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时的“猪油渣”

文:孙延兵

图:来自网络


周末的一个晚上,几个乒乓球友打完球小聚一下,几杯酒下肚,情绪也高涨起来。一位河南籍的球友突然问起服务员饭店里有没有“油滋”。服务员一时没有听懂,睁大着眼睛不知说什么。


难忘童年时的“猪油渣”


球友接着解释说,“油滋”就是肥肉炸完油后剩下的油渣。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几个球友及服务员也都明白了,就是以前大家很喜欢吃的“猪油渣”,也勾起了大家对童年的怀念。


“猪油渣”在七、八十年代出生人的心目中是“稀罕物”。


一想起,那甜甜香香的美味,仿佛又从心里不由自主地地又冒了出来,也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岁月。


上世纪七八十年时,物资普遍匮乏,很多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的,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到的。


一个月能够吃上一次肉的人算是幸运的了,尤其是农村。每个人肚里的“油水”都不怎么多。所以,很多人喜欢吃肥肉,觉得肥肉吃起来过瘾,有肉的味道。


当然,也不是大家从心底就不喜欢吃廋肉,而是肥肉可以炸油,炸出来的油可以用来再进行炒菜。从经济的角度,不仅可以节省油,还可以吃到猪肉的味道,是一举两得的事,自然也就有了“猪油渣”这个副产品了。


“猪油渣”由于油基本被提炼差不多了,所以吃起来一点也不腻人,无论是加上糖还是加上盐,味道都很好。尤其是加上糖,甜丝丝的,从嘴里甜到心里。

相对于很多农村的孩子而言,我还算是幸运一些,在我的童年吃了不少的“猪油渣”。


难忘童年时的“猪油渣”


那时,父亲做肠衣卖,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地起来去乡里的食品站拿些猪肠子回来清洗,自然猪肠子上面也会沾着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扯下的碎肉,多是肥肉,我们便会去把它扯下来,清洗干净,放在锅里榨油,那时也吃到了不少的“猪油渣”。


遗憾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父亲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终因积劳成疾,在我五岁的时候,就离我们而去了。肠衣的生意也就此结束,“猪油渣”吃得也少了。


“猪油渣”的吃法很多,可以做饼吃,也可以加点糖做汤圆吃,还可以烧大白菜粉丝或是烧豆腐吃,味道均很好。但它毕竟是油炸的,不能吃得太多。


因为“猪油渣”里含有大量的动物脂肪,其脂肪属于饱和脂肪酸,吃多对人体有害,不但可引起肥胖,还可能导致胆固醇升高,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长期食用,还可能会诱发胃癌。


现在想来似乎有点后怕,不过那时你就是想吃也不会有多少的吃,感觉又是一种庆幸。


难忘童年时的“猪油渣”


猪油渣,一个时代的烙印,一个时代的记忆。


偶尔吃一点,回忆一下,感觉还是挺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猪油   油渣   童年   肠衣   球友   肠子   肥肉   吃得   服务员   脂肪   难忘   幸运   味道   父亲   自然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