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结婚?女性“恐婚”到底在恐惧什么?

电视剧《裸婚时代》中有句台词“细节打败爱情”,意指在很多美好的爱情,一旦进入婚姻,就容易被那些零零碎碎的琐事而打败。

不想结婚?女性“恐婚”到底在恐惧什么?

“女儿,你不结婚会孤独终老。”

“妈妈,结了婚生了孩子我会更不好过。”

“谈婚色变”在当今社会已经愈演愈烈,几乎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恐婚”。

周边朋友婚姻的不幸,自己父母永不停歇的争吵,很容易让一个人对婚姻产生畏惧。

虽然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视角来看,女性不婚现象有其进步意义。但当我们把镜头拉近,从这些女性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质来分析,却可以发现"恐婚"女性隐藏着具有共性的心理、人格特质。这些心理所透露出的拒婚原由,多少让人感到叹息。

恐婚族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

婚姻恐惧症通常症状有焦虑、烦躁、易激怒,或者疏远、冷淡、沉默寡言等。它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些人质疑婚姻的形式和意义,一边衡量着婚姻的得失,一边不断给婚姻增加各种条件,但实际上各种条件的加码,并没有克服对婚姻的恐惧和担忧。

现在的年轻人多独生子女,一直以来都习惯接受别人的关怀,自己并不擅长照顾别人和承担责任。

当他们想到建立一个家庭需要夫妻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要处理好与另一方家人的关系、面临新环境和新关系,听到周围的人讲述婚姻生活负面的事例时,就会产生一种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这种社会氛围使得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面临婚姻时的表现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

很多人因此推迟结婚,甚至宁愿单身,也不愿意“踏入坟墓”。


恐婚族形成的原因

情感受挫 心理创伤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曾经在恋爱中屡受挫折与伤害的女性,极易不再相信爱情,逐步对异性产生怀疑、反感,甚至敌视、怨恨,形成了牢固的"男人不可靠"的信念,进而踏上了"不婚"的道路。

另有一些女性,虽没有曲折的两性情感经历,但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对步入婚姻、组建家庭怀有深深的恐惧。

比如,从小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争吵不断的家庭中的女性,会对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缺乏信心,对婚姻感到恐惧,不敢逾雷池半步。

还有一些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父母离异或被父母忽视、拒绝、虐待。

这些女性往往自我评价低,惧怕密切的人际关系,在与人深入交往时心理隔阂、敏感、脆弱、易激惹、害怕受伤害,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

当面对婚姻时,即渴望又害怕,为了避免受伤,她们倾向于选择过独身生活。


追求完美 宁缺毋滥

追求完美、宁缺毋滥,是许多"恐婚"女性共有的心理。

在她们眼中,男方要有经济基础、有社会地位,要有才华、涵养,要对感情忠诚,温柔体贴,还要身型挺拔,长相俊朗。这样严苛的标准使得很多男性望而却步。

而这类女性却信奉"或许转瞬间就能碰见真命天子",丝毫不妥协,反而表现出不强求、不忧心,顺其自然,遇上了欣喜,遇不上也没关系,自己一个人过也挺好的心态。

完美主义的女性,对生活品质、生活质量也有很高的追求。她们不想在婚后沦为房奴、车奴,希望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家庭生活中有充分的时间享受悠闲和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而当求之不得时,这些女性则选择宁缺毋滥,徘徊在婚姻殿堂之外。

孩童心理 不想长大

不少"恐婚"女性给人的感觉非常孩子气,率性而为,贪玩,不愿承担责任。

在"恐婚"女性心中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童年的无忧无虑与成年人的责任之间的冲突。

就像彼得潘希望永远住在梦幻岛之中,永远像孩子一样生活,拒绝从儿童转变为成人。

"恐婚族"对于将要面对的家庭责任、生育、抚养孩子、孝养公婆等必须面对的问题,常常选择临阵脱逃

不愿长大的"恐婚"女性中有不少人持"及时行乐"的价值观,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过得轻松自在年轻时要大胆挥霍青春,吃喝玩乐、周游各地,追求自由的生活。

在个性上,这类型的"恐婚"女性很多属于焦虑型人格缺乏安全感,难以承受不确定性,胆小怕事,行动力不足,害怕承担责任。

她们视结婚生子为人生负担,宁愿孤家寡人、清清静静地度过一生,也不愿与任何异性组建家庭,从此陷入纷繁复杂的家庭关系与事务,以及各种无法脱身的家庭责任之中。


婚姻恐惧的表现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谈婚论嫁时,对婚姻的持久性表示怀疑和恐惧。

第二阶段

结婚的前一个月或前一个星期,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症状”。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这时产生“恐婚”的原因是怕应付不了婚后生活可能出现的困难。

如担心忙于失业而无暇承担婚姻中的责任,担心及时行乐的生活受到影响;

有过失败婚姻史的人怕再次受到伤害,再婚者担心双方子女引发纠纷等。


如何应对恐婚心理

1、在将步入婚姻之中时,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多与对方进行沟通,缓解面对进入婚姻的恐惧与焦虑,增强对婚姻的安全感与信任感。

2、调整不合理的认知,一般来说有婚姻恐惧症的朋友,自己或者说亲人与朋友都会有一些失败的婚姻,而这些婚姻在心中出现了心理阴影,导致对婚姻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认知。

3、接受心理辅导,向心理咨询师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来具体的分析产生婚姻恐惧症的原因,并进行心理辅导来调整。


熙桓心理

如果你身边有“恐婚”的人,促成结婚之最佳战略,不是逼婚,而是“诱”婚。

你要展现给对方看,如果和我结婚,未来会有多美好,让她对婚姻有所期待,而把她吸引过来。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爱情是美好的,婚姻不是坟墓,是爱情的延续。愿你不恐不惧,奔向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恐惧   女性   都会   及时行乐   宁缺毋滥   经济基础   焦虑   害怕   父母   婚姻   关系   心理   家庭   责任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