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写在前面

一直以来都特别想聊关于养育男孩女孩的话题,但是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直到看到了有家长在说这两本书:《哈佛男孩精英课》和《哈佛女孩气质课》。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看了眼目录,气质女孩提到了女生要:快乐、微笑、尊重、爱心、给予、真诚、同情、沉默……

精英男孩:勇敢、坚强、勇于冒险、不断挑战、自立、自强、冷静、向上、领袖……

感觉这些品质男孩女孩都能拥有。

再综合看看男女篇,就有很多冲突、矛盾、刻板的地方了。

比如女孩篇里的:摆正自己的位置,狂妄自大要不得。

男孩篇里的: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

类似这样的还有“女孩可以不伟大,但是不能没有责任心”,男孩里有“眼泪永远是弱者的表现”……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仔细地看其实这两本书里提到优秀的品质大多都是相同且优秀的,自信、独立、自主、尊重……

但是,当涉及一些刻板的性别印象时,提出的观点让人特别的无语。

事实上,这些刻板的性别印象对孩子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真的没有多大的帮助,反而会妨碍他们个人能力的发展。

“男孩子擅长理科,女孩子擅长文科”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

如果说觉得这两个都是个例,不能拿出来作为证明,那就再说一个实验。

认知学家西恩·贝洛克教授分别选择了17名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老师以及他们的学生进行测试。

在开学前,对这些老师的学生进行了基础数学水平的评估,结果表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与传统性别观念没有直接关系:不存在女孩数学成绩更差,男孩数学成绩更好的情况。

但是,在学期结束时,这个结果却发生了转变。

在有数学偏见老师的班级里,女生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明显比男生差。

而在没有数学偏见的老师班上,女生数学成绩和男孩不分上下。

为什么我们会陷在男生女孩有区别的想法中?因为语言。

语言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自我印象,还会影响我们的能力。

当你的自我印象是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时,你就会面临着学习数学的困难。

你的大脑会向你传递“你不行”的信息,在精神上对你设置障碍,耗尽你大脑的精力。

就算你有学习数学的天赋,也会被汹涌的自我怀疑消磨掉。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随着近年来大家对女孩学习数学积极态度的影响下,我们会发现理科、技术、工科和数学领域中女性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男女生之间成绩的差别也在缩小。

至于为什么好像真的有男女生学习优势偏差的存在,这不是性别能力的体现,而是成长型思维和成就归因的功劳。

在男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的时候,大家会说是因为“不够努力”,让他们继续尝试和学习。

女孩子数学成绩不好就是“女孩子数学不行很正常”,不用再费心也不用太上心。

有着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将成功归因为努力,无论成败,都会学会采取勤奋、持久的态度。

相反,将失败归咎为能力不行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通过努力发生变化。

长久以往,就会陷入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坚持性以及失去控制感的恶性循环。

“男子汉大丈夫”

很多人觉得男孩子就是比较糙,不需要那么耐心地对待,甚至不少人觉得男孩子就是要打。

前段时间,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杨烁父子,严厉得被后期打上了“杨家军”式训练的标签。

还有一集杨烁本来想和儿子击掌,包贝尔以为杨烁要打儿子了,连忙呵住。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在这样的管教下,杨雨晨有变得像杨烁预期一样的,勇敢、规矩、听话,反而是无时无刻的小心翼翼、不安和害怕。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在上一年,著名男士品牌吉列的一个广告“We Believe: The Best Man Can Be”,发布仅3天就成了YouTube视频网站的最大热门。

不仅是因为吉列推翻了自己以前广告的宣传理念,更是因为里面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toxic masculinity(有毒的男子气概)”。

当我们一直强调着让我们的男孩子要做男子汉,成为勇敢、坚强、不许哭,但是我们都忘了男孩子也只是个孩子,他也有自己的难过和脆弱。

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发现,鼓励男孩子们掩盖自己软弱的一面,只会让他们变得好斗并诉诸暴力解决问题。

长期影响下,孩子不但会在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上受到损害,也更容易有暴力、抑郁和自杀的倾向。

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Brene Brown在TED《脆弱的力量》演讲中更说道

“我知道脆弱是羞耻感和恐惧的核心,是为了自我价值的挣扎,但它同时也是欢乐、创造力、归属感和爱的源泉。”

男生一哭、一害怕、一退缩,我们就说“不要像个女生一样”“是男生就勇敢点”,结果并不会如我们所愿的孩子真的变得不害怕,变得勇敢。

反而会让他们对自我产生怀疑,更会让他们对女性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讨厌她们。

美国国务院的国际讲师Tony Porter 在TED演讲《A call to men(男人的宣言)》更是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记得与一个12岁橄榄球运动员的交谈,我问到:“假如在所有队员前,你教练说你玩起球来像个女孩,你感觉怎样?”当时我期望他会说出,我会悲伤、我要疯了、我很生气等等。

不,男孩对我说到:“这会毁了我。”

我就对自己说:“上帝啊,如果被嘲笑像个女孩,这句话会毁了一个男孩。那么关于女孩的事,我们能教给他什么呢?”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孩子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种性别取向的学习,当他们看到周围的人所做的时候之后,他们就会将他自动地应用到自己的身上。

当孩子有明确的性别印象时,面对玩具第一个想法会是:男生/女生应该玩吗?如果回答不是,他们就会拒绝这个玩具。

当孩子的性别想法不强烈时,他们很少会从性别角度观察世界,只会问自己喜欢这个玩具吗,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反应。

“我们的孩子”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著名教授劳拉.E.伯克所撰写的,被哈佛大学等近600所国际知名大学广泛采用的心理学权威教材《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里就有提到:

生物因素明显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使男孩更活跃,喜欢竞争游戏,使女孩更安静,喜欢关系亲密的活动。

根本不需要我们专门去引导他们做个男孩子,做个女孩子。

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到性别想法不强烈对孩子更有利:

“双性化个体的儿童适应性更强,他们会根据不同情境表现出男性的独立或者女性的敏感。双性化同一性的存在证明儿童能够获得两种性别特质,融合了传统的两种性别的积极特质,这种取向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

别说“男孩应该这样,女孩应该那样”,性别刻板印象只会伤害孩子

在日常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轮流做饭,给孩子洗澡,开汽车。

可以给儿子和女儿都提供卡车和娃娃玩具,给他们都穿红色和蓝色的衣服,只要他们喜欢他们愿意。

当孩子注意到“警察叔叔”、“护士姐姐”这些性别世俗时,父母可以指出例外的情况。

这些对减少孩子偏差的性别观念都是有效的。

最 后

无论是良好的品质还是脆弱的一面,孩子都能够拥有。

这些都并不是互相冲突的品质,孩子依然能够在擦干眼泪后站起来,孩子也依然可以在害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我们的孩子不只是男孩女孩,他是一个能拥有丰富、复杂、多面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吉列   诺贝尔   性别   印象   男孩   孩子   女孩   美国   男孩子   脆弱   勇敢   成绩   能力   数学   女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