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俗话说:养娃无小事。

不夸张地说,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宝妈这一辈子操不完的心。宝宝出生后的衣食住行,每一样都需要宝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特别是宝宝的饮食问题,更是让宝妈丝毫不敢松懈。

其中,辅食添加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环节。宝妈们稍不注意,就会让宝宝掉进“喂养陷阱”。轻则引发宝宝的肠胃问题,重则甚至会影响宝宝大好的发育机会。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8月龄宝宝因吃错辅食住院,医生痛心疾首:妈妈的辅食让宝宝肠胃罢了工

作为一名95后宝妈,闺蜜晓芸在孩子的喂养问题上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可以说都是晓芸一边带娃一边摸索出来的。

原本晓芸以为熬过了母乳喂养就能看到曙光,可直到宝宝6月龄断奶之后,晓芸才发现,宝宝的辅食添加又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座新的大山。

用晓芸的话说就是,在辅食这座“大山”上,她没少栽跟头。

刚开始是给宝宝添加米粉,可慢慢地晓芸发现以米粉为主食的宝宝出现了上火和消化不良的情况。在同龄妈妈的帮助下,晓芸将宝宝的辅食换成了易消化不上火的米汤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晓芸注意到,自打将宝宝的辅食换成米汤后,宝宝的食欲果然好了不少。晓芸自认为找到了一条“辅食捷径”,每天都用米汤做宝宝的辅食,最多在米汤中添加一些豆奶粉。

可还没等晓芸高兴几天,晓芸注意到以米汤为辅食的宝宝越喝越瘦,还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晓芸赶紧调整辅食计划,为孩子熬了骨头汤,想着让孩子多吃点“大人饭”补一补。

可让晓芸没想到的是,这跟头是一个接着一个。因为骨头汤的过分油腻,宝宝还没吃几天就出现了积食的情况。晓芸只能是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向医生求助。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医生痛心疾首地说:

孩子在两岁前辅食要学会“有舍有得”,这6种辅食再馋别吃,当心害的肠胃闹罢工。

儿科医生:2岁前,孩子辅食要做到“六不吃”,当心肠胃闹罢工

【一不吃】:米汤

几乎所有的老辈人都对米汤“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经过熬煮的米汤既易于吸收,还有着丰富的营养,做孩子的辅食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可现代科学证实,米汤的营养远没有老一辈人想得那么丰富。

毕竟米汤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水,即使经过消化处理,最多是以糖原的形式存在,至于宝宝身高和大脑发育的蛋白质,米汤中更是寥寥无几。

再加上米汤带来的饱腹感,宝宝在吃完米汤后往往没有胃口再吃其他的辅食。长此以往,宝宝又怎么能获得足够多的发育营养呢?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二不吃】:骨头汤

长辈喜欢让宝宝喝骨头汤的理由和米汤差不多,都认为骨头汤中会含有宝宝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可实际上,经过熬煮的骨头析出的蛋白质含量实在是少得可怜

研究证实,骨头汤中析出的蛋白质仅有0.8~1.5,远不如一勺奶粉来得多。

最糟糕的是,经过熬煮的骨头汤中会有大量的脂肪残留,宝宝长期以骨头汤为辅食,不光不能起到营养补充的效果,反而会提高积食的风险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三不吃】:鸡蛋

一般来说,判断鸡蛋到底适不适合作为孩子的辅食还需要分开来看。

对于蛋黄,现在的主流意见认为是可以作为孩子的辅食的,毕竟蛋黄的成分卵磷脂,4~6个月的宝宝就已经能够消化吸收。可对于蛋白质,家长就要重点防备。

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会通过孩子的肠胃壁进入血液,引发孩子的过敏反应。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四不吃】:鱼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鱼肉其实值得是海洋鱼类。特别是一些少见的海鱼,如旗鱼和金枪鱼,因为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这些鱼类的体内会积聚大量的汞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宝宝的正常发育。

【五不吃】:杂粮

一般来说,宝宝的肠胃在两岁之前并没有做好应对杂粮的准备,杂粮中的粗纤维会增加宝宝的消化负担。所以看似营养丰富的杂粮其实也不适合作为孩子的辅食。

等到宝宝稍微大一些的时候,宝妈就可以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杂粮,保证宝宝营养获取的全面性。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六不吃】:盐

相信所有养过娃的过来人宝妈会有一个共同的疑惑:

孩子的辅食明明没有味道,为啥孩子却吃得津津有味?

这其实是因为孩子舌头的灵敏度很高,在父母眼中毫无味道的辅食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已经足够。相反,如果摄取过量的盐反而会对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发育。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孩子辅食到底该吃什么?专家建议:做到三注意六不吃,家长要多下功夫

或许有些父母会感到好奇,既然有这么多的食物都不适合作为孩子的辅食,那孩子的辅食阶段到底应该吃什么呢?

儿童营养学家刘长伟建议说,孩子的辅食喂养是存在过程的,根据孩子月龄的区别,辅食计划也应该相应地出现调整。

除了上述的“六不吃”,刘长伟将宝宝的辅食过程总结为三点:

辅食早期:补铁是重中之重。

辅食中期:辅食很重要,喝奶不能少。

辅食晚期:固体辅食好处多,多吃才能长牙齿。

儿科医生:2岁前,这6种辅食再馋别给孩子吃,当心脾胃“闹罢工”

写在最后

衷心地祝福所有的宝妈能够度过辅食关,养出健康懂事的宝宝。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儿科医生   月龄   米汤   脾胃   痛心疾首   杂粮   蛋黄   米粉   鱼肉   鱼类   肠胃   当心   蛋白质   营养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