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文|凝妈

经常有朋友说自家孩子被老师投诉:上课坐不住,总有小动作,不是和同学交头接耳,就是不看黑板看窗外。外面有什么新鲜事,他一点都落不下,老师讲的啥,却一概听不进去。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老师甚至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看医生,是不是有多动症,别影响以后的学习成绩。

家长们更是焦虑不安,真的带孩子去医院,医生又说孩子很健康,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如果孩子上课状态不好,真的影响学习的话,大概率是专注力不好。

李玫瑾教授认为: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


并解释说:活跃的孩子,耐不下性子听课,一会儿盯着老师,一会儿被窗外吸引,一会儿又注意前边的同学,知识过眼不过脑。

家长又问了,专注力不行怎么提升?经常看到专注力培训班、还有专注力训练书籍,专注力是要专门训练吗?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知乎上有个优秀答主回答说:对于非常多的家庭而言,想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恐怕不应该从买书买课开始,而应该先拿家长自己开刀。

我家两个孩子专注力都很强,但是从来没有上过任何专注力培训班,也没有特意买过专注力训练书籍。

大宝14岁,在学校几乎没有被投诉过开小差的问题,课上的内容掌握得很好,做作业速度快,有大把玩乐时间。假期期间,他专心研究3D打印、激光雕刻机、读书、预习新课,4个多小时都不会随便出来喝水、吃水果、看手机娱乐。

二宝2岁多,酷爱读书,连续读2个小时以上都坐得住。昨天一口气读了11本绘本,外加4本古诗词书,都舍不得去睡觉。

身边很多优秀家长也没有特别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但是他们却都很注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从我们这些过来人的情况来看,孩子拥有很强的专注力,不是训练的结果,父母只要不破坏就是在帮孩子了。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专注力提升孩子学习力,也是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孩子只有先注意到信息,才会加工内化为知识,否则就是一纸空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专心致志,认真听讲,把关键知识点牢记于心。回家后认真预习,解开一些疑问,就很容易理解作业的内容,写作业效率就很高。

在考试的时候,认真审题,专心作答,就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不至于造成失误,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比起智商,专注是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著名围棋高手常昊,6岁的时候看围棋比赛,一上午都能目不转睛。教练认为这个孩子孺子可教,就把他招进了围棋队,3年后,常昊就获得全国“棋童杯”赛冠军。成年后获得3次世界冠军,现在是中国著名围棋九段棋手。

比尔•盖茨、巴菲特、霍金这些社会经营人物,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无一不提到专注。每个人都有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更成功,有的会更失败,区别就在于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足够专注的做一件事。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专注力的真正内涵

专注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心理资源之一,但是我们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一个专注力差的标签,或者随便认为孩子专注力强。

当孩子被别人批评专注力差时,我们那不要总是把别人的评价当作真理,要辩证的去看问题。

有些孩子上课就是爱搞小动作,看上去不听讲,这种状态让老师担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专注力差。

孩子的学习类型不同,有的是听力型、有的是视力型。听力型的孩子用耳朵搜集信息,看上去他没看黑板,实际上知识已经进驻大脑。

儿子上培训班的时候,有老师就说过“看他没听讲,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还全会!”当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类型,也就不在意孩子的状态了。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时间也不同,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坐不住,就是上了一年级,还有很多孩子会从座位上走下来。

孩子的专注力和大脑神经发育程度有关,专注力持续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

专门研究孩子行为发育的网站speech therapy centres给出了儿童专注时间的大致数据显示,在良好教育环境下,孩子专注力持续时间每年会延长2-5分钟。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还有的家长表示孩子在看动画片、玩游戏、在短视频网站冲浪时,非常专注,一玩几个小时,但是上课却不专注,这不是真正的专注。因为娱乐活动是无意注意,不是有意注意。而专注力需要的是有意识的去注意信息并接收信息。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提升孩子的专注力,父母不破坏就是在帮孩子了

《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中提到:专注力很难通过学习或者刷题来解决,也不是你有意识地提醒就能起作用的。专注力的培养往往是在无意识层面发展起来的。

所以,孩子之所以没有专注力,和没有培养关系不大,和家长的养育方式关系更大。很多情况下,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破坏的,如果家长能做到不破坏,就已经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了。

1、不要打扰孩子

《生物钟优势》的作者马修·艾德伦博士认为,在专注进程中频繁被干扰,会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当成人粗暴地打断儿童的思维或企图分他的心时,就可能阻碍内部的艰苦工作。

别说孩子了,我们大人在专心工作的时候,也不愿意被打扰。当你被别人打扰时,思路被打断,再回过神来就需要更多时间。在此期间,心情也会受到影响,甚至都无法再继续工作下去。

我们却总是有意无意的在打扰孩子,孩子专心的玩,我们让孩子喝水、吃水果、告诉他窗外有小鸟、纠正孩子的玩法、在孩子身边大声说笑,这些都是在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玩的时候,我们做一个陪伴着就好了,只要他不要请我们参与,我们就不要随便打扰孩子。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2、不要敷衍孩子

孩子的专注力不仅包括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也包括专心接收别人传递的信息,这两方面专注力都要强,才算完美。

有家长说孩子玩玩具、读绘本都非常专注,就是上课不专注。这说明孩子接收信息的专注力差,往往和我们敷衍孩子有关系。

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如果我们不理睬孩子,或者不把孩子的问题认真对待,随便几句话打发了孩子。孩子因为受到轻视而不满意,渐渐的就不会再认真听父母的话。这种状态会迁移到老师什么,导致听课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3、不要让电子产品做孩子的陪伴者

著名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说过:3岁以下儿童每天多看1小时电视,他们在7岁前出现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就会上升10%。

孩子在看电子产品的时候,会格外安静,不会捣乱。当家长忙不过来或者懒得看孩子时,就利用孩子喜欢看电子产品的特点,给孩子一个手机或者pad让他一边去玩,或者给他放动画片。

这样看孩子是省心了,但是孩子接受太多被动信息,大脑就会变懒。当进行需要动脑思考的任务时,他们就会找更轻松的事情来做。比如和同学聊天、看看窗外有什么新鲜事。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4、不要让家里太乱

孟母为了孟子出人头地,搬家多次,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终于将家安在了学宫旁,孟子长大成人,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

孟母三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环境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我们学校的一个班主任曾经讲过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学习很差,老师去家访。发现他们家房子不大,凌乱不堪。奶奶晚上还要带很多爷爷奶奶过来打牌,吵吵闹闹。孩子就在隔壁,根本无心学习。老师把这个情况跟家长分析一番,家长做了改善,孩子的学习状况慢慢好转。

要想让孩子专注一些,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齐、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小孩子来说,玩玩具的时候,不要坐在玩具堆里,而是玩了一个再一个。除非玩具之间有关联,比如多个火车和轨道。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我采取了两个措施,顺势而为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我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上面的问题,所以孩子的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一直采取两个措施,顺势而为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力。

第一个,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中提到:没有兴趣,就没有专注力。当一个人兴趣盎然的时候,会产生良好的情绪,产生无限的专注力。

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提供合适的资源,让他的兴趣之花不断绽放。

比如发现孩子喜欢电,就给孩子买电有关的书籍、买电子器材让他动手实验、去科技馆让他学到更多关于电的知识。

通过多方面的举措,让孩子的兴趣点逐步扩大。孩子的兴趣开始会很广泛,通过不断深入挖掘,兴趣会慢慢集中到几个点,到最后只专注一两个兴趣。

很多孩子喜欢画画、弹琴、编程等等,这些都不是浪费时间,都会培养专注力。孩子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特别专注,这种专注力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只要走进去就停不下来。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第二个,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力》中说,阅读就是治愈孩子注意力缺失的神奇且健康的方法。

2010年,日本科学研究生院的儿童学家Shohei Ohgi和同事曾经有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亲子共读时,孩子大脑的前额叶部位得到刺激。而图画书制作成影片,效果就差很多。经常亲子共读的孩子,语言、认知、自制力和专注力都比较好。

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就开始亲子阅读了,2岁多的二宝已经是一个妥妥的小书迷,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很坐得住。在陪孩子读书时,引导孩子找书上的小细节,孩子会格外专注。把一本薄薄的书读厚,孩子的专注力很容易被培养起来。

只是单纯买几本训练注意力的书,不进行长期巩固,也只是暂时的结果,收效甚微。不如多涉猎一些书,采用多样化阅读方法。

孩子早一点爱上阅读会很受益,教育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提出了阅读的“马太效应”:小时候阅读多,长大阅读更多,影响孩子的未来成就。

提升孩子专注力,我没有刻意训练,做到“四不要”就是帮孩子了

结语

孩子的专注力关系到未来的学习力,也是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家长一定要小心呵护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很难通过专门的培训来解决,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破坏专注力,在日常活动中,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提升专注力。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孟子   专注   培训班   孩子   专心   注意力   大脑   随便   家长   事情   兴趣   老师   时间   知识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