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打孩子不对,却忍不住动手教育,谁知孩子妈妈该怎么做?

面对自己的孩子该怎么教育?是很多初为人父母的困惑,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妈妈,更多的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该怎么教育孩子的焦虑情绪更严重。

面对孩子的一丁点错误,孩子妈妈自身的情绪就可能会被引燃,开始对孩子吼叫,甚至动手打孩子。明明知道打孩子不对,却忍不住动手教育,谁知孩子妈妈该怎么做?

这样的举措中: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变的更好,纠正孩子的行为举止?还是孩子妈妈在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呢?

尤其是对于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的妈妈,在动手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两种情况,那个更多呢?

教育孩子的方式每家都不同,但严厉、比较、打击孩子的举措,每个为人父母的都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什么后果,作为家长的有思考吗?

尤其是孩子妈妈,如今丧偶式的育儿已经是一种社会现状,在独自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不仅要扮演温柔的妈妈,更严扮演严厉的父亲。一人分饰两角,有时就会不自然的进入严厉模式。

将自身对孩子爸爸的抱怨、气愤,带入到孩子的教育,采用吼叫、动手的教育模式;整体对孩子的教育进入严厉、打击的模式。

明明知道打孩子不对,却忍不住动手教育,谁知孩子妈妈该怎么做?

作为父母如果对孩子教育更多是非常地苛刻、严厉的,平时总喜欢打击、控制孩子;那么只会产生以下两种结果。

第一种,很多孩子会产生一种“我要证明给你看”的心理:你们贬低、打击甚至诅咒我,我要证明给你们看你们是错的。他从这种打击教育里产生了更大的力量去证明自己,最终得到一种正向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这些孩子的成功似乎比那些备受鼓励的孩子的成功更为耀眼,但是在这种报复性质的努力与成功里这些成功了的人却是表面风光,内心苦楚,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种更糟糕,孩子听父母说他不行,他就会顺应这种打击变得越来越差。这些孩子的父母就是有害的父母,他们让孩子真的变成了人生的“失败者”。因为生活的种种失意,他们也会怨恨甚至仇恨父母,并把这样的仇恨从父母身上扩展到其他人身上,变成一种难以控制的情绪。

这种结果孩子妈妈应该从各种渠道,都曾听说过;但在教育孩子上却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明明知道打孩子不对,却忍不住动手教育,谁知孩子妈妈该怎么做?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是孩子考试满分?未来成为成功人士?还是孩子开开心心?生活的幸福快乐?

这样的问题,孩子妈妈估计已经问了自己无数遍;但很多孩子的父亲问过自己吗?

照顾孩子不只是孩子妈妈的责任,也是作为孩子父亲的义务。但现在的社会现在是:很多孩子妈妈辛辛苦苦的拉扯孩子,但孩子的父亲却还和小孩子一样,回家就是打游戏刷视频娱乐。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迟迟不能进入父亲的角色,不能承担一些教育孩子的责任。

孩子妈妈为此也是愁白了头,想尽了各种办法。温声细语的交流,着急上火的爆发,哭闹式的威胁,夸奖式的表扬......想尽了各种手段,但却收效甚微。

明明知道打孩子不对,却忍不住动手教育,谁知孩子妈妈该怎么做?

离婚?自己一个人不知考虑了几回了,但还没到离的程度,他也没犯什么原则上的错误。但真的很累很累,上班要面对各种的工作压力,回家还要照顾孩子,看着老公没心没肺的玩,内心怎么平衡?

客户需要照顾,孩子需要照顾,甚至还得照顾老公,但“我”自己谁来照顾?“我”不是铁人,不会累、不会痛;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在照顾孩子时怎么心平气和?这是很多孩子妈妈的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妈妈   孩子   举措   严厉   教育孩子   困惑   情绪   内心   表面   身上   父亲   父母   模式   责任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