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先学会信任孩子,孩子才会给你积极的反馈


儿童教育心理学上有一句话:“父母不仅要倾听孩子的言语,更要听出孩子言语所包含的心情。”

这里所讲的,反映了儿童懵懂时期的内心诉求,需要父母努力感受孩子的心理愿望,即父母要与孩子产生心理共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次关于「对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

调查中,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信任我」。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父母对孩子的高度同频,是对孩子最好的肯定和期待,是孩子健康成长勇往直前巨大的力量源泉。

父母要先学会信任孩子,孩子才会给你积极的反馈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表明:

当父母内心足够信任孩子时,孩子就会给予积极的反馈,孩子感受到父母反馈后,会朝着积极的方向继续发展。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试错。

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学骑车,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每走下去一步,都源于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与陪伴。

不唠叨不焦虑,相信孩子自身带有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天性,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天性,并在体内完善自己的内驱力,最终才能激发孩子的小宇宙。


父母要先学会信任孩子,孩子才会给你积极的反馈

父母怎么才能做到相信孩子呢?

避免和别人比较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欲望,教育就应该让教育对象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

教育能让孩子时时感受到“我是好孩子”,其信心就会大增,学习就会充满活力。

然而,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却乐于在孩子与孩子之间进行比较,以至于使一些孩子在比较中感觉到“我什么都不如他人”,从而丧失前行的勇气,渐渐关闭了自己心灵的大门,蜷缩在自己心灵的角落里孤独地叹息。

出自于比较的权威是破坏性的。在拿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进行比较时,双方都受到了伤害。不带比较地生活就是拥有健全。

比较,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在比较中处于强势一方的孩子,会因此沾沾自喜,从心里产生高人一筹的感觉,而处于劣势的孩子,更是因为自愧不如而心灰意冷,抬不起头来。

严格说来,人与人之间本身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的,都各有其个性,其生活背景、成长经历都是有差异的。

让孩子相互之间进行某方面的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

父母要学会放手

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成了禁锢的代名词。孩子听得最多的是“不准”,不准这样,不准那样。

在此起彼伏的“不准”之声中,他们中规中矩,无所适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此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心总会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束缚着,只会听命于他人,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

其实每个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种担心焦虑,怕孩子受到伤害。这些也感受是自然的本能的对孩子的保护欲。

你可以尝试着转变一下想法和看法,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等重要事项,你都可以认为它是能够带给孩子收获的,而不是吃亏和受挫。

父母要先学会信任孩子,孩子才会给你积极的反馈

比如,虽然我感觉我的孩子吃亏了,但是他从中学到了….

这让他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

其实有时候你的感觉和孩子的感觉并不是一样的。或者你认为孩子吃亏了受挫了,但是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

我们都会无意识的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想要替代孩子成长,不愿放手。

我们的孩子就是一颗种子,想要让他长成参天大树,除了阳光雨露和除虫,还需要放手让他去经历风吹雨打。

父母要避免表露焦虑情绪

很多父母的焦虑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当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了,于是焦虑自己的孩子说话晚、走路慢;

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不喜欢看书;

孩子学会看书了,又焦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

总之,对孩子的焦虑是一个接着一个,似乎没有放松的时候。

作为父母,大多数时候我们面对的焦虑,不是孩子智商有问题,而是孩子在现有的智力水平上如何应对和处理压力的问题

无论聪明、愚笨还是绝大多数人的平常智力,都会遇到让自己感到害怕、失望,或者不可控制的自我质疑。

“如果你不够优秀,你就无法获得优越的生活”,这是担忧孩子学习成绩背后那个根本的逻辑。

父母的焦虑,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行”。

父母要先学会信任孩子,孩子才会给你积极的反馈

当孩子从父母的种种焦虑里感受到不信任,潜意识会认为“我不行”,做事就会容易畏手畏脚;父母不焦虑,孩子才会更有信心勇往直前。


熙桓心理

父母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全部,针对孩子的个性开展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

不要强加给孩子自己认定的教育,要相信孩子具有无限潜能,并且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告诉孩子只与自己竞争。

即使生命不完美,你仍然愿意尊重和爱惜他;即使前路布满荆棘,你仍然愿意鼓励和陪伴他;即使人生苦难重重,你仍然会告诉他,你是我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反馈   父母   孩子   好孩子   都会   勇往直前   天性   焦虑   智力   言语   内心   信心   心灵   感觉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