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1、金庸先生的理想人生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也许他做到了,因为先生这一辈子活着的时候可算是轰轰烈烈,走的时候,想来也是亲人环绕,安然离去;但“悄然离去”也许先生注定“无福消受”,朋友圈的刷屏来得比以往都厉害,几乎是不间断的悼念,一个接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叹。

我也一样。我当然不认识金庸,但是他给我创造的那个武侠世界却真也让我念念不忘,想起曾经沉醉在其中的时光,我嗖呼一下,就重又回到小学四年级的光景。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那是我第一次读武侠小说,看的是《射雕英雄传》,完全忘了这本书是从哪里借来的(肯定不是买的,当年买书可是一笔巨大支出),只记得原先是准备课间看和课后看的,但是一打开,根本就控制不住。

上课的时候,放在课桌肚子里,老师只稍一转身,就赶紧看一眼,可惜很快就败露了。班主任发现我偷看书,把书直接没收了,我写了很长的检讨书,才终于拿回来。但是,再也不被允许带到学校里去。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那索性就在家里看,躲被窝里,拿着手电筒看。但是又被父母发现了,书再度被没收,后来这本书命运几何,我也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记忆里只有自己如饥似渴,又像做贼一般的看书感受,而这种感受我认为是看书的最佳状态,要是没有“做贼”的提防,也就不会那样拼命地提高阅读速度!简直是血脉喷张地看书啊!

之后,看金庸的书自然就变为了和老师父母斗智斗勇的过程。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2、和今天的父母强调阅读不同,那时候父母和老师认为只有读名著才算是读书。

读金庸和琼瑶之类的,那都是堕落,影响学习不说,还会被带坏。所以,作为一名好学生,简直是被老师和父母防火防盗地监控,不允许看这些书。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金庸的书包上书皮,并写上最近老师要求阅读的名著名字,这样就能正大光明的看书;还有,做好装置假装做作业实际看书,父母一进来,身体一挺直,书就自动滑下去,父母一点都发现不了;如果我妈就坐在我身边不远处的时候,我就拿着笔,一边看武侠书一边抄写,让我妈以为这是老师布置的抄写优美句子的作业……真的,为了看书,我简直是绞尽脑汁,充分发挥了我的聪明才智。

这样,我终于看完了金庸的大部分我所能获取到的小说(还有琼瑶的小说)。并且深深的认为金庸的那个江湖世界就是现实。比如姓复姓的,都是有钱的,慕容一定是有点坏的富家子,而欧阳是有点偏执的富家子,以至于后来看到欧阳震华,我都觉得他不应该姓欧阳,太不像了!

后来有了电视连续剧,我们全家人一起看的是《射雕英雄传》,我妈也迷进去了,终于承认我看的书不算是歪门邪道。那时候,我整天幻想着我是黄蓉,美丽又古灵精怪,会做好吃的饭菜(所以,初中的时候我能烧一桌菜出来),还会有人宠爱着你…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那时候还有卖贴纸的,大街小巷的店铺都在卖,贴纸上也都是些明星。当时的我几乎收集了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的所有贴纸,搞了一本专门的本子,一张贴纸贴一页,然后在旁边写上这张贴纸的人物肖像描写。同一个人,写了200多页不同的肖像描写,我现在都想不出来当时是怎么完成的。似乎也不给人看,就自己写,自己欣赏,自己就很开心了。那种自我愉悦和自我满足的状态似乎过了高中,我就不再有,偶尔会诧异当年的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题外话:后来,翁美玲过世了,我非常伤心,转而喜欢了张国荣。2003年,张国荣也过世了,我就再也不敢“忠心耿耿”地迷恋一个明星,很怕他是因为我喜欢他才死的。)


3、某种意义上,正是我看的那些闲书奠定了我的世界观。

金庸塑造的那个世界,主角经常有奇迹发生,大部分的人物都是善良的,连做坏事都有充足的原因,你会觉得欧阳锋怎么这么讨厌,但是,却恨不起来;你会觉得杨康很坏,但是你还会有点喜欢他。

金庸的江湖世界里,好人坏人的界限都不清晰,名门正派也有龌龊之徒,丑八怪和乞丐很可能是最有善心最正义的,甚至那些说话很不礼貌,吹毛求疵的人,往往也是有大义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出发点和理由,每个人都可以被理解。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到了《鹿鼎记》(我的最爱),连主角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这对我的震撼很大。我觉得我很早开始就觉得人不能以好坏划分就是受了武侠小说的影响,而对义气的重视也是因为心中有个江湖。

更为重要的是,看金庸的时候,正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觉得先生能创造一个江湖,我也能创造一个世界。10多岁的年华,觉得世界就在脚下,就得自己就是那个世界的主角。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那个恣意的青春年少时代,我再也回不去了,虽然还能再看看飞雪连天射白鹿,但是,金庸的离世提醒我,那个时代和那个江湖正在离我逐渐远去,那个意气风发的我也在老去。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4、但是,我深深的感谢金庸先生,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他给了我一个讲义气,有正能量,但是又不仅是黑白一刀切的江湖;他介绍了很多善良的朋友给我,让我常常在想象江湖中与他们对话;他给了我一个豪情的世界,让年少的我充满信心的大步往前。

真的很感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这么一个自我愉悦又有大众共鸣的世界。怀念金庸,也是在怀念那段岁月,并且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心中那个讲义气的江湖,也能保持风发的意气。


查大侠,金庸先生,请在另外一个世界开创新的江湖!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题后记

想到自己四年级就能读大部头的《射雕英雄传》,我突然发现同样四年级的儿子居然还在看漫画,至今没好好读过一本大部头,忍不住把儿子叫过来,训一通。

老公在旁边说:可是儿子现在看的视频,玩得游戏可比你当年厉害多了!

想想也是,当年,我妈认为看武侠小说是绝对影响学习,让人堕落的事情,严防死守,天天唠叨,一旦发现就严厉惩罚,和今天的父母对待游戏的态度一模一样。可是,今天回过头去看,孩子愿意读这些闲书多好啊,锻炼了阅读速度,开拓了眼界,还有了自我愉悦的能力。


也许,父母就是来拖后腿的。

就像我儿子回应我的:我是你生的,又不一定要像你一样。我以后可不想写书,我就画漫画开发游戏好了。我也能画出一个漫画世界!

塞上空许约|那么怀念一个人,却终须道离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美玲   贴纸   欧阳   大部头   闲书   塞上   青春年少   射雕英雄传   愉悦   武侠小说   当年   父母   自我   老师   江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