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小视频:

一位爸爸正抱着一岁左右的女儿逛商场,可就在他俩快走到玩具店门口时,这位爸爸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紧用手挡住了女儿的眼睛,三步并作两步快速离开了玩具店。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尽管这个视频只有短短8秒钟,但爸爸的做法,还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孩子见啥都想要,确实令家长们头痛不已。其实,幼儿期的孩子思维还停留在“我本位”状态,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喜不喜欢、想不想要,还不会辨别物品的性价比、是否真正需要等等。

这个阶段大约会持续到3岁左右,而这个阶段恰恰也是孩子安全感和“被爱感”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家长在此阶段可以多满足孩子的购买愿望,只要不涉及安全和健康问题,不必过于限制。

喜欢新事物是每个人的天性,大人如此更不要说是孩子了。当然如果孩子大些了还不加以引导和教育的话,可能会让孩子一直陷入物质享受中,并逐渐养成喜新厌旧的习惯,甚至会影响到价值观的形成。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面对孩子不合理的消费问题,家长要如何处理?

1、不要被孩子的情绪绑架而最终妥协

经过苦苦抗争得来的东西,更像是孩子向家长示威较劲的产物,而并非出自真心所爱,在珍惜程度上会大打折扣,没多久就闲置,以后又会加倍买,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也使家长的教育失去权威性,孩子知道哭闹能达到目的,就越来越会要挟家长,当下次面对同样问题时孩子会哭的越来越严重。

2、不要因为碍于家长的情面而妥协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让自己很尴尬,因此碍于自己的情面而选择妥协。但家长要知道,一次妥协其实是为自己以后埋下了更多的“雷”,让孩子误以为“哭闹”是解决问题最有力的武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不要用打骂、强行压迫的方式来制止

家长的打骂和强行压迫,只会让孩子在行动上屈从,心理上却充满抵触和恨意,一有机会则加倍反弹。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蛮横的性格,不会听取道理,只会看别人脸色行事。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4、不要用夸大事实的方法来恐吓孩子

你今天用“垃圾食品吃了会中毒死掉”、“贝壳不能带上飞机”吓退了孩子,当有一天他知道了并不是这样,会鄙视你的不诚实,并且可能会为了印证你的不可靠以及他自身的正确,而用某种极端方式补偿当初错过的东西。

5、不要强硬要求孩子改变主意接受自己认为合适的东西

很多家长自认为的“满足孩子需求”,其实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成人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对事物作价值判断,而没有理解事物在孩子眼里的特殊意义,总是强硬要求孩子改变主意接受自己认为合适的东西。

6、不要假装答应孩子以哄骗孩子离开

对于孩子想买买买这件事,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就是三分钟热度,只要当时打消孩子的念头就可以了。于是,孩子想买东西时就对孩子说下次来买,这种方法当下可能有效,孩子会听家长的话乖乖离开。但长此以往,这种方法会渐渐失效,并且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甚至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7、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懂得怎么跟ta斗智斗勇

首先家长在心理上要无条件地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欲望表达。例如,“我理解你想要这个玩具的心情,但到底买不买,我们也要考虑一些现实因素。”如果决定不买,要与孩子耐心沟通,取得孩子的理解,不要一听到孩子想买东西就如临大敌,平时被充分接纳和满足的孩子会很好说话。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8、用情感关怀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与足够的安全感

有调查显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爸爸妈妈都不能缺位,否则,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所以用金钱来弥补只是家长的心里安慰,对于孩子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9、提前建立好规则,严格执行

规则的前提一定是我们可以长期执行的,而不是受家长心情的影响。很多家长会觉得我今天高兴你就可以随意买,明天不高兴就一件都不可以买。所谓规则的建立是比如说:“超过多少钱的东西不可以买?一个月购买的频次是多少?出去旅游时景区的玩具不可以购买......等等。

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金钱教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经常哭穷

哭穷固然可以让一些已经有了些金钱概念的孩子,放弃买买买的想法。但是,一直在父母的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会让孩子花父母钱时,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并产生自卑的情绪,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贵”的东西。不仅仅是让孩子不敢期盼高贵的生活,明明不穷的家庭,如果父母从小在孩子面前哭穷,还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念,导致他们过度看重金钱,使其观念格局变窄。

2、家长自身要有健康的消费观,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很难想象,如果家长自己就是个大手大脚、爱摆阔浪费的主儿,却要求孩子珍惜、节约,这种自相矛盾的教育让孩子如何理解和接受?虽然新时代的家长“能挣会花”,懂得享受生活,但既然为人父母,便不可任性而为,一定要避免有意无意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消费观。如果以后孩子长大了,自身的挣钱能力与消费观不匹配,家庭经济又支撑不起孩子的高消费,该如何收手呢?

3、 让孩子了解劳动的辛苦,体谅家长挣钱的不易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钱来自于辛勤劳动,并不是支付宝里生出来的,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上勤奋努力、克服困难的经历,让孩子对“挣钱”这件事有直观认识,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参与到家庭劳动中。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参与家务的着眼点不应放在效益上,而应放在劳动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上。应该从小就让孩子明白,做家务是他应尽的一份义务和责任,责任感强的孩子更能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辛苦。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4、以孩子为主体的消费,请把主动权给到孩子。

孩子一旦体验过自由选择、自主安排的快乐,也会同步发展出管理金钱的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如果确定某件物品是专属于孩子的,就请收起家长的权威,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到孩子吧,最多充当参谋建议的角色,而不是说服和强制,不要动用“真主意假商量”的伎俩,让孩子虽然得到了东西,内心却仍有匮乏感。

5、 当孩子进入学龄期,可以定期给零花钱

孩子可以自主安排这笔钱,去实现一些小心愿,至于他具体怎么花的,家长不必过多干涉,只作方向性引导就好。也许孩子眼里的物品价值不符合成人的“有用”标准、也许孩子的审美不够成熟、也许孩子一不小心被小商贩坑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经验就是这样得来的。相反,如果孩子始终被动地听命于家长,所有消费的合理与不合理、有用与没用都只能经由家长作出判断,他就始终没有机会去学习金钱管理,也就很难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6、 教会孩子区分想要和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别用两栏列举这两类花销,让孩子能够更明确地区分想要和需要。孩子想买各种“想要”的东西,也是因为他并不知道家中需要支付的费用还有很多。家长可以取出一月工资来,告诉孩子家里的各项必要花费都需要多少钱,如果孩子这月必须买这样东西的话就会影响到吃穿用了。现在都是电子支付,很多孩子对金钱没有直观感受。如果把钱取出来,按照用途分门别类,可以让孩子更懂得合理消费。

7、 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让孩子拥有理财能力

想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我们可以准备两个透明盒子。当孩子收到零花钱后,将零花钱按照“储蓄”和“零花”分别装进两个盒子中。其中“储蓄”盒用来完成较大的愿望,比如去迪士尼乐园、买比较贵的玩具等,平时不能动;“零花”盒用来日常花销,可以随时取出。

孩子总要买买买怎么办?金钱教育千万别忽视!「悦宝课堂」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满足孩子对于金钱的掌控感,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给零花钱的时间周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金额也可以随年龄增加。这样逐渐扩大孩子的支配时间和范围,更能够培养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


8、 教孩子认清钱的本质和作用,输入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要以自己豁达淡定的心态,让孩子知道“钱”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为人服务的,既不值得当作圣物去追捧供奉,也没必要当作秽物一般诋毁唾弃。家长还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多引导孩子感受阅读、劳动、交友等生活各个方面的乐趣,引导孩子成长为一个内心充实、志趣高洁的人,在金钱面前保持平常心,既有挣钱的愿望和动力,又不把物质享受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

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纯洁的天使,在金钱问题上同样如此。以顺应天性、温暖宽容、信任尊重、合理引导为主旋律的金钱教育,是每位家长都能送给孩子的“无价之宝”~


在这个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心灵的成长也需要同步跟上,才不会体验到分裂的痛苦。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良好的金钱教育引导下,充分发展他们天性中的真善美,逐步形成与其年龄段相吻合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自律精神,成为金钱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金钱   零花   孩子   玩具店   零花钱   家长会   天性   价值观   课堂   爸爸   家长   父母   习惯   阶段   东西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