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大孤独、大绝望之后的大坚韧、大智慧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风声》是麦家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分为上部“东风”、下部“西风”、外部“静风”,这也是小说叙述的三个视角。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掀起了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影响巨大。


《风声》:大孤独、大绝望之后的大坚韧、大智慧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因此,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会懂得《风声》带给的大坚韧和大智慧。


《风声》:大孤独、大绝望之后的大坚韧、大智慧

1、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一年春夏之交,这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一个月朗星稀的深夜,杭州西子湖畔的裘庄大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一群日伪军和五名伪政府的军事要员。


《风声》:大孤独、大绝望之后的大坚韧、大智慧

原来就在前一天下午军机处收到南京发来的一份密电:

“据可靠情报,周恩来已委派一代号为老K的特使前往杭州,并定于本月二十九日夜十一点在凤凰山文轩阁客栈,与在浙抗日排日组织头目密谋有关联合抗日反汪之计。此事……”

晚上,特务处处长王田香,因其他事件意外截获了一份情报,情报内容是让”老K“及其他参会人员取消聚会,迅速撤离。由此可见,下午接收的情报已经泄密了。而接触过该情报的人,共有五人,他们分别是:军事参谋部部长吴志国;军事机要处处长金生火;军机处译电科科长李宁玉;伪总队司令员侍从官白小年;军机处译电科科员顾小梦。这五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重点审查对象,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

2、原著中的人物

原著的主要人物为”老鬼“,故事围绕”老鬼“展开,原著中的老鬼因为无法传递出情报而产生焦虑和恐惧。除了当清洁工的联络员外,老鬼可以说是孤军奋战,而直到李宁玉、吴志国相继死去,肥原也没有找出谁是老鬼,但在抓捕本应在开会的共产党时却扑了个空,说明情报已经被送出去了。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老鬼还能将情报送出,真的是让人难以置信。


《风声》:大孤独、大绝望之后的大坚韧、大智慧

看完上部”东风“篇,读者已经确定了李宁玉就是”老鬼“,而在下部”西风“篇却来了个峰回路转,老鬼另有其人,老年的顾小梦从另一个角度将这个本已经讲完的故事再次赋予新的内容,将老鬼冷静、坚定、睿智的形象刻画得更加清晰。但是如果你以为故事至此就已经真相大白,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原来这部”西风“篇也还是虚构的。


《风声》:大孤独、大绝望之后的大坚韧、大智慧

3、故事背后的故事

上部”东风“篇和下部”西风“篇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艰难的环境中,是如何战胜孤独和绝望,凭着坚韧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智慧成功将情报送出,避免了我党的损失。而外篇则是通过顾小梦儿子的叙述、以及对裘庄原主人、锄奸队故事、”老汉“的故事,以及肥原的故事和结局的描写。让读者跟着作家的笔慢慢的抽丝剥茧看到了整个故事的全部。

原来在故事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许许多多的故事,那些寥寥几句话一笔带过的牺牲了的人,同样也有着感人肺腑的一面,他们同样也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4、结语

看完《风声》,有点意犹未尽,欲罢不能,《风声》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如果你对谍战故事感兴趣,不如也来读一读麦家的《风声》。

《风声》:大孤独、大绝望之后的大坚韧、大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青草布丁 pudding,一起读书,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科科   凤凰山   坚韧   风声   抗日战争   伪政府   周恩来   军机处   东风   杭州   西风   原著   情报   绝望   孤独   故事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