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持证上岗”,你支持吗?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对于孩子的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不断有教育家呼吁应该对年轻父母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做父母的能力。但是不少家长不以为然,甚至认为父母持证上岗纯属无稽之谈。

父母“持证上岗”,你支持吗?

父母持证上岗的提议是华众取宠。还是众望所归?

听说以后当父母要先考取父母合格证。文先生憨憨大笑,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感觉挺好笑的,孩子是我亲生的,要是我考试没通过,孩子还能归别人?

张先生说,对父母持证上岗的提议,我觉得这样的提案纯属哗众取宠。那父辈和祖辈哪一个考取过父母合格证的?不是照样养育了孩子,而且后代也不乏优秀人才啊。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性剖析。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河南的张先生认为,父母持证上岗的提法事出有因。近几年来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频频报道,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之类的话题,也实时常的冲上热搜。起网名对自己家庭的审视和抱怨,甚至有网民提出,父母皆祸害的偏激结论。并获得不少人的赞同。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提出,父母应该持证上岗,其实是一种调侃。我认为教育专家一出这样的建议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呼吁家长们加强自我学习,并非真的要给父母设什么考试门槛。

湖南的女士认为,生儿育女自古以来都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一切都用量化的标准去衡量,会不会陷入机械主义的泥潭呢?比如考试合格了,就能代表做好父母。那知识水平高的家长就不犯错误嘛。再比如好父母的标准是什么呢?几年前美国的虎妈是成功的家长还是失败的家长?这些问题不解决,父母持证上岗就是无稽之谈。

山东的赵女士认为。父母需要终身学习,但不需要用考证来约束。每个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都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全孩子。哪敢不学习。不学习就会被老师嫌弃,甚至会被孩子鄙视,但我们还要工作,赚钱,压力非常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育专家们不来帮忙,反倒给家长额外增加负担,这不是在帮倒忙吗?

本溪的冯先生认为,以培训和考证的形式来提升父母的教育水平,是考证大国的思维惯性。现在社会上许多行业都有职业准入制度,从业者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比如什么教师证,律师证,建筑师证,营养师证等等。确实保证了专业领域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也保证了该专业从业者的质量。但是随着职业资格证的种类越来越多,交叉复杂现象严重,许多职业资格证的含金量较低,反而增加了社会负担。

甘肃省的刘女士认为,父母持证上岗的建议是举双手赞成。对操作难度忧心忡忡。现在年轻的父母根本不会养育孩子,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太需要学习啦。前段时间婴儿趴在卧室里是稀的时间,您听说了吗?一个年轻的妈妈连哄孩子睡觉都不会,一切都按网上说的来。睡觉一哭,网上一个付费的睡眠引导群让他扁管,由于孩子哭,结果他眼巴巴的看着孩子窒息而死。你说荒谬不荒谬?更可气的是,孩子都死了,这位妈妈还不醒悟,居然还在那个该死的引论群里提问。结扎后还能再生吗?真是愚昧啊,他用自己的无知害死了自己的孩子。转眼间已经在考虑再生一个这样的女人,我不建议给他颁发父母合格证。但是话术说回来啦,不允许他生孩子,好像没有什么法律依据吧?这样说来,父母持证上岗这个事儿恐怕不靠谱。

父母“持证上岗”,你支持吗?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更是一种巧妙的艺术。父母只有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才能理直气壮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专家说:

家庭教育这会风气的基础。应该将家庭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对于幼教,家政,教育等相关的专业设立必修课。其他所学专业则选修。

中国的家长们从来没有将子女教育当做一门科学。大多都是无师自通的一切全品直觉和经验。父母只有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才能理直气壮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教师,所以呀,父母应该持证上岗。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用其言行随时随地教育和影响子女。让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伴随着孩子一生。所以家长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不仅在理论上讲不通,而且在实践中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持证上岗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双职工家庭成为常态,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日渐稀少。父母越来越多的精力被工作占据,对子女教育也介入的时间越来越少。工业化和信息化齐头并进,更使得家庭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迅速更新,家庭教育知识的匮乏与孩子教育需要的知识储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调查显示,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其中,教育不当你成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家庭环境及父母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小培养子女积极向上的意识,应当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想而知,如果家长不具备这种能力,孩子怎么会有法律意识,怎么能保证他们不走弯路呢?

父母持证上岗,国外早有先例,做父母,及格线在这里。

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就广泛开展了针对父母的教育。在德国和美国,教育教双亲教育,概念大致相同,都是针对父母进行的,如何让他们成为合格父母的专业化教育。

美国把双新教育提前到婚前阶段。有七六年美国通过终身学习法,专业化的父母教育。开始被广泛推广,各州都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大力推行双清教育。学校将培养父母,教育工作者列为教学计划,同时还在一些相关的硕士博士课程中加入了家庭教育内容。

日本在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上狠下功夫,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学校教育,开设家政课程,短期大学开设家政系等。二是作为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来培训父母。文部科学省每年定期编印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向年轻夫妇提供教育幼儿的信息,以及传授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并且规定未取得合格证的适龄青年不得结婚生育。

我说父母是一个职业,那么这个职业的责任比任何职业都重要。国外的父母教育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父母群体庞大,又重视教育,如果科学规划认真落实,一定会后来居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父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修行。父母们对持证上岗的理解不能拘于表面,而应扪心自问,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我们做的合格吗?


父母“持证上岗”,你支持吗?

合格的父母应该做到以下3点。

一是有意识,有能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有温暖的家,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自信和勇气迎接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才会有健康的身心。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就要做到彼此尊重,互相包容,不当着孩子面吵架,保护孩子身心不受到伤害。民主决策,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开展丰富的家庭活动,让每个家庭成员都体会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二是尊重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尊重孩子,父母需要注意。不要主观的给孩子贴标签,要接纳当下的他,接纳他不完美,适当引导,静待花开。要学会倾听,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多一些积极的沟通,少一些命令指责。

三是言行一致,做孩子的好榜样。孩子的成长是在不断模仿中完成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所以父母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孩子格外重要。父母一遍遍地催促孩子不要玩游戏,快去写作业,不如自己放下手上的手机去工作,去看书。父母一次次吼着孩子要好好说话,不如蹲下来放低声音,耐心的跟孩子对话。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努力学习,提升成绩,不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进步。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持证上岗”,你支持吗?

父母持证上岗的实施可能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做合格的父母不容迟疑。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孩子的需要,更是父母们自我成长的需要。在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当下,父母合不积极行动起来,开始自学家庭教育知识呢?你有什么需求和建议?希望在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父母   合格证   美国   家庭教育   言行   子女   合格   家长   能力   建议   孩子   家庭   职业   知识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