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病理和基因特点(一)

肾癌并不是中国一个发病率很高的癌症,但是每年依然会给6.8万的家庭带来不幸的消息。

多了解一下肾癌的基本特点,有助于对其发病机理的探索,也有助于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这篇文章内容比较深,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因为我以前就是研究肾癌的,所以对其比较了解。

肾癌的两个基本特点

肾癌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其90%属于透明细胞肾癌;二是绝大多数都是由一个叫VHL的基因缺失所导致的。

为什么叫透明细胞肾癌呢?这是因为这些肾癌组织里含有大量的脂肪滴(Liquid Droplets, LDs,在做细胞切片的时候这些脂肪成分都流失掉了,因此看不到结构,是空的,故此称为透明细胞肾癌。

肾癌的病理和基因特点(一)

下列三排显示肾癌组织内的大量脂肪滴堆积(红色)

关于肾癌一直以来就有许多问题,大量堆积的脂肪滴就是一个显著特点。科研人员一直想问,脂肪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它对人体到底是好还是坏?是导致细胞恶化的罪魁祸首还是偶然受牵连的受害者等等?

肾癌的病理和基因特点(一)

肾脏位置

癌细胞与低氧反应的关系

研究显示,肾癌的脂肪滴其实是VHL基因缺失导致的。

在肾癌组织里,VHL这个位于3号染色体的基因非常容易丢失。但是原因不清。

VHL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调控细胞对氧气状态的感受,这个作用跟低氧诱导因子(HIFa)有关。

本来HIFa蛋白质很不稳定,氧气含量一高,HIFa就被降解掉了;这个作用是通过VHL和HIFa结合来实现的。

但是低氧条件下,VHL无法跟HIFa结合,因此HIFa不会被降解,会因此形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HIF,然后进入细胞核内,作为转录因子激活所有的下游基因,数量多达几百个。这些基因都可以感受氧气多少,在低氧状态下就会发动该基因的表达,因此细胞就等于凭空多出来了几百个新的基因产物。

这就是细胞的奇妙反应。

当细胞处于一个氧气很少的环境时,细胞本身很显然嗅到了危险,因此,它就立即启动了本身的危机应对机制:激活那些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的基因,大量表达各自的蛋白质产物。

这些蛋白质可以分为很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分别参与血管再生,能量代谢,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等。

肾癌的病理和基因特点(一)

促进血管再生功能在肿瘤领域的科学家眼里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

因为这些血管所携带的养分会供应给迅速生长的肿瘤组织。

但是即便如此,肿瘤内部的氧气含量依然不会像正常组织那么高,因为其血管网络是不怎么正常的。总体而言,肿瘤细胞的低氧机制一直是低烈度的存在着的。它对葡萄糖的利用是一种很不经济的方式,而且产生大量的乳酸。

这在生化上叫Warburg效应,是普遍存在于癌细胞内的一种现象。其发现者Otto Warburg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这种现象也同样会发生在肾癌细胞内。也就是说肾癌同样也会产生乳酸。

如果不移出细胞外,细胞内淤积的乳酸过多,就会导致细胞出现酸中毒,因此乳酸必须被尽快清理。

今年刚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足以改变教科书的文章发现,乳酸竟然是多种癌症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

肾癌是不是也以乳酸作为主要的营养来源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推断起来可能性应该是很大。

(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肾癌   基因   低氧   癌细胞   乳酸   病理   因子   缺失   氧气   蛋白质   肿瘤   脂肪   血管   细胞   透明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