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式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


放养式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

越来越多的家长采用“放养式教育”来培养孩子,其实,放养式教育本身可行的,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却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们认为,放养式教育就是放任孩子自由,让孩子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学习上也是如此,想干嘛就干嘛。孩子在没有压力、没有鞭策、没有引导的教育环境下,很难明确自己的目标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这种教育模式更考验的是父母,父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经济来培养孩子,在放养式的背后是家长细心的引导和耐心的栽培。

孩子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年龄太小等原因,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如果撒手不管,效果也不会很好。

这时就需要进行“有保护地放养”,既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又进行必要的保护,而不是放任自流。

父母需要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同时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真正的放养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放养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就适当地接触自然、社会,较早的接受社会锻炼,有别于严厉的、教条式的应试教育。
放养教育本身是没错的,但一定要有合适的度,有边界有规矩。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就不可能一味放手,任由孩子释放天性,而要做到以下几点:

01

教会孩子懂得并理解规则

培养他们的敬畏之心


让孩子理解规则,是教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重要一步。

就像告诉孩子,马路上是不可以随意跑动玩耍的,因为车很多,速度又很快,如果随性玩耍,很容易被车撞到。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人和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和平相处。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过是希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如果说健康快乐成长是硬币的一面,那么理解并遵守规则就是另一面。
只有教会孩子理解并遵守规则,才能保证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最开始是没有敬畏之心的,就像他们只知道火可以做饭,可以取暖,却不知道玩火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失控的火威力很大伤害也很大。
他们只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对于他们不喜欢的小动物,可以随意踢打,甚至杀死它们,如果不教会孩子敬畏生活敬畏生命,释放天性的放养教育,只会成为让孩子变成恶魔的训导方式。

02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教他们意识到分寸感和界限感


每个孩子都爱玩,天生排斥好习惯,可是一旦好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来说,将是毕生可用的财富。
学会长久的坚持和认定目标做事情,对孩子来说无比重要。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管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不同领域和行业中许多杰出人物的童年。

结果发现,这些杰出人物在孩提时代,其父母曾想尽各种办法防止他们半途而废。

所以说,不要让放养教育,成为父母偷懒的借口
教会孩子们分寸感和界限感更是重要,人和人、人和物之间都会有各自的安全领域存在,一旦没有分寸随意跨越边界,便会引来无数麻烦,还如何让孩子快乐生活呢?
所以希望孩子快乐,请先让孩子改掉自身的不足之处,建立自己的好习惯,意识到分寸和界限的存在。
只有这样,在未来时候,他们才会有能力去快乐生活。


03

父母的言传身教

是教育孩子的最有力方法


如果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复印件上出了问题,我们要去改的应该是原件。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先从自身思考,而不是一味利用自己的权威不断逼着孩子改正。

放养式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

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而简简单单的言传身教,却是最有效也是最难实现的。

简而言之,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你就要做到什么样。

如果做不到“放养思维习惯”的收放自如,不如踏踏实实教育孩子,给他们有质量的陪伴,不要用名义上的陪伴去代替;

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必须做到“行动上的巨人”。


熙桓心理

放养式教育一旦掌握不好,很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父母亲的细心引导和用心栽培。

盲目的放养教育,对于不愿意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不愿意精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的父母来说,最轻松。

没有一定的规则指引和良好习惯的制约,“放养”只是一种盲目的“放任”,最终无法养成优秀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习惯   言传身教   原件   分寸   敬畏   界限   教会   随意   思维   家长   事情   父母   规则   孩子   自由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