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她胡搅蛮缠,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文:轻浅一笑

图:大俗摄影

图片和文章内容无关


母亲年轻时很漂亮,她高挑的身材,凸凹有致的腰身,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衬托出她皮肤白皙细腻,一双大眼睛乌灵灵很有精神。那个年代的母亲,说是村里的一枝花,一点也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的母亲,却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母亲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她胡搅蛮缠,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她和父亲结婚之后,就随父亲从徐州农村去了东北生活,然后我们兄妹三个相继出生。


父亲长相也很帅气,他五官端正,浓眉大眼,高鼻梁,是位老实巴交,正直善良的人。


当年的母亲,就是看上了父亲的长相,义无反顾地跟父亲结婚了。但婚后,母亲的强势与霸道渐渐显现出来,她开始嫌弃父亲温吞的性格,嫌弃父亲太过于耿直,嫌弃父亲不会哄人,稍一不顺心如意,就把气全撒到父亲身上。


而父亲并不跟母亲一般计较,面对母亲的狂躁与指责,他总是任打任骂,从不反抗,笑笑就过去了。


可面对父亲的沉默,母亲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发的嚣张。


在东北,女人大多性格泼辣,母亲长期跟那些所谓的姐妹打成一片。她们的那种圈子,说句不好听的话,简直就是以折磨家里老爷们为乐,母亲的蛮横在她们眼里,成了为女人长脸的“楷模”。渐渐地,母亲的脾气更大了,对父亲的态度也更差了。


父亲实际上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后来,他和一位朋友一起做木材生意,平时忙来忙去,经常不在家。听不到母亲的叫嚣,父亲的耳根子也清净了许多。


不知不觉多年过去,我们兄妹都到上学的年纪,由于户口不在东北,十分重视孩子教育的父亲,决定带着我们回到苏北老家。


那时,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眼睛得了严重的白内障。近门大叔经常打电话来,说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晚年需要得有人照顾,毕竟她老人家一辈子就我父亲一个孩子。


可母亲不愿意回家!


她说自己已经熟悉了东北的生活,在那里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圈子,一提起回老家她就发脾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家都上城市里生活,你却带着孩子大人上农村里跑。如果你想法把户口迁过来,孩子也能从这里上学,多好!”


父亲听到母亲的唠叨,都是对她宽容地笑笑,解释说:“现在迁户口很难的,再说家里还有咱妈呢!”


就在母亲不闹情绪的时候,那天她突然接到了娘家侄子的电话,告诉她姥姥雨后外出摘豆角,在门口不小心滑倒,结果摔断了腿,母亲有点担心姥姥,我们一家也因此回到了江苏沛县的老家。


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我们全家回到老家的那天,当奶奶听见父亲喊着“娘,我们回来看你来了。”奶奶和父亲抱着头,呜呜地痛哭起来。


那时,我还不懂大人的想法,但为人父后我才觉得,那时的奶奶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应该是几多盼望,几多思念,如今,终于等到了亲人的团聚,那种无言可述的欣喜和激动,才会让他们家涕泪交加吧。


母亲看到老家的路坑坑洼洼,房子破破烂烂,嘴里嘟嘟囔囔说:“看见这样的家我就心烦,到处脏兮兮的,你说回来干啥?”


母亲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她胡搅蛮缠,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奶奶听了母亲的话,回应道:“孩他娘,自己的家不回来上哪去?”


可母亲却没好气地对奶奶说:“要不是有你这个累赘,打死我也不会回来。”


奶奶听了母亲的话,气得上气不接下气。


父亲赶紧拉着母亲出来,对她小声说:“咱娘岁数大了,你别再气她了。你放心吧,我会给你盖全村最好的房子,让你住得舒舒服服的。”


母亲听了父亲说的话,嘴上露出笑容,才停止了絮絮叨叨的抱怨。


父亲领着我们一家人,拜访了俺的近门和几家辈分高的爷爷,都互相认识了一下。晚上又去了村委和学校,张罗我们兄妹三个上学的事情。


姐姐上小学三年级,我上一年级,弟弟上的幼儿园。


有一天我放学回来,突然听见母亲和奶奶又在吵架,周遭还有人窃窃私语。母亲大声叫嚷着:“你个死老太婆,我们在那里生活好好的,谁让你的眼睛快瞎了?闲着回家来照顾你,你还不知好歹!”


奶奶气得够呛,大声反驳着:“养儿防老,我就这一个儿子,我不指望他我靠谁?”奶奶年轻的时候听说也是个“女汉子”,脾气也特别暴躁,她们两个可谓“针尖对麦芒”。


后来她娘俩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经常吵架。有一次奶奶由于一时气急,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呼吸困难,而母亲径直去到邻居家串门去了。


放学我们回家后,发现奶奶已经离世了。


从来没见过父亲掉过泪的我,那天却看见了他跪在奶奶的棺材旁痛哭流涕,嘴里嘟囔着:“娘啊,您原谅她吧,都是我对不起您啊。”


奶奶的后事办得非常隆重,也很顺利,奶奶的葬礼结束之后,又等着过完五期,父亲准备扒屋盖新房。


那天,他去了邻居三爷爷家告诉了自己的打算:“三叔,我想盖两层楼,上下各五间。”三爷爷听了,高兴地说:“有魄力!”


于是鞭炮啪啪放起来,工人们动工拆了老房子。


我们一家人暂时都挤在那两间小西屋里,门口搭了一个棚子当厨房……母亲拾掇着东西总是嘟嘟囔囔,骂骂唧唧,反正就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父亲准备好新房子需要的一切材料,三爷爷领着人就开始动工了。


母亲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她胡搅蛮缠,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父亲和母亲也跟着忙前忙后……母亲虽然好骂人,但很勤快,就是没有包容之心。


大概三十多天的时间,新房子盖好了。两层小楼,上下五间,两间配房,四周墙头都是砖垒起来的,大门很宽,两边都贴上了红色瓷砖。庄上的人都向父亲伸出大拇指,赞扬他说:“这些年你在外混得不错啊,竟然盖这么好的房子,在我们庄上首屈一指。”


母亲听邻居都夸父亲,脸上美滋滋的,那段时间真的过了一段素净日子。


可是那天我放学回家,却又听见母亲的大嗓门叫嚷起来,原来她给东边的邻居吵起来了,因为人家的鸡跑到俺家菜地了。


父亲在家除了农活,有空就跟着邻居爷爷领的建筑队干活,工资每天都不少。

可是母亲的躁脾气却与日俱增,周围的邻居都被她得罪光了。


我家院子门口还有一块宽敞的空地。母亲有空的时候,就把这片空地用树枝围了起来,里面种上了各种各样的青菜,但是邻居的鸡啊,羊啊却都上里面钻,有时树苗被羊啃了,青菜被鸡叨了。


这些都是母亲骂人的导火索,骂三天都不来重样的:“谁家的娘也不栓住,把俺刚刚栽的菜啃了!龟孙秧子,丈人揍的,王八羔子等……”


本来村上都是本家,没外人,平辈和长辈都有,乡里乡亲的,就她这样的,天天骂街,啥人都不要,长此以往,大家都很讨厌她。一些性格泼辣的妇女,干脆和她对骂,大战一场;老实的不跟她一样,感觉不是她的对手,干脆装作没听见。


母亲这种性格,让父亲很没面子,给人家赔礼道歉,母亲又不愿意,后来给周边邻居慢慢的就不说话了,顶多见面给人点点头,因为他在乎母亲,总是用息事宁人的态度纵容她的缺点。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给父亲跟着干活的三爷爷家骂架不搭腔了,父亲也不好意思跟着去干活了,但还是对母亲百依百顺,整天穿着破旧的衣服,就知道闷着头的干活。


就这样,母亲成了村里有名的“狡猾头”,四周邻居没有一个对脸的了。


母亲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她胡搅蛮缠,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可是有一天母亲又给东头的婶子干起仗来,因为她看见父亲给那位婶子说说笑笑的,起了疑心,张口骂人家不要脸,说勾引她男人。那位婶子当时气得打哆嗦,差一点喝了敌敌畏,从此再也不敢和父亲说话了。


父亲因此更沉默寡言了,有时候自己一个人蹲在角落里一颗一颗地吸烟,地上的烟蒂一大堆……


母亲从来发觉不到父亲的不对劲,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呼小叫。


后来我们兄妹一个个长大都成家立业了。因为我的孩子需要他们照顾,于是就把他们接到了城里。


到了城里应该息息性子了吧?但一如既往。她不好意思对着我们,唯独对父亲张嘴闭嘴就是骂人的话。


父亲的衣服脏了,她看不见;父亲的心情不好,她从来不管,一不顺心就把脾气全部发到父亲身上。


也许就是父亲受到长期的压抑,他生病了,医生诊断:肝癌晚期,他老人家越来越瘦。


看到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母亲终于有了一些收敛。


父亲在五十九岁的那年九月,溘然长逝。


在他快闭上双眼的时候,还偷偷地在我耳旁念叨:“我走了,你们对你妈妈一定好点,她跟着我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我听了,悲痛欲绝。


母亲看着父亲僵硬的尸体,呆呆地坐了一夜……


母亲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她胡搅蛮缠,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看着她这个样子,我把怨气全部撒在她的身上:“你再骂啊,有本事你把他骂醒啊?这么多年受了你一辈子的窝囊气,临走的时候却还挂念你……如果我是父亲,早给你离了八次婚了。”我说着说着,又放声大哭。


母亲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流,呜咽着说:“你走了,我以后还再骂谁?”说着说着自己踉跄着跑了出去。


我带着父亲的尸体回到了老家,然后给进门和村里的大老执商量父亲的后事,他们最后集体给我说:“你父亲出丧那天,千万别让你母亲回来,否则没有一个来帮忙的。”


我沉默了……


家里丧事如果没人帮忙的话,怎么能让父亲入土为安?出殡亲戚得招待,出丧得有人抬棺材,也要人早早的把坟坑挖好,得有主事的人。


在我老家,不管喜事白事,谁家帮忙的人多,说明这家为人处世之道口碑不错。父亲人不错,可母亲的外号人称“狡猾头”,她的为人,村里没有一个认可的。


有句话说得好:智慧的妇人建立家室,无知的妇人亲手拆毁。


父亲出丧那天,母亲担心引发众怒,她没敢到家里来,整个葬礼过程都很顺利。我哭啊,哭啊,可怜我的父亲今生遇见了母亲这种性格的人,就这样早早的结束了生命。


父亲走后,母亲变了,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有时候她拿着父亲的一件衣服轻轻地摸过来,摸过去,嘟囔着:“你回来吧,我再也不骂你了,我错了,我错了!”


说着说着,母亲就情不自禁地大声哭起来……


母亲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她胡搅蛮缠,亲手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我在一旁摇摇头: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是父亲一生的牵挂,可母亲却辜负了他的一往情深,让父亲窝囊着过完了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村里   婶子   父亲   母亲   胡搅蛮缠   泼辣   兄妹   户口   老家   爷爷   奶奶   邻居   脾气   大声   性格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