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事:送上门的丈夫,最终断送了她和儿子的性命

文:张克习

图:大俗摄影

北庄上的李大海,早年丧父,老母亲拉扯着他哥三个过日子。哥三个外在形象都长得不错,体格都很棒。特别是老大李大海一米八的个头,腰挺肩阔,手长胳膊粗,一看就知道是个棒劳力。


乡村纪事:送上门的丈夫,最终断送了她和儿子的性命

可是在那个人们手脚都被束缚住的年代,李家三哥们纵然有浑身的力气,也没有给家庭带来什么优势,反而带来了吃粮不宽裕、穿衣布票紧张的窘境。


贫穷的家庭状况,成了哥三个婚姻的拦路虎。这不,老大都二十八了,说媒娶亲的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按常理,老大的婚姻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那后面哥们的婚姻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他们的婚姻解决起来自然非常棘手。


解决儿子们的婚姻大事,成了母亲最焦虑的事情。好在李家人性格都比较内敛,并没有张扬儿子们的婚姻难题,而是内紧外松,私底下默默地托人寻找良缘。

机缘来自我们那儿分田到户那一年。那时候北庄和南庄的土地都连着边,碰巧李大海家分得的一块地,就和南庄上的张凤先家的地临边,两家的地中间只隔一条一米多宽的排水沟。

张凤先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在家种地劳动,其余两个孩子在读书。大女荣荣儿虽然没有进过学校,但心灵手巧,又能吃苦耐劳,是家里种地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张凤先对大女儿特别钟意,因为家里种能将近十亩地,种得有声有色,没有大女儿的鼎力相助是绝对不行的。

李大海每次到田间,总能看到荣荣在那里干活。从荣荣矫健的身影和麻利的动作中,就能看出她是个勤劳能干的女孩。

有一次,李大海和荣荣都在自家地里干活,干着干着就到了邻边处了,无心的荣荣只顾埋头苦干,有心的李大海不时地用钦慕的眼神瞟荣荣几眼。时间稍微长了,有时两个人的目光难免会有交集,使得彼此都有些羞涩。


乡村纪事:送上门的丈夫,最终断送了她和儿子的性命

有时,李大海独自在地里干活时,鬼使神差地会突然渴望荣荣也出现在地里。眼前还会浮现她矫健的身影和青春俊俏的脸庞……


哎,瞎想什么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都二十八岁了,人家看样子不过二十刚出头,再说我家弟兄们多,境况又拮据……思绪回到现实中来,李大海不得不在内心啪啪的自我打脸。

然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平时李大海总流露出自己在干活时,相邻那家的情况如何如何,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他母亲也看出了端倪。又一转念,自己的娘家不就是南庄的么,何不走一趟娘家,有枣无枣地打一杆。


到了南庄一打听,一切都明了了。原来和她家庄稼地挨着的,是张凤先家,不是别人,正是娘家远房的兄弟。他家的两个孩子上学,老伴身体不好,干不了活,近十亩地全靠二十岁的大女儿荣荣和他打理,种这十几亩地父女两个也是疲于应付。


一听说这种情况,李大海的母亲,心胸豁然开朗——这回我就不信我家捧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回到家里,她给大海说:“明天到地里干活我给你们一块去!”。到了地里,果然看到张凤先父女正在忙着装车拉玉米。


这时候,李大海他母亲隔着水沟,主动打招呼:“他舅,他舅!”见没有回音,她接着大声喊:“大兄弟!大兄弟!”张凤先听到喊声,抬头怔了一下,定睛一看,匆忙应答到:“哦,原来是大姐,你家的地也分到这里了?”

李大海的母亲看到父女两个忙得精疲力尽,马上和大海说:“大海,赶快过来给你舅帮忙,咱们家又不缺人手……”说时迟那时快,张凤先还没来得及推辞,只见李大海一个箭步跨过水沟,闷头就忙活起来了。

从此,李大海看到张凤先家地里有活就主动前来干,没有活的时候,就上门主动问:“大舅,有什么活吗?我来干,今天我在家没有事。” 有时,张凤先有意说家里没有活,想把大海推辞走,谁知大海就坐在门口就是不走。李大海的执着,让张凤先也是盛情难却。

于是,李大海就像张家的长工似的,有活没活都来,撵都撵不走,并且每次忙完活,饭也不吃就往自己家里跑。大海的母亲也时常煞有介事地到张凤先这里走起了娘家,一时两家的关系煞是热络,引得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寒来暑往,转眼到了第二年的秋天,大海和他母亲到张凤先这里也随意了许多。在一个气氛融洽的当口,大海他母亲语重心长地和张凤先老两口说:“他舅,他妗子,你家荣荣也该到说媒的年龄了,你们看看你外甥大海怎么样,要不咱们就成全他们两个吧?以后他们两个在一块干活也方便。”


其实在这前,张凤先老两口也看出了苗头,也反复合计过,觉得大海这孩子不错,虽然家里穷点,年龄比闺女大几岁这都没有大碍,现在都开放了,只要勤快就能过上好日子。一听大海的母亲这样一说,老两口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李大海和荣荣的婚事。


赶在秋收后春节前,两家就不失时机地把李大海和荣荣的婚事给办了。

婚事办得风风光光,因为李大海家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穷家了,土地承包、喂牛、养猪都获得好的收益,李大海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家里有这么多粮食和钱。


婚后,在大海和荣荣的共同努力下,小两口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并且大海的两个弟弟也都相继成了家。


乡村纪事:送上门的丈夫,最终断送了她和儿子的性命

更令大海的母亲舒心的是,荣荣接连为李家诞下一男一女两个孙辈,此时,李家真是人财两旺,一时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家庭。

谁知道,吃穿不愁家有余钱、儿女绕膝称心如意的生活,并没有让李大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有诗有远方的时刻,他竟然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变得好逸恶劳,而且还染上了赌博的嗜好。

一开始是偶尔夜不归宿,后来就常态化了。为了把他从赌博场上拉回来,荣荣经常像派出所的户籍警一样,挨家挨户地苦苦寻访,因此还遭到不少人家的反感;她有时还化装成拾荒者,暗中侦察,寻找李大海的赌博的去处。

有一次,荣荣看准了,李大海像幽灵一样进了一家人的家门,她随即去敲门,但门迟迟没有打开。等到开了门她进入,发现李大海并不在场。其他人先是满脸的诧异,进而异口同声地说没见李大海。

此时候荣荣情绪几近失控,她横下一条心,今天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李大海给找出来。她在几个房间找了一遍还真没发现他。后来她再找,这时她发现角落里有个柳条筐怎么晃动,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揭开柳条筐终于看到角落里李大海。


荣荣再也不想给李大海什么面子了,唯有破口大骂方能解心头之气:“好好的人你不做,你奶奶的跑到这里来当鬼!”大海在赌友面前丢了丑,岂肯罢休,于是就和荣荣撕打起来了……

不管荣荣如何吵闹,李大海的赌瘾犹如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收拢了。他本村赌不下去了,就到外村赌,没有钱赊账也赌,按照事物发展的正常逻辑,不久,赌徒们就上门来讨债了。


债主们找不到李大海,就只能找荣荣要钱,要不到钱,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搬走。更令荣荣意想不到的是,李大海竟然和女赌友,隔壁邻居家的媳妇一起私奔了,引得邻居家的男主人不止一次找荣荣大吵大骂……

此时, 荣荣真是欲哭无泪,欲诉无门。为了两个孩子,她只得忍辱负重,一边承受着赌徒们讨债的骚扰和邻居男人的辱骂,一边还要风里雨里打理地里的农活。她的精神处于将要崩溃的边缘。

然而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却是另一件更悲催的事情的发生 ——一天,儿子跟着她到地里,她干活,儿子独自在地头玩。个把小时的功夫,等到荣荣回到地头,却怎么也不见儿子的身影,找来找去,最后在地头旁边的土井里了找到了儿子幼小的尸体。

这时,荣荣眼前一片漆黑,感到自己再也没有生路了。于是到家后,她拿起藏在暗处的半瓶除草剂,义无反顾地地喝了下去。经过数天的抢救,终因多器官衰竭而撒手人寰……


乡村纪事:送上门的丈夫,最终断送了她和儿子的性命


事后,人们从悲剧中幡然醒悟——是李大海的嗜赌成瘾害了荣荣,害了这个美满的家庭;但也有人像放电影一样回忆着,当初李大海是如何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粘着张家的。他们也似乎从中获得了无法言说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矫健   赌友   儿子   老两口   柳条   父女   婚事   娘家   纪事   性命   乡村   大海   家里   丈夫   女儿   母亲   婚姻   两个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