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生长激素后需要注意什么,做好这八点,能发挥最大作用

1.注射后的一个月是我们安全的监控期,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眼脸肿、腿肿等症状。

2.注射以后局部会出现疼痛,会有一些轻微的过敏反应, 但般两到三周就逐渐自行消退了。

3. 3个月要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复诊,看孩子身高长了多少,体重长了多少。监测体重是因为打了生长激素后,孩子的胃口会特别好,有的孩子会明显地发胖。监测体重的目的是要根据体重调整生长激素的剂量。

有的父母一年以后带着孩子来复诊,说效果不好。所以我想提醒各位父母,一定要每隔 3个月复诊。因为生长激素的剂量是按照体重决定的。注射了激素之后,孩子的体重可能会进入快速增长期,如果3个月之后孩子不来复诊,但是体重已经增加了,原本的注射剂量却没有变化,那效果自然不好。

注射生长激素后需要注意什么,做好这八点,能发挥最大作用

另外,每隔3个月复诊一次, 不仅要监测小孩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同时还要检查孩子的转氨酶、肝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小朋友进入快速生长期以后,如果营养跟不上的话,就会出现贫血。在治疗中,有的孩子会出现轻微的肝肾功能变化,轻微的转氨酶升高,也需要进行对症处理。

4.研究发现,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的孩子,在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25% - 30%会出现以总T4和游离T4 (T4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部分,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降低为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这就需要适当地补充甲状腺激素。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所以需要定期地复诊。

5.在治疗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拿个本子记录孩子打针的情况,别漏打,剂量不要多也不要少。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记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注射生长激素后需要注意什么,做好这八点,能发挥最大作用

6.5岁以上的孩子,能自己打针的,一定要自己打针。 自己打针的孩子,适应性往往特别好。如果是父母打的话,当父亲出差了,或者是晚上有应酬,那么孩子那天可能就没办法打针了。

我在研究中还发现,自己打针的孩子,几次以后,他对于打针这件事情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弱很多,而长期打针对孩子的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也会小很多。

7.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身高的监测,每隔1个月、3个月,都要监测身高,记录数据。适度地监测身高、体重的情况,作为下一一次复诊时医生了解孩子生长情况、进行剂量调整的依据。

当然,我并不主张每天都监测,有的父母每天早晚都会给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本子上的记录密密麻麻,监测得太频繁了,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压力,父母自身也会感到焦虑。

注射生长激素后需要注意什么,做好这八点,能发挥最大作用

8.父母还要监测孩子的饮食运动情况。很多父母觉得打了生长激素以后,就可以不用管其他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长高了。

一定要记住, 孩子长个儿,最主要的是调整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能把一切都托付给医疗手段。如果饮食不跟上,不好好吃饭,不加强营养,注射生长激素的效果也会差些。 另外,如果运动不跟上,也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疗效。所以,父母帮助孩子记录饮食运动的情况,对于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效的。在育儿过程中,有一个理论叫行为干预, 而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干预的过程。 每天记录,就是在不断地帮助孩子强化这方面的意识,自然很容易帮助孩子建立持久且健康的生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生长激素   转氨酶   都会   甲状腺   生长发育   剂量   激素   轻微   体重   身高   不好   父母   作用   饮食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