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生完孩子要注意什么?过来人总结的3点经验,让新手妈妈少走弯路

作为生过孩子的过来人,时常会感慨,女人生孩子很可能成为人生的分水岭。

尤其是作为新手妈妈,即使产前做再多的准备(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心理的准备),产后尤其是月子里的忙乱都是无法避免的,今天就结合过来人的经验,让大家少走弯路。

个人觉得,产后新手妈妈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

刚生完孩子要注意什么?过来人总结的3点经验,让新手妈妈少走弯路

一、自身问题:伤口疼痛和身体恢复

这应该是最难熬的问题。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妈妈,产后头两天都是极度虚弱的,记得我那会儿,顺产后被缝有点撕裂的伤口时,我切切的感受到缝过的每一针穿肉而过的那种钻心的疼,还有子宫收缩的阵痛,加上流失那么多的血,产后4小时候被护士催促起来排尿(防止尿潴留)时,站起来那一刻,天旋地转,差点瘫软过去。被老公扶着走进卫生间尝试了两次,才尿出来。还有产后第一次排大便的情形,一度怀疑肛门是不是被缝住了?!火辣辣的疼,集中注意力,屏住呼吸,好像稍微用力就能把伤口挣裂开……还有月子期间排恶露、出虚汗、眼睛频繁长麦粒肿情况……唉,说多了都是泪啊!

自己受了那么多苦和疼痛,真心希望各位姐妹产后一切顺利,那么,几点小建议可以参考下:

1、不管哪种生产方式,产后都要及时、尽力地吃点食物(不同生产方式刚开始的饮食特点稍有不同),哪怕再没食欲,都要努力吃一点。

清淡为主,并结合自己的口味喜好,以细软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粥、面条、馄饨)为主,搭配适量的优质蛋白(如鸡肉)和蔬菜,快速为虚弱的身体补充能量

产后一周,饮食里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的发生(严重便秘很影响伤口恢复哦)。

2、在身体状况可以的前提下,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建议一直卧床不动;初次起床时,建议慢慢起身先做起来,缓一会儿,然后再站起来,不然容易出现低体位性的低血压。

刚生完孩子要注意什么?过来人总结的3点经验,让新手妈妈少走弯路

3、按照医生建议的频率,及时按揉(或按压)腹部,促进子宫收缩和排恶露,不要偷懒哈不然很容易出现产后恶露不尽和产褥期感染的问题我一个同龄姐妹去年剖腹产生二胎,月子里就因为恶露排出不畅而高烧住院,情况一度很让人焦心

4、注意伤口和会阴部的卫生,剖腹产伤口表面未愈合前不要沾水;勤更换内裤和卫生巾,否则容易感染(尤其是炎热的夏季)。说到产后卫生巾,产后那种又厚又大卫生巾,非常闷,不透气不好用,个人建议,可以用宽大的刀纸(折叠几层)+一次性内裤(免去家人得洗的麻烦)来代替产妇卫生巾,很透气好用,晚上睡觉时可以用卫生巾,我那会儿就是这样使用的哦。

二、0经验照顾宝宝的问题:手忙脚乱,容易焦虑和玻璃心

这也是让所有妈妈最挂心最头疼的问题。和我差不多,大多数妈妈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

1、产后所谓的没奶水?或者喂奶疼痛,甚至乳头皲裂

产后所谓的没有奶水大多只是假象哦,产后头两天奶水的确不多,但只要让宝宝勤吸吮,这少量的奶水也足够宝宝吃啦。产后泌乳是需要1-3天的过程,大多数妈妈会在产后3-4天迎来生理性涨奶,所以,不要焦虑,也不要轻易被婆婆和猪队友一句“没奶水”而陷入自责,也不要着急就用奶粉替代母乳。

有一个技巧很重要,及时把握好的话,可以轻松做“奶牛”哦!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很重要!

把握好产后1小时是黄金开奶时机!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到1小时,和妈妈肌肤接触,让宝宝吸吮乳房,之后频繁的吸吮,这才是母乳喂养正确的打开方式,绝对不是猛灌浓汤哦!

至于喂奶疼痛和乳头皲裂的问题,大多是因为不正确的衔乳姿势(衔乳太浅)导致,切记,要让宝宝的嘴巴吸入大部分乳晕,而不是只吸住乳头。只有确保衔乳姿势正确,喂奶疼痛不再是事儿!

刚生完孩子要注意什么?过来人总结的3点经验,让新手妈妈少走弯路

2、新生儿可能会经历黄疸、吐奶、新生儿痤疮、湿疹、肠胀气或者肠绞痛

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焦虑和担心,更不要放大各种小状况,相信你孕晚期也做足了功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相应护理的就行。

生理性黄疸:多吃多拉;

吐奶:喂奶后拍嗝,及时清理口腔残余奶块,预防吸入气管

新生儿痤疮:1-2周会自行消退,保持皮肤清洁即可,不捂热,不过度清洗,不胡乱涂抹药膏;

湿疹:注意频繁给湿疹部位厚涂宝宝面霜,做好皮肤保湿;

肠绞痛:飞机抱+拜奥益生菌滴剂缓解。

3、不过分纠结母乳与奶粉喂养的差异,

不过分纠结所谓的睡眠时长;

不盲目对比和别家宝宝奶量以及体重增加的差异;

不要盲目相信妈妈群里的危言耸听和各种偏方;

因为,这些只可能增加你的焦虑!

遇到育儿问题,及时找靠谱的专业人士咨询,如本账号“博士妈妈”本妈,一群同样是妈妈的专业营养师随时为大家服务!

刚生完孩子要注意什么?过来人总结的3点经验,让新手妈妈少走弯路

三、和家人关系相处的问题:婆媳育儿意见分歧,老公猪队友不给力

产后激素断崖式下跌,新妈妈难以适应,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定等抑郁情绪。

好的婆婆和老公,让新妈妈月子期间享受“国宝”级别的待遇,而“点儿不清”和强势的婆婆和 “和稀泥”or “妈宝“、“愚孝”型的猪队友联合,甚至可以让新生妈妈跌入“产后抑郁”的万丈深渊!

本小编的一点建议:

1、做学习型的妈妈,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做主!

我那会儿就是在喂奶之余的碎片时间,努力学习育儿知识,坚持科学喂养和护理,那些“婆婆”的育儿经,我也只是听听,绝对不会盲目相信!

2、和婆婆、老公做好分工,主次分明,共同参与繁琐劳累的育儿当中,适当解放自己,以抽空休息和学习育儿知识,多沟通,全家人同步学习,共同成长,适当包容彼此的失误。

3、婆婆和妈妈一定不要一起照顾月子,否则,后果……难以想象!很多姐妹的前车之鉴、肺腑之言!

4、如果有条件的话, 提前选择月子会所或者请月嫂上门服务,毕竟很多姐妹反馈,与“婆婆”相处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




最后想说的是,你在成为妈妈之前,你首先是你自己,不要让生孩子这件事让你过分的委屈和妥协!产后的辛苦、育儿的繁琐不可避免,爱宝宝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

以上给产后新妈妈的建议,可以帮到你!如有其他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妈妈   奶水   走弯路   月子   卫生巾   乳头   过来人   新生儿   湿疹   产后   会儿   焦虑   婆婆   伤口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