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遇到这种老师,父母该怎么做?

毛妈平台投稿作者——北溟

教育学硕士。爱教书育己,也爱与你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

写在前面

前不久,发生了一起幼儿园虐童事件!

视频中,4位小朋友站在全班面前,挨个儿用小手扇自己耳光!

孩子扇两下,抬头看看站在对面的老师,似乎在问她“可以了吗”?

一名女童对着自己狠狠扇了8个耳光后,才被同意回到座位上。

另外三个小朋友还要继续扇自己耳光……


4名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遇到这种老师,父母该怎么做?


老师为什么要如此虐待孩子?

仅仅是因为午休时间,这4个孩子嬉笑打闹,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

事情的最后,涉事教师虽然被辞退了,但,孩子的内心会不会留下一生难以抚平的伤痛?孩子的心理会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我们无从知晓。

这些年,幼儿园虐童事件频频发生,扇孩子的耳光、用脚踹孩子、给孩子扎针……那些令人心惊的画面总是一次次刺痛着我们的神经。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我们究竟该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保护好自己呢?

01

留意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我们不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也没法给他提供一个百分百安全的环境。

但是,孩子受到伤害以后,他们的一些情绪、行为、生理反应会表达出异常来。我们可以识别孩子传递的求救信号,洞察一切危险的可能。

一位知乎网友说,她家3岁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第一月非常适应和开心,可从第二月开始,一到早上就哭着说不想去幼儿园,晚上睡觉还会说梦话,哭喊着“我要回家”。

4名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遇到这种老师,父母该怎么做?

可是,孩子的这些“求救信号”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怀疑,单纯地以为孩子只是不想上学,觉得对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就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突然开始尿裤子了,再后来,孩子的尿开始出现红色,被医院诊断为疑似自免溶贫,不得不接受治疗。

这时,她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调取了幼儿园的监控。这才发现儿子在幼儿园被老师多次施暴。

她真的又愧疚又愤怒:“一想起这件事情,就很后悔,孩子挣扎了那么久,都被我的自我安慰否定了,最后,得了那么大一场病。”

如果这位妈妈在孩子哭喊着“不去上学”的时候,在孩子半夜惊醒大哭的时候,在孩子突然开始尿裤子的时候,稍微用心留意一下,那么,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孩子每天放学回来,可以多跟他聊聊天,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状态。

如果孩子年幼,不太会表达,可以试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提出的“情景游戏”的方法:家长扮演孩子,再现幼儿园的情景,跟孩子说“老师,我不想睡觉”“老师,我不饿,不想吃饭”,来看一下孩子的反应。

当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突然说“不想上学”、半夜惊醒大哭、莫名恐惧、情绪低落……等情况时,这可能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就要留心了。

02

教孩子敢于说 “不”

前不久,热搜上有一条新闻,河南6岁女孩上舞蹈课,导致半身瘫痪。

当时孩子上课做“下大腰”的动作时,就明显受伤了,但她并没有告诉老师。

4名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遇到这种老师,父母该怎么做?

老师接着又压着孩子,做了几次“压腿”的动作,造成了二次伤害。最终,这个有着舞蹈梦的孩子瘫痪了。

受伤后已经很痛了,那孩子为什么不说?不是不会说,是不敢说。

面对老师的权威,很多孩子都不敢说出“不”。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里说:

讨好型人格的人对别人的服从是在潜意识里面直接做出的,即使意识到不对劲,但照样会做出服从的举动。

很多时候,孩子不敢拒绝别人,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

马伊琍曾在直播中说,有段时间,因为自己管教很严厉,女儿爱马变成了一个习惯屈从、不敢说“不”的小孩。

只要她声音大一点,或者表情严肃一点,女儿马上就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幼儿园里,玩过家家游戏,别的小朋友总让爱马当宝宝,虽然爱马很委屈,也不敢拒绝。

马伊琍听说这件事后,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她放下以往家长的权威,和女儿平等的沟通,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和女儿的相处中,她也不再用命令的口气。

慢慢地,面对不合理要求,爱马终于说出了“我不愿意”。

英国儿童十大安全宣言第一条就是,“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我们要告诉孩子,安全是最重要的,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勇敢地向权威说“不”。

教孩子保护自己,拥有敢于说不的勇气,比认识多少单词,学会多少首古诗重要得多。

03

给孩子“报忧”的底气


上个月,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在河南省扶沟县,几名小学生因为打扫后没有及时倒掉垃圾,检查卫生的政教主任发现后,就逼迫他们将垃圾吃下去。

不久后,学生们开始出现腹泻、胃部不适等症状,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胃里有异物残留。

要不是因为孩子们肚子疼,这件事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4名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遇到这种老师,父母该怎么做?

为什么孩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不告诉父母?情愿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忍受痛苦,也不敢找父母求救?

正如《小王子》书中说的:“语言是一切误会的根源”。

如果在平日里,我们听见说“好事”就笑如春风,听到“坏事”就批评指责。那么,孩子就会尽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把那些“忧愁”留在心里让自己消化。

心理学家劳伦斯教授在长达三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向父母吐露心声的孩子,遇到麻烦的可能性较大,沾染上恶习的可能性也更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阳光与阴影同在,欢喜与忧伤并存的。

孩子向父母报忧,可以让负面情绪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然后神清气爽地前行。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对孩子们只是爱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无条件地去爱,爱他们的本身,而不是爱他们做的事。”

聪明的父母,不仅会分享孩子的欢喜,更懂得理解孩子的忧伤,鼓励孩子释放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孩子明白,在父母这里,能得到全然的接纳与理解。

他们才可以放松地打开自己,拥有报忧的底气。

当孩子知道,他的身后,是固若金汤的爱的防线。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才会无所畏惧地在奔赴远方、快意前行。

4名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遇到这种老师,父母该怎么做?

结 语

为人父母,我们能够成为守护孩子的第一道防线,给足他们“报忧”的底气,给他们在遭遇侵害时勇敢拒绝的勇气。

我们可以将爱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里,温暖他的余生,也愿意拼尽全力,为他撑起一片晴空。

但,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孩子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期盼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拥有一个明媚灿烂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扶沟县   小朋友   爱马   父母   老师   底气   心理学家   耳光   幼儿园   信号   情绪   女儿   权威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