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随着高考成绩的出炉,学霸们欢呼雀跃,而学渣们个个愁眉苦脸不说,还可能与大学失之交臂。


学霸们是如何养成的呢?学霸们的父母又是如何培养的呢?有媒体采访了近几年来的全国46名高考状元,发现这些状元们的家庭教育都非常相似,学霸的养成也是有迹可循的。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人才魔术师”蔡笑晚在谈到孩子时,说道:“孩子是自己的,父母不关心,就没人关心”


对于孩子的成才,他直言:“孩子的智商相差无几,家长能否在小学阶段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01小学阶段打好“地基”,未来才能铸就“高楼”‍


如果把孩子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学习,比作建造一幢高楼,那小学阶段就犹如打地基,若地基都筑不牢,又如何建造高楼呢?


来自重庆的谢欣颖,凭借726分的高考成绩,一举夺得了市状元。当媒体采访其父母“女儿是如何培养的”?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谢爸爸一句“根本没培养过”,让在场的人尤为吃惊。但谢爸爸口中的“没有培养”,并非两手一摊、静待花开。


在后来的采访中,谢爸爸讲述道:女儿很喜欢看书,从1岁多时,我们就买了很多绘本,引导孩子看图;后来识字后,就会鼓励她自主阅读。上小学后,谢欣颖就爱上了阅读,而且读得非常快。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从女儿5岁时,就带她练钢琴。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来自广西的状元杨晨煜,在高考中获得了730分的高分,并创下了广西自恢复高考以来最高分的记录。当网友们感叹这样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时,杨妈妈说道:


“孩子肯定要从小培养,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父母要帮助孩子培养好。监督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只要小时候习惯养好了,后面的学习之路才好走”。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据杨妈妈透露:孩子整个小学阶段,她跟丈夫几乎取消了所有的约会、应酬;儿子在家时,全家几乎都是在看书。


仔细看谢爸爸与杨妈妈的采访,文文爸发现,状元们的学习虽不可复制,但是有迹可循的,正如杨妈妈所说:孩子小时候定型了,后面的路就好走了。换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打好了“地基”,未来才能铸就“高楼”


总而言之,每一个学霸都不是横空出世的,都是父母在背后奋力托举的结果


02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分析状元学霸们的共同特征,几乎都是爱看书、爱阅读的孩子。高考状元彭妃珊,就是一个非常爱阅读的女孩,她直言:平时上学没时间阅读,但只要一放假,自己就会抓紧时间阅读,阅读书籍不限,经典名著、人文历史、科幻小说等都会读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据了解,她之所以爱阅读,跟父母的悉心培养分不开。从她2岁起,父母就会给她读绘本;待他识字后,父母就会陪着她一起读书。在她上小学3年级时,她就已经读过1000余本书。


在父母的影响下,彭妃珊将读书的习惯刻入了骨子里,只要一天不读书,就会浑身不舒服


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彭妃珊的理解能力、记忆力与表达能力,远胜于同龄孩子。而阅读过的书籍,不仅让她收获了知识、拓宽了眼界,还建立起了学习各科知识的底层逻辑。


或许正是长年累月的阅读,让她慢慢与同龄孩子拉开了差距,悄悄地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03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养成习惯性自律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养成习惯性自律,对于孩子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道:“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方法”


仔细看46位高考状元的相关报道,你就会发现,他们中不止一位提到专注力与自律,一旦制定了计划,就会坚持完成。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安徽省状元王杜宸,不仅是高考状元,也是当地的中考状元。之所以他能两次拔得头筹,跟他的专注力与习惯性自律分不开。


他在采访中提到:“他不喜欢玩手机,也不喜欢打游戏,喜欢钻研数学,只要有新发现就特别有成就感”,他认为:数学就是一种美学。


江苏省状元王雅迪,也跟王杜宸一样,认为自己成为学霸的关键,就是对待学习拥有全神贯注的专注力与习惯性的自律。


其实,状元学霸们不一定个个都天资聪颖,更多的是在学习上,他们比别人更专注、更投入


04学霸的养成,从小学阶段就在“拼父母”


优秀的父母都是相似的,不优秀的父母各有各的理由。湖北省状元唐楚玥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更有效率,每天坚持带孩子运动锻炼3次,365天风雨无阻。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广西状元杨晨煜的妈妈,更是放弃了所有的约会与应酬,在家专心陪伴儿子学习......


因此,每一个学霸孩子的横空出世,都是有迹可循的,他的根,在家;他的因,在父母。一对有格局、重教育的父母,真的能胜过100个好老师


普通父母该如何培养小学阶段的孩子呢?建议看看于敏老师编写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这本书是专门写给家有小学生的父母,书中没有大道理,也没有深奥的研究理论,只有非常接地气的使用方法。


比如如何做好幼小衔接?1-2年级,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3-4年级,学习难度加深,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5-6年级,如何加强孩子的心理疏导,如何应对小升初?


1-6年级的每个阶段,家长孩子会遇到哪些困惑,如何解决?书中都有细致的讲述,可谓“翻开就能懂,拿来就能用”,非常值得普通家长学习。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这本书,横跨小学六年,涵盖了学习习惯、性格培养、情绪管理,甚至假期规划,现在正值假期,不知道如何规划孩子假期的家长,不妨学学于敏老师的经验,跟孩子一起成长哦。

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小学阶段开始就在“拼父母”

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六十年!如果你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建议你多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这套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可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不再摸着石头过河而耽误孩子


通过文本下单,这本书只需要28元哦,仅一本奶茶钱,就可能决定和影响孩子未来60年哦。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28 购买

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能否成才,受父母影响重大。别让孩子在你的犹豫中,错失成为学霸的可能哦!

声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高考状元   父母   阶段   小学   广西   地基   共性   高楼   状元   习惯性   专注   爸爸   家长   年级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