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小宝宝大多都有一个相同的习惯——吃小手。

其实,手是宝宝的重要的信息收集渠道,吃手在婴幼儿时期对宝宝来说是一个学习和感知的过程。

当然了,一旦度过了“口欲期”,我们就要适当地干预宝宝吃手的习惯,转而引导宝宝感受手的其他用途。

前苏联著名教育领域的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地建议》一文中曾说过:“劳动在智慧中起了及其重要地作用,儿童地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由此看来,如果家长期待孩子未来更加聪明有智慧,不妨试着从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开始。

老人常说:“手是孩子的第二个大脑”

与同事琪仔闲聊的时候,她说自己总能记起小时候弟弟在家中“搞破坏”,组装家电后,爸爸妈妈火冒三丈的样子。

但这时候爷爷奶奶总会站出来维护,语重心长地说:“老一辈儿的人常说呢,爱动手的孩子以后更聪明,就当给孩子交学费了”。

次数多了以后,爸妈也学聪明了,没事就在旧物市场淘点旧货,带回家给弟弟“鼓捣”。别说,后来弟弟学习成绩也确实不错,有时候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他一摆弄就好了,省了不少维修费用。所以说,“手是孩子的第二个大脑”真是所言不虚。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事实上,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

有实验就曾研究过人类和大鼠的手部神经差异。在专家们看来,大鼠和人类的基因检测结果最为相似,仅存在着3%的差异,但是令科研人员觉得神奇的是,人类手部神经有约100万根,而大鼠手部的神经纤维仅有三万根左右,足足差了三十多倍。

所以,手部的灵活性和重要性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使我们能够掌握手与脑的互动,从而人们才能开始制造工具、使用工具,逐渐区别于灵长类动物。

其实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他们“手”部就能知晓一二

正是因为我们的手部有如此多的神经纤维,因此在我们的大脑皮层的信息中,约有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是和手有关系的。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当孩子们的手部神经更加精细和灵敏时,孩子的大脑思维也更加敏捷,孩子自然看起来更加聪明了。

比如,喜欢画画的孩子,他们对笔的掌控能力更强,手部动作更加敏捷,因此在进入小学开始学习写字时,往往写得更加高效美观,笔误更少。

如此一来,孩子们就能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分配到学习内容本身上来,这样的孩子成绩好想必不难理解。

手部灵活的的孩子,大多有这几个特征,家长们可以简单对照一下

所以,我们陪伴孩子时可以多观察孩子的动手能力,关注孩子手部动作的进步,一般来说,手部灵活的孩子都有几大共同特征,家长们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属于这类小朋友。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特征一】:擅长“拆家”

说到孩子“拆家”,这恐怕是令许多父母都会头疼的“副作用”了。从最初的用口红画画,用眼影涂墙,用化妆品玩泥巴到大一点时拆插座,拆台灯,拆桌子甚至是拆手机,都让毫无心理准备的家长们“肉疼不已”,有苦说不出。

但是我们先放下即将举起的巴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宝宝动手能力发展的表现,我们不要因为物品的损失不问缘由地加以呵斥,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磨灭孩子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来源。

实际上,孩子在“拆家”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使得他们对物体的形状,触觉,大小,功能等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了解。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在这些过程中,手和大脑形成了一个新的兴奋点和联系,进一步促进宝宝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思考能力。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想知道孩子聪不聪明,或许从他们手部就能知晓一二的原因。

【特征二】:动手能力强,对手部练习得心应手

在幼儿园和小学课程中,经常有一项令家长们十分头疼的作业——做手工。

这项作业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是家长在做,孩子在看或帮点小忙,并没有让小朋友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更不用说开动大脑,展开奇思妙想,启迪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这就使得很多小朋友逐渐被禁锢在特定的思维框架里面。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但如果你家孩子总是乐于参与手工作业,能在过程中有一个主导作用,家长只是在旁提供辅助性工作,你会发现原来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孩子小小的身体里原来有如此大的能力。

又或者说,你家的孩子对魔方,算盘,积木,绘画等需要大量手部动作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总是能比较好地完成它们,那么孩子极大可能是一位动手能力强的小朋友,他们的大脑活跃程度也一定是高度活跃的。

【特征三】:没事总喜欢探索新鲜事物

另外,还有很多小朋友特别喜欢捡树叶,捡石子,捡瓶子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或者总是用手去摸索各种东西,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样的小朋友也会更加聪明。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这是因为当孩子用手去触碰和感受事物时,脑部的信息处理量会随着手部动作的精细化而增加,进而提升思维的敏锐度,有助于锻炼孩子大脑发育和能力提升。

所以,随着孩子手部应用的扩展,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物品,孩子们的大脑也在不断得到强化和锻炼,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面对这种孩子,家长尽量给他们提供发展的“舞台”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育人要“因材施教”,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小朋友,家长们要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在一定的原则下激励孩子的动手能力,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对于喜欢“拆家”的“哈士奇类选手”,我们虽不能无限制地让孩子“练手”,毕竟大件家电也不是说买就买的,所以我们可以选购一些专门的玩具或者淘一些二手家电等供孩子学习。

孩子将来聪不聪明,从“手”部就能知晓一二,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除此之外,当我们发现孩子特别喜欢画画,魔方或者其他事物时,我们要适当引导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深度参与,给孩子报正规的兴趣班,进一步培养孩子。

在如今社会,创造力是稀缺资源,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创造力和想象力却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要保护这一天赋,给孩子展示天赋寻找更广阔的“舞台”。

写到了最后面:

我相信,每位孩子都有擅长和热爱的事,只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强加给孩子太多我们认为应该和好的事情,让孩子逐渐忘记了如何去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去自由翱翔,去探索,去破坏,才能去创造新的事物。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动手能力强吗?是不是也会偶尔拆家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神经纤维   聪明   家长   孩子   作业   家电   能力强   创造力   小朋友   大脑   事物   将来   特征   能力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