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腾讯新闻和TOPHER在母亲节当天联合发布了《2021年中国妈妈生存报告》,收集了1993份妈妈样本,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份报告对于了解城市的妈妈面临的状况还是一个比较好的窗口。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01 妈妈们的自画像

城市妈妈的学历水平普遍高于全国平均,70%孩子就读于公立学校,排除了顺义妈妈等变异样本。整体来说,样本量虽然不算很大,但样本集中于属于一二线城市的普通中产妈妈,具有代表性。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02 职场妈妈

一半比例以上的妈妈依旧是全职工作中,并且不考虑成为全职妈妈。并且有接近一半比例的妈妈认为,做了妈妈之后,职业发展受到了影响。当然大部分妈妈也都认可因为孩子在职场中都得到了特别关照。在职妈妈比例比较高这点符合一二线城市的妈妈定位,一方面城市工作机会多,职场妈妈可选择的工作类型也比较多;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成本和经济压力比较大,妈妈们不仅是育儿主力,更加是家庭收入来源的强助力。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03 养育焦虑

妈妈们普遍都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担忧,孩子如何管教,怎样得到良好的教育是妈妈考虑的重点。有接近1/3妈妈会主动去了解孩子升学以及辅导班的信息,完全的“佛系家长”在这个教育如此内卷的环境下比例只有5%左右。一线城市的中产妈妈,是知识红利下的一代,在基本的衣食问题得到满足之后,会更加重视对下一代的素质教育,也对于教育实现阶层的跨越有更高的期望。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04 养娃主力

即便妈妈们已经忙于应对职场的各种压力,在养育孩子方面依旧是中坚力量。长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忙完成日常起居饮食照料,但是孩子的个人发展、辅导作业等的教育重任依旧是在妈妈身上。爸爸对育儿的参与度不超过5%,可以说”家庭教育“四个字,妈妈至少扛起来了三个半。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05 对伴侣的满意度

上面一点直接导致了妈妈们对于爸爸的无作为普遍表示很不满意。“丧偶式育儿”以及“诈尸型育儿”充分体现了妈妈力扛重压的无奈和辛苦。之前体验亲子游泳课程的时候,70%是由爸爸带娃下水的,妈妈们反馈,亲子课程就是为了“爸爸亲子”而报名的,可见妈妈们为了分散育儿压力有多“煞费苦心”。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2021中国妈妈生存报告解读

06 自我消费

尽管很多的妈妈在给娃报课的时候一掷千金,每年在自身上的消费比例却非常的低,一半以上的妈妈每年给自己的花费不到1万元,这可是一二线城市的背景下啊。尽管我们如何强调有了孩子也不能失去自我,可母亲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还是吞噬了部分自我,即便是进行自我消费,也是更多以学习型的消费为主,衣服和美容方面的支出更是大幅度的腰斩。



妈妈的这个角色给女性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身份的改变,还包括社会角色和工作角色很大程度的调整。在职业压力和育儿责任的夹缝之间努力求生存是一二线妈妈们的普遍现状。爸爸们在分担育儿责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乐于帮忙的队友,不要嫌弃他干的不好,毕竟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顺义   中产   妈妈   样本   中国   亲子   主力   比例   很大   角色   爸爸   压力   自我   孩子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