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因偶像崇拜走向极端的消息: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后来,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此等激进行为,甚至有媒体惊呼“她不是一个人在追星”!

说到偶像崇拜,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青少年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粉丝”、 “玉米”等偶像崇拜者的专用词汇在现今的青少年中流传,偶像崇拜已然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突出代表。

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很多狂热的中学生给偶像写信,参加明星俱乐部,模仿偶像唱歌、着装,收集偶像的私人资料,偶像崇拜者们对此乐此不疲。其中由于盲目、狂热而导致的负面影响屡见不鲜。

当我们看了上面那位家长的文章后,可以看出,偶像崇拜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特定时期的欣赏和崇拜对象。它是一种由文化、教育、媒体引起的。只是在青少年时期表现更为突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现象。

大可不必对年轻人的偶像崇拜横加干涉。关键是家长、老师和学校要认真研究中学生偶像崇拜现象,指导孩子正确处理“追星”与学习及身心健康的关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我以为我们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产生偶像崇拜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引导。

我们注意到,有些媒体传播中没有考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要求,他们只是一味地传播青少年认可和需求的产品,而忽略了供应适合他们的充满社会关怀的媒介内容。

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引导孩子,除了注意媒体上对明星们成功后的事实报道,更要关心这些公众人物成功背后的故事。因为,每一个人的成功,其背后可能都有艰辛曲折和努力。“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早已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

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孩子知道这些,实际上就为他提供了一个观察学习的渠道,使他们更加了解他们喜欢的明星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引导孩子多注意搜集报道公众人物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的贡献,如珍惜人生中的美好情感,如何对待亲情,爱情、友情等,面对人生的重大变数,如何沉着去面对,以及明星对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所做的贡献。这些都可以使孩子们从一些偶像身上学到许多对自己成长有价值的东西。

同时中学生朋友们,当你在崇拜他人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第一、认识自我

要形成一个正确的偶像认识,当你选定了一个偶像崇拜对象时,不要只是满屋子挂满了他的照片就满足了,而要做到:首先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特质,加以肯定的同时,对比偶像发现自己的差别,反省自我,发展自我。在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神庙前树立着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有目的的生活中,要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周围的客观环境,而且更应科学地认识和把握自己。

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第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

在中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学生,在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有性格。”

进行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扩充知识面,增加生活的阅力还会提升自身的整个思想和水平。这样你才会用理性的态度分析明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偶像,才会逐步告别盲目,走向清醒;告别疯狂,走向理智;告别幼稚,走向成熟。当你取重偶像之长,重新塑造自己的时候,没准你哪天就会成为别人的偶像呢!

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第三、加强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与沟通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独立和反叛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但其思想还不太成熟。有时在理解“独立”时,似乎就是要把长辈“抛开”自作主张,甚至是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认为“我的偶像我做主”,有时还声称父母和老师不能“理解”自己。

毕竟,父母和老师的知识、经验较多,生活阅历也很丰富,看问题一般比较理性和全面。所以,应该相信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主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把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困惑多与父母和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多听取他们的建议,这对于自己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中学生应该正视追星问题,做到以下三点,学习追星两不误

反思我们对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的评价或担忧,更多的是埋怨与抨击,做老师和家长的应该审视我们对这类言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应该给他们更有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方案、更符合孩子们现实需求的教育办法,来推进我国青少年阶段的人生辅导和素质教育。

(完)

家有儿女,请关注“红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中学生   崇拜者   青少年   崇拜   偶像   时期   家长   走向   正确   现象   父母   老师   孩子   媒体   明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