己的小胳膊,用脚和腿蹬被子。你可以帮宝宝做一些简单的按摩动作,比如,用手从肩再到手按摩宝宝胳膊4~6次,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这样的按摩可以使宝宝产生舒适愉快的情绪,锻炼宝宝的大肌肉活动。

宝宝哭闹不停,爸爸怎么办

在宝宝哭的时候,爸爸不要再试图摇晃到他不哭,或者笨手笨脚地反复问:“怎么了?怎么了?”他是真的不会回答你,只会让你摇得越哭越厉害。另外,摇晃宝宝是很危险的,可能导致很多严重后果,例如大脑发育迟缓、痉挛甚至瘫痪、死亡。

拥抱,让宝宝感受你的父爱

不要觉得刚出生的小宝贝全身软绵绵的就不敢抱。只要宝贝乐意,你多抱抱宝贝、与宝贝亲近,不仅能让宝贝享受爸爸的安抚和照料,更主要的是宝贝在你的怀抱里能感受到温暖的父爱,这种感情交流,对宝贝的大脑发育、神经发育以及身体健康成长都十分有益。

爱心提示:“爸爸”是婴儿成长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出生头几个月里,因为婴儿对母体的依赖和寻求安全感的潜意识,所以婴儿会更多的回应妈妈。但是,如果你是个经常做胎教的爸爸,你的孩子与您的互动会比较多,这是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1个月宝宝健康小贴士

新生儿的大便怎样才算正常?

人们常常担心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排尿,正常应在 24 小时内排尿。健康的孩子也有在 48 小时后排尿的。用白色尿布时,看见砖红色尿液可能会大吃一惊,这是由于尿中含有尿酸盐的缘故,可不必担心。 24 小时内出现第 1 次排便,大便呈墨绿色或黑色稠糊状,称其为胎便。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 2 — 5 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 7 — 8 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

如何鉴别新生儿患了肺炎?

新生儿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 ( 大于 45 次 / 分,正常情况下是 40 ~ 44 次 / 分 ) ,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 ( 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 ) 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 1 分钟 ; 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脐带未脱落之前如何护理好?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一般 10 ~ 21 天内,脐带残端就会结痂并脱落,留下一个小伤口,几天后会愈合。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 75% 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新生儿破伤风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 4-7 天。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何正确的帮新生儿洗澡?

出生后第一周内,宝宝脐带未脱落时,可采用“分段沐浴法”:脱下宝宝衣服,并将此衣服包裹于胸腹上,暂以保暖。开始洗脸、洗头及颈部,注意勿使水流入耳内。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宝宝的屁股,左手掌和左臂托住宝宝的头,用右手慢慢清洗。

缓解尿布疹

夏天里总是包着尿不湿或者腹泻的的宝宝们,难免会出现尿布疹。红红的屁股,妈妈们看着都心惊胆战。作为一款预防、缓解宝宝臀部红肿以及尿布疹的婴儿用品,护臀膏的出现帮了许多妈妈的大忙。

男宝宝 VS 女宝宝 臀部护理大不同

宝宝的小屁股天生就是那么娇嫩,角质层薄,防御功能又比成人低,因此护理宝宝臀部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细心。如果宝宝的小屁股护理得不好,可能让他们的屁股出现臀红。然而、男宝宝与女宝宝由于生理上的区别,在对他们进行臀部护理时也应该有所侧重。宝宝臀部护理做不好,宝宝便很容易受到臀部的三大杀手尿布疹 、婴儿湿疹 跟腹泻 袭击喔!

新生儿需要补充适量鱼肝油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加服鱼肝油呢 ? 一般认为,给孩子添加鱼肝油应从新生儿期开始,即出生后 3 ~ 4 周起加服浓缩鱼肝油,开始每天一滴,逐步增加,但最多不超过 5 滴。若是早产儿、双胎儿以及患消化道疾病的新生儿,则应从出生后第 2 周就开始添加鱼肝油,每天最多不超过 5 ~ 7 滴,一个月后改为每天 3 ~ 5 滴。同时可服适量钙剂,每天不超过 0.5 克。

在服用鱼肝油的过程中,要观察孩子的大便,若发现有消化不良现象时应适当减少鱼肝油的用量,待孩子适应、大便正常后再逐渐增加。

关于新生儿睡眠的一些事实

新生婴儿一次是不可能睡太多的,他们会断断续续醒来,然后又重新入睡。一般来说,新生婴儿每天可以睡 16~17 个小时,到了 6 个月大的时候会下降到每天 13~14 个小时。你的宝宝睡眠时间会在这些数字左右变化。新生婴儿并无日夜的概念,而且早在他出生以前,胎儿就可能已经习惯了在你睡觉的时候醒来活动。很多婴儿刚生下来头几天似乎一天到晚都在睡,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婴儿。这是因为母亲的初乳是比较稀淡的奶水,不太提得起婴儿的兴趣和精神,但到了大概第三天,等母乳真正形成了,他们就精神许多了。跟大人相比,婴儿的睡眠中浅层睡眠所占的时间比例要大,这意味着婴儿睡得不沉,很容易被惊醒。每晚,婴儿在浅层睡眠阶段都会醒来好几次。睡得好的宝宝会在短暂惊醒后再慢慢入睡,而睡不好的宝宝则会马上哭闹,找人安抚。到了几周、最迟到两个月大,无论是在白天或晚上,婴儿都能在惊醒后平静地再次入睡。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教会婴儿分清日夜,鼓励他在晚间多睡,满足其睡眠要求。

1个月安全防护

防止新生儿溢乳

溢乳,是指新生儿喂奶后从口边溢出奶液。这种情况一般都属生理现象。因此,每次喂完奶后,将孩子抱起放在母亲的肩上,轻轻拍背,等打嗝后再放在床上,让小儿右侧卧位,不要过多翻动宝宝。更重要的是侧卧位,可预防奶液误吸入呼吸道并由此引起窒息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胎膜   鱼肝油   乙型肝炎   脐带   胎盘   乳汁   尿布   母乳   新生儿   产后   大便   婴儿   妈妈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