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文|凝妈

经常听朋友抱怨:为孩子的事和婆婆闹矛盾了,等再熬一阵子,一定不要婆婆带孩子。孩子还是自己带,婆婆带坏孩子不说,还总是有理说不清,徒增一些烦恼。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每当出现类似这样的抱怨,就会引来一片强烈共鸣声,纷纷表示天下都有一样的婆婆,正是自己所经历的。

隔代养育饱受诟病,但是很多家庭却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安排。

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显示,我国有66%以上的老人帮子女照顾孩子,2岁半以前的孩子,主要由老人照顾的高达70%。

很多朋友享受着父母帮带孩子带来的便利,却不时吐槽隔代养育给自己带来的苦恼。

隔代养育是逃不开的现实,到底是好是坏,父母心里要有一杆秤。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隔代养育的矛盾并非婆媳矛盾

隔代养育可以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也可以是姥姥姥爷带孩子。不管是谁带孩子,只要是老人带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矛盾,可不一定都是婆媳矛盾,不要把矛盾标签化。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人进入老龄,对自己的人生经验抱持着坚信不疑的态度。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是畅通无阻还是障碍横亘,他不会追悔自己的每一个足迹,而是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老人的生活经历和年轻人大相径庭,喜欢用自己的固有经验养育孩子,在育儿理念上难免会产生冲突:

这些都是很常见的问题,因为过去就是这样育儿的,孩子也养得很好,自然就把经验套在现在孩子身上。

过去生活条件不好,老人没有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对子女是亏欠的,想把这种亏欠转嫁到孙辈身上。正是这种补偿心理,导致老人会对孙辈会有求必应、相当宠爱、甚至发展成溺爱。

看到一个老人的留言,他说:年轻的时候没有耐心,贪玩,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有了孙子后,对孩子的疼爱是在赎罪,把对儿子的亏欠弥补在孙子身上。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隔代养育的矛盾说白了,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育儿理念差异的矛盾。

老人坚持自己的经验、怀着愧疚之心对孙辈宠爱,往往和新的育儿理念相悖,当年轻人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依然固执己见,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曾经有两个同事,一个是奶奶带孩子,一个是姥姥带孩子,两人坐一起,一个批判婆婆、一个批判姥姥。给看孩子,反而里外不是人。其实,远香近臭,只要正面交锋,就会产生矛盾。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隔代养育可以带给孩子更丰富的世界

《父母的格局》中提到,隔代思维,让祖辈把丰富的世界带到孩子面前。

瑞吉娜是Ian的美国奶奶,对Ian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周三,瑞吉娜奶奶和爱德华爷爷都会和Ian共进午餐。在爱德华爷爷去世后,瑞吉娜奶奶给Ian读了很多书,讲了很多旅行见闻,成为Ian成长过程中有深远影响的人。在过去的18年里,瑞吉娜奶奶为Ian带来的是童话般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现在很多老人都是知识分子,也可以把孩子培养得很好。

上海一对80多的老夫妇,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本科生,是响当当的学霸。他们从小学开始照顾孙女,从小学到高中花在培训班上的钱就有100万,每天陪着做题到凌晨1点,他们的目标是想让孙女上清华。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爷爷奶奶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目标很明确、理想很远大,这样下功夫,孙女肯定能成长为未来的精英人才。

老人们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比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与人为善,还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记忆和不一样的见解,如果他们能把这些传承给孩子,孩子也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把最好的给孩子》中提到,每个人用自己真实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反而更加有助于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多面性,进而增强学习和不同世界观的人沟通的能力。

不用担心老人会带坏孩子,反而对孩子扩充知识很有帮助。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隔代养育,让孩子吸收父母之外的爱与教养

《父母的格局》中说:不要放弃任何一位爱你孩子的人,他们能为孩子做到的,恰恰是你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做到的。孩子需要吸收父母之外的爱和教养,就如有了阳光照耀,还需要雨露滋润。

父母能给孩子的只有父母亲情,却给不了祖辈的那种爱。祖辈的爱和父母有所不同,父母常常是严厉的、权威的,祖辈一般是欣赏和宽松的。在父母那里有所缺失的,在祖辈这里会得到很好的补充。

比如父母对孩子要求高,会用评判的眼光看待孩子。祖辈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看到孩子好的一面,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看到希望的光。被认可的孩子,心理素质就会强大,不至于被一些事情击垮。也算是能在生活里有个依靠,在累的时候,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

杭州,一对爸妈给孩子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暑假作息时间表,要求爷爷按章监督执行。一次,白天高温上培训班,晚上睡得较晚,爷爷就让孩子早上多睡会。不慎被儿媳撞破,8点钟了,孩子还在床上。爸妈批评了女儿,还怪老人“太纵容”。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孩子暑假就该好好休息一下,能按照要求去上培训班已经很不容易。孩子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更多睡眠,早上睡个懒觉也无可厚非。幸亏有爷爷奶奶的包容,要不然该有多压抑啊!

劳伦斯·科恩说过,其本人就是一位祖父,深知祖孙关系是多么珍贵。

30多年过去了,依然能回忆起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

山东东营,一位爷爷,每次外出,看到毛绒玩具,都会给孙女买下来。放暑假的时候,他去城里看孙女。把买过的毛绒玩具收拾起来,居然装了满满一袋子。孩子妈妈看到这些玩具特别感动,孩子有这样一个爱她的爷爷很幸福。这位爷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浓郁的隔辈爱。

在父母的爱之外,孩子又多一份爱,那种被爱包围的感觉是不是更幸福呢?爱不嫌多,多来一点很有价值。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隔代养育不能倚重,父母才是育儿主角

《三代同堂育儿经》提到: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养模式,祖辈都不能替代父辈对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哺育者一定是孩子的父母。

祖辈是育儿配角,父母是育儿主角。当我们分清主次,就不会总是抱怨。

祖辈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不去跳广场舞、不去老年大学、不去和老伙计聊天,甚至抛下老伴背井离乡、放弃还在做的工作,帮忙照顾孩子,是他们的情分不是本分。对于愿意照顾孩子的祖辈,父母要心存感恩之心。

在遇到育儿问题时,我们坚持的原则是:解决分歧,而是不是坚持哪个人的观点。

看到崔璀分享的方法很好,叫做A+B=C思维模型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崔璀的母亲喜欢给孩子喂饭,丈夫非常不赞同,崔璀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跟孩子沟通,如果孩子能在半小时内吃完饭,妈妈就陪他做喜欢的游戏。大多数时候,孩子都能做到。母亲看孩子能吃完饭,就放心了。丈夫看到孩子的自主进食能力,也满意了。

母亲的做法是A,丈夫的做法是B,崔璀的做法是C,当事人都没有得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不妨采用这样的思维模型,减少冲突,避免激化矛盾,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收获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天下的老人,除了穷凶极恶的,没有不希望自己子女好的。老人的话有时候会让人伤心,只是因为出发点不同、沟通方式不同而已。不要着急发火、生闷气,而试着去理解背后暗藏的深意,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老人带孩子烦恼多,对孩子的好处却很珍贵,隔代不养育也不隔离爱

结语

隔代养育的问题是不可逾越的社会问题,但并不是洪水猛兽,不要被所谓的“孩子必须有父母带”所禁锢。隔辈爱是需要重视的感情,即使没有隔代养育,也不能隔离爱。何况隔代养育还能给孩子更丰富的世界,隔代养育很值得。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爱德华   孙辈   老人   孩子   祖辈   孙女   教养   婆婆   爷爷   奶奶   珍贵   好处   矛盾   烦恼   身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