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文|凝妈

从事中学教育20年的资深教师于敏说:孩子的初中时期是他们一生中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黄金时代”。父母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优异,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父母逐渐变得焦虑起来。因为父母明白,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大约是50%,比高中的竞争还要残酷。重点大学80%的生源来自重点高中,初中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重点高中,基本与重点大学无缘。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初中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独立意识增强,感觉自己无所不能,面对父母的管教,通常会选择三种做法:一言不发、顶撞父母、夺门而走。父母准备了半天,想要一吐为快时,却没有机会,只能望背兴叹,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但是孩子却认为父母看不见自己,父母更关心成绩,而不关心自己。写过一篇《14岁孩子到了青春危险期,家长要重视,你的行为决定孩子的未来
》,有个13岁孩子留言见下图: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看到他的留言,很是心痛!孩子本来可以愉快地度过初中生活,却因为父母的看不见而面临荒废三年的结局。真的希望所有初中孩子的父母,要想孩子成学霸,就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家长不要过分关注学习

初中的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但是家长不要过分关注学习,因为过犹不及。有位家长私信说:

孩子初一成绩很好,学习劲头很足,但是初一末开始下滑,初二时有波动,初三成绩下滑到中游水平。其实他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进去。父母对他期望值比较高,成绩不好会数落他,导致他缺乏内驱力。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家长在孩子小学时养成了一个习惯,对孩子学习上关注过多,陪着写作业、考试后一起分析试卷。孩子表现不好时,疾言厉色,孩子立马好转。

孩子进入初中,家长的角色没有及时转换,对孩子还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却已经不合时宜。

要记住李玫瑾教授说过的话,家有12岁以上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示弱。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孩子的学习科目增多,增加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科目,都是中考必考科目。

孩子所学知识难度增大,比如语文重在理解能力、古诗文需要自己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数学重在运算法则基础上举一反三,英语重在一种语法变换多种题型。

初中的考试不仅考基础知识,重点在知识的运用,语数外物化生政各个学科都是如此。比如地理,给出一张地图,让孩子分析地理位置,适合什么经济形势或经济作物等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父母的知识储备,不能再对孩子的学习指手画脚,常常给孩子帮倒忙。

孩子进入初中,就到了“心理断乳期”,希望摆脱大人的束缚,希望拥有个人空间,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父母的管教异常反感。孩子的自尊心也特别强烈,希望被父母尊重,而不是被父母责骂。

儿子现在初三,初一的时候勉强同意我们管管他的学习,初二之后极其反抗,现在我们已经完全放手了,反而表现更好。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家长要“看见孩子”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中提到:初中生考试成绩下降、学习兴趣下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鲜有人关注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归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归属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动机之一。

有个家长做得很好,儿子14岁初二的时候,叛逆的不去上学,初二结业考试都没去,最后休学一年重新上初二,考上了市第一批次重点高中。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孩子曾一度厌学,但是父母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允许孩子用一年时间去休整,最终成了妥妥的学霸!

儿子也同样出现过极度叛逆的时期,也是因为看见他,理解他,让他在初二时就拿到了三个A,为初三减轻了压力。

曾看过一本家教书《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书中提到几点很重要,如果父母能做到,孩子成为学霸不是梦。

1、和孩子多交流

726分考入北大的谢欣颖,在初中的时候就常和父母交流,因为父母尊重她、理解她,她从父母身上收获很多。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他就愿意和父母交流。关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多了解这方面知识,交流从共同话题切入就简单得多。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当孩子有成绩的时候,父母要多鼓励,让孩子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要平复情绪,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一切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给孩子提一些中肯建议。

2、关注孩子心理

初中孩子的生理功能逐渐进入早期成人化,渐渐有了独立意识。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往往处于表面,认识不够全面,经常出现偏离轨道的问题。

孩子的观点比较偏执,往往不被老师、同学认可,会处于忧郁、孤独的状态,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父母发现孩子心理有问题时,不要训斥,而是用温和的态度和孩子对话。允许孩子在错误中待一会儿,不用着急否定,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用事实告诉孩子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3、关注孩子情绪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会隐藏情绪,会通过一些行为和状态表现出来,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

专家指出初中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第二飞跃期,会变得敏感多疑,充满负面情绪,很平常的一些行为和语言会激怒孩子。

孩子会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把别人的关心,当作受压迫,从而奋起反抗。孩子处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情绪很不稳定。

孩子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交友,家长要敏感地捕捉这一点,给孩子最多的关心,孩子情绪好转以后,及时带孩子运动,用积极乐观的事情引导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家长要了解初中三年三个阶段的特点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中提到,初中三年是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一生中问题最多的时期,陪孩子走过初中3年,父母要先从了解孩子做起。

父母不仅要做到上面提到的内容,还要了解初中三年三个阶段的特点,对应的做好教育工作。

初一,是孩子的适应阶段,适应新的科目、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环境,让孩子对未来一个规划,对新的生活充满憧憬。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中三年打下基础。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初二,是初中的关键期,会出现“进可学霸、退可学渣”的两极分化现象。父母要注意抓大放小,放手让孩子去做更多的事情,让他承担一些责任。不管孩子学习好坏,都注意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初三,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时期,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因为焦虑而走极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降低期待。在情绪上,想办法让孩子放松,让孩子轻装上阵。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初中三年会延续小学六年的好习惯,并进一步巩固,为高中三年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三年课业压力大,青春叛逆剧烈,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情绪、行为、习惯,让孩子能稳定学习,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好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本《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家教书,建议初中家长认真读一读,能精准理解孩子,别让孩子伤在初中。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把握每一年的养育重点,切实解决孩子每走一步遇到的烦恼和困惑。

初一,完成小升初的过渡,适应初中阶段。

初二,谨防初二现象,取得中考阶段性胜利。

初三,减轻中考压力,让孩子安心学习。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书中还对初中阶段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系统介绍,也对各个学科的学习技巧、青春期生理特点、如何关爱孩子进行了详细梳理,帮家长精准把握初中孩子特点。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作者于敏是有20多年经验的一线中学教师,书中列举大量真实案例,从孩子的角度告诉家长他们的需求,让家长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

要想初中孩子成学霸,家长就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而是“看见孩子”

一书在手,家长能看见孩子,孩子能获得归属感。这本书原价35元,开学活动价29.9元,点击下方链接下单。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29.9 购买

初中三年,时间不长,但是家长最焦虑的阶段,迫切需要理论支撑,只要熬过去,高中三年的教育也变得得心应手。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家长   初中   孩子   科目   叛逆   焦虑   中考   重点高中   过分   情绪   时期   父母   成绩   阶段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