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在游乐园被欺负,对方家长强势界入,那么你该怎么做?

学龄前孩子在游乐园被欺负,对方家长强势界入,那么你该怎么做?

学龄前孩子经常会被家长带去室内游乐园玩,游乐园里孩子多,于是孩子间的纠纷自然也就多了。本来孩子的事由孩子自己解决便好,但偏偏有些孩子的家长会强势界入,今天这篇文章,就想讨论一下,自己孩子被欺负,同时,对方家长又参与进来时,我们该怎么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情况特别严重,请果断让第三方解决,比如警察、医院等,不要再和对方家长废话,一切等第三方裁决,当然这种情况非本文讨论内容。


首先,请第一时间看清双方孩子的受伤害程度,包括:身体和情绪上

请一定先用看的,不要看都没看清就直接参与进去,容易激化矛盾。

看的时间基本上就几秒,迅速掌握第一手资料,判断情况,记得双方孩子的状况都要看,千万别只顾着看自己孩子的状况,忽略了对方,导致缺乏第一手资料,会很被动。

其次,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解决

初步判断下来不严重的,而且双方孩子力量相当的,让孩子自己解决。他选择哭也好,骂也好,打也好,告诉工作人员也好,总之,让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家长不要过多参与,但要积极观察。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处理纠纷的能力,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因此让孩子不怕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最终失败了,也可以让孩子吸取教训,提高抗挫力。

注意:孩子间的“力量相当”不是指性别相同,而是指个头。如果俩小孩身高相差一个头,那力量会差很多。力量过于悬殊的俩孩子发生矛盾,最容易导致的后果就是欺凌,一方强逼另一方认错,而且很多时候还是在无声中发生,即弱小的孩子自己就会怂,但心里会有阴影。

学龄前孩子在游乐园被欺负,对方家长强势界入,那么你该怎么做?

最后,在对方家长先参与进来的前提下,你也必须要入场

这个原因很简单:对方家长界入后,打破均衡,你的孩子即刻处于弱势,一对二,气势相差悬殊。作为家长,即使不明白对方为何界入,也应该跟进去了解情况。

如果对方家长是温和的,并看到经过,来管束自己孩子的,那自然是没问题。但,如果对方气势汹汹,气场强大,善于煽动群众,那么你就要把自己快速调动起来:

一,不要激动。

和人争执切忌暴跳如雷,要镇定,不怒自威。暴跳如雷并不是气场,在旁人看来是理亏,在对手看来是胆怯,因此一定要从容。况且,孩子在身边,看到你失态的样子,也会是个坏榜样。

当然,我明白这在争吵中很难做到,那么试着先从控制音量和语速开始吧。

二,内容、表态

1,不管对方是否了解,都要告诉对方事情发生的经过,告诉对方现在的状况,同时,告诉对方你的态度。这一切都需要第一步的仔细观察,所以第一步“看”不容忽视。

2,一个时候只能和一个人吵,不宜树敌太多

有些人确实很会造势、煽动,或许身边有些各怀心思的家长会被她拉拢,这时候你就要记得,不管她拉了多少人,你的目的是解决孩子问题,争执对象是她,而不是其他人。

昨天看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妈妈说,自己孩子在游乐场里被另个孩子踢翻了好不容易搭出的积木城堡,她孩子哭了,可踢积木的小朋友妈妈,反而在等候的地方大声说哭的孩子脾气坏,由于说的人气场强大,直接导致从工作人员到其他家长都站她这边,纷纷批评哭的孩子。而这个妈妈呢,因为畏惧于和对方吵架,也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孩子,只是搂着孩子,做了安抚工作。

我觉得这个妈妈已经做到她能做到的最好一步了,但明显是不够的,我相信她自己内心也是不满的。如果当时这个妈妈能够勇敢的站出来,说一句:“你的想法,不代表大家的想法,公道自在人心,很多人都看到,是你的孩子先踢了……”,把群众先拉回到中正的立场,再讲清楚事情始末,结果一定会好很多。

学龄前孩子在游乐园被欺负,对方家长强势界入,那么你该怎么做?

3,不管对方说什么,你都不要跟着他的情绪,要就事论事,正面说这件事,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不要被对方带沟里。

早高峰时,拥挤的公交车缓缓靠站,一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上车,排在她后面上车的一男乘客就受不了了,破口大骂:早高峰你这样的人来跟我们一起挤车,真是倒霉!缺德!……

老人因为自顾不暇,没有理他,直到上车后有人让座,她坐定后,才和刚才那个男乘客说:我也不想早高峰乘车,但是我身体不好,要看医生,医院就开的那么早,晚去就挂不到号了。

那个男人继续不依不饶:那怪谁,挂不到号难道怪我们?你自己解决不了,就来影响我们上班?有病!

那个老人依旧从容地回道:早高峰,车挤。出租,我们老人打不起。但是医生还是要看,你说怎么办呢?

那个男人一下被噎住了,顿了顿,勉强说:看病嘛可以去社区医院呀,干嘛一定要去大医院。

老人说:我这个病必须去这家医院,社区医院我去过,没办法。

男人彻底歇菜,只能自言自语找台阶说:这个医疗制度真是有问题,要好好改改。

这个老人自始自终都围绕着自己的需求和思路走,没有顺着那个男乘客的情绪和思路走,如果男乘客第一句话说过后,老人回:“什么叫‘我们这样的人’啊,公交难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坐的吗?又不是给你一个人坐的。”,这样就是顺着男乘客的思路,开始讨论早高峰公交车的事情去了。

4,你所有的方法,使用后,想知道效果如何,不是去看对手的反应,而应该看自己孩子的反应,如果你方寸大乱,情绪掌控不好,或者场面已经失势,孩子是第一个会发出警告的人,用的方式可能是哭,可能是拉你,这是因为他们对危险的敏感度更高。但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就说明你处理的挺好,孩子有安全感。

学龄前孩子在游乐园被欺负,对方家长强势界入,那么你该怎么做?

三,自信收尾

最后的收尾一定要自信、自然。如果对方偃旗息鼓,你便也别咄咄逼人,如果此时你还不停的说,周围人只会以为你在欺负弱者。而且容易制造出新的矛盾,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对方仍然蛮不讲理,那么你可以居高临下的指导她一下:别给孩子做坏榜样。

梁实秋先生曾在他的《骂人的艺术》中说: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吵架的人,吵架是因为有道德观念,在吵架的时候,至少觉得对方有该骂的地方,而什么是该骂,什么是不该骂,是个极道德的判断,所以,追求从不吵架,大可不必。

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正面表达自己的情绪,真诚待人的同时,也要学会不向恶势力妥协,适当自卫,合理攻击,这是每个家长以身作则,要教会孩子的。

end


大家好,我是一个8岁男孩的妈妈,也是职业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热爱写作、时尚、下厨,有很多的爱好,在这里我会结合心理学,把育儿思考,以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透过心理学加以总结归纳,并分享。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订阅@处处有心(在今日头条APP搜索栏输入“处处有心”,点击“关注”即可。)


@处处有心 中所有文字都是我结合自己亲身经验所写的原创文,欢迎评论、转发、收藏,也非常欢迎您分享我的文章到微博、微信朋友圈。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家长   孩子   暴跳如雷   家长会   收尾   积木   游乐园   乘客   强势   学龄前   思路   情绪   老人   事情   力量   妈妈   情况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